小故事:「Hom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吶!這次我們要去哪裡?」她用略帶俏皮的語氣詢問,即便話語聽上去輕鬆,我也能聽出她語句中的不安。

 

  「去新家。」我回握住她的手,就像往常那樣。

 

  「但我不想,這都已經是第幾個家了?」她的語調變得有些沉悶,略微不滿的噘起雙唇。

 

  「忍著點,很快就到的,好嗎?」我微微一笑,即使我並沒有任何笑意,也仍會為了讓她安心而佯裝地笑容。

 

  「嗚……妳會陪著我對吧?」她抓緊我的左手,倚靠在我的左肩上,像個愛撒嬌的小孩般。

 

  「我會一直陪著妳的!」我安撫著有些鬧脾氣的她,就像往常一樣。

 

  休息日的一大早,我便和雙胞胎妹妹一起搭火車前往遠處的“新家”。說是這樣說,但也只不過是新的寄養家庭罷了。對於從小就一起在孤兒院長大的我們來說,光是有人願意讓我們寄養就已是謝天謝地了,自然我們也沒辦法要求些什麼。

 

  而在那之中始終沒有一個家庭願意真正的領養我們,每過幾個月我們都得到新的寄養家庭去“暫住”,要說原因的話……因為我們是兩個人吧?除非真的很有錢的家庭,才有可能同時撫養我們兩個人,而妹妹她不想和我分開,我同樣也是,也因此我們才總是找不到真心願意領養我們的家庭。

 

  而就算是真的有錢的家庭,也總會有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導致我們最後還是沒能被領養,從而又得去下一個寄養家庭碰碰運氣。什麼「雙胞胎會帶來厄運!」、「養兩個女孩子,最後還不是得嫁出去?」等等之類的……總之,我們最後就是沒人要呢!

 

  「姊,要是我們到最後真的沒有人想領養呢?妳會願意和我分開嗎?就是妳去其中一個家庭,我去另一個家庭……」她用有些沮喪的語氣說道。

 

  「要是妳願意的話,我可以這樣做。但我並不想和妳分開,畢竟我們一直都是在一起的,不是嗎?」我知道她總愛胡思亂想,我也總是不厭其煩地安撫她。

 

  「我當然也不想和姊分開,但要是真的沒辦法的話,姊妳不用考慮我沒關係,我只希望妳不要因為我而錯過了好的機會。」嘴巴上這樣說,但她用著一臉快哭出來的表情,我怎麼可能答應呢?

 

  「傻孩子,大不了我們再一起回去孤兒院而已嘛!要是妳不在的話,再好的機會那也不能算是我應得的機會,妳怎麼會拖累我呢?」我輕靠在一旁的她頭上,她也靠我更近了些。

 

  「有妳在的地方,才是我的家。」我用另一隻手撫上她的手背,她用大拇指輕輕地回握了我。

 

  不久,列車開始緩緩地駛動了,我們朝著不知道是第幾個的新家出發了。而我會和她一起走,無論旅途的遙遠、辛酸,以及最後的結局會是如何,我想我會一直和她在一起的吧?

.

.

.

(圖片作者:https://www.pixiv.net/artworks/11676257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六星的沙龍
7會員
200內容數
這些是我平時抒發自我情緒,順便累積個人寫作經驗的小故事。 如果喜歡的話,歡迎訂閱!
六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本文探討一種獨特的思考模式──「兩面論證」,並反思其利弊。作者以自身經驗出發,說明如何透過考量事情的最壞和最好結果來做決策。文章並延伸至人生哲學層面,探討個人價值觀、意義與死亡等議題,並提出「我即意義」的觀點。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一種獨特的思考模式──「兩面論證」,並反思其利弊。作者以自身經驗出發,說明如何透過考量事情的最壞和最好結果來做決策。文章並延伸至人生哲學層面,探討個人價值觀、意義與死亡等議題,並提出「我即意義」的觀點。
Thumbnail
2025/03/27
本文探討現代文明病,像是憂鬱症、厭食症等,並提出這些疾病可能源於社會強加的「正常」標準,以及人們對「意義」的執著。作者認為,這些疾病並非真正的疾病,而是個人獨特的價值體現。文章也反思了人們在面對他人痛苦時的態度,以及社會責任與個人選擇之間的衝突。
Thumbnail
2025/03/27
本文探討現代文明病,像是憂鬱症、厭食症等,並提出這些疾病可能源於社會強加的「正常」標準,以及人們對「意義」的執著。作者認為,這些疾病並非真正的疾病,而是個人獨特的價值體現。文章也反思了人們在面對他人痛苦時的態度,以及社會責任與個人選擇之間的衝突。
Thumbnail
2025/03/23
車禍導致腿部骨折住院的過程中,與一位怪異少女相遇的故事。兩人因緣際會下展開對話,揭開了少女不為人知的神祕面紗。
2025/03/23
車禍導致腿部骨折住院的過程中,與一位怪異少女相遇的故事。兩人因緣際會下展開對話,揭開了少女不為人知的神祕面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說完老家鄰居的大兒子,來說說女兒好了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但是小棉襖如果在長大的時候沒有好好受到心靈的照顧,之後可能會開始怨恨。鄰居爸爸媽媽可能也是無意的,也有可能不懂,但是很明顯父母對於小孩的學業、交友狀況、興趣沒有太多的介入和幫忙,後來變成這樣我覺得家庭的責任也很大。
Thumbnail
說完老家鄰居的大兒子,來說說女兒好了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但是小棉襖如果在長大的時候沒有好好受到心靈的照顧,之後可能會開始怨恨。鄰居爸爸媽媽可能也是無意的,也有可能不懂,但是很明顯父母對於小孩的學業、交友狀況、興趣沒有太多的介入和幫忙,後來變成這樣我覺得家庭的責任也很大。
Thumbnail
郭家二姐妹,個性差異如此之大,其實可以想見父母照料之難,現在人常談親子關係,尊重小孩的自我,但是真正做起來談何容易?換個角度來看,父母的替代作用不要太高,別把小孩想像成自己的延伸,也許更容易親子互動。
Thumbnail
郭家二姐妹,個性差異如此之大,其實可以想見父母照料之難,現在人常談親子關係,尊重小孩的自我,但是真正做起來談何容易?換個角度來看,父母的替代作用不要太高,別把小孩想像成自己的延伸,也許更容易親子互動。
Thumbnail
不同的角色分配 在每個家庭裡,都有著不同的角色分配與責任承擔,這些角色可能由於性別、年齡、性格的不同而有所區別。雖然現代社會中多子女家庭已經減少,但在過去,那些大家庭中經常充滿著複雜的情感糾葛。尤其是「家中的孤兒」,這樣的情形並不少見——不是因為真的沒有父母或兄弟姊妹,而是他們在家中的地位被忽視或
Thumbnail
不同的角色分配 在每個家庭裡,都有著不同的角色分配與責任承擔,這些角色可能由於性別、年齡、性格的不同而有所區別。雖然現代社會中多子女家庭已經減少,但在過去,那些大家庭中經常充滿著複雜的情感糾葛。尤其是「家中的孤兒」,這樣的情形並不少見——不是因為真的沒有父母或兄弟姊妹,而是他們在家中的地位被忽視或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雙胞胎姐妹在孤兒院成長的故事,她們面對多次寄養經歷的心情掙扎。文章中描繪了她們對新家的不安,以及對彼此深厚的依賴。雖然寄養家庭的變化帶來了不穩定,但姐妹之間的情感卻讓她們在困境中相互支持,表達出家庭的真正意義。這篇故事不僅引發讀者對孤兒寄養制度的思考,也讓人感受到真摯的兄妹情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雙胞胎姐妹在孤兒院成長的故事,她們面對多次寄養經歷的心情掙扎。文章中描繪了她們對新家的不安,以及對彼此深厚的依賴。雖然寄養家庭的變化帶來了不穩定,但姐妹之間的情感卻讓她們在困境中相互支持,表達出家庭的真正意義。這篇故事不僅引發讀者對孤兒寄養制度的思考,也讓人感受到真摯的兄妹情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對善良的夫妻,儘管他們積極參與公益活動並育有三個孩子,但卻接連遭遇不幸。大女兒因丈夫外遇選擇自殺,小兒子因投資失利也走上極端,讓這對父母承受雙重失去的痛苦。文章探討了善有善報的理念,並反思了人生的無常與不公平。最終,他們通過撫養遺留下來的小孫子重新找到生活的寄託,反映人間的悲歡離合。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對善良的夫妻,儘管他們積極參與公益活動並育有三個孩子,但卻接連遭遇不幸。大女兒因丈夫外遇選擇自殺,小兒子因投資失利也走上極端,讓這對父母承受雙重失去的痛苦。文章探討了善有善報的理念,並反思了人生的無常與不公平。最終,他們通過撫養遺留下來的小孫子重新找到生活的寄託,反映人間的悲歡離合。
Thumbnail
我跟老妹過去被當作是「人球」踢來踢去,在雙親離異後,他們各自的人生各有自己的寄託。原生家庭的巨大缺口好像是始終填補不起來的天窗。雖說生活不至於過不去,但心中真正「家人」的位置,似乎就只剩我跟老妹彼此的牽絆了。離異的雙親最後都有了新的人生。依照扶養權,我們各自成為新的家庭的某個成員,老妹跟老媽一起住,
Thumbnail
我跟老妹過去被當作是「人球」踢來踢去,在雙親離異後,他們各自的人生各有自己的寄託。原生家庭的巨大缺口好像是始終填補不起來的天窗。雖說生活不至於過不去,但心中真正「家人」的位置,似乎就只剩我跟老妹彼此的牽絆了。離異的雙親最後都有了新的人生。依照扶養權,我們各自成為新的家庭的某個成員,老妹跟老媽一起住,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因為父母離婚,而她跟著母親,母親是經濟支持和實際的照顧者,所以,從小,「貼心的女兒」的標籤,就隨著她成長至今。 然而,在此同時,她卻長期受到憂鬱和暴食所苦…
Thumbnail
因為父母離婚,而她跟著母親,母親是經濟支持和實際的照顧者,所以,從小,「貼心的女兒」的標籤,就隨著她成長至今。 然而,在此同時,她卻長期受到憂鬱和暴食所苦…
Thumbnail
生一個雖然很好,但兩個恰恰好;給女兒添手足也是我們夫妻倆的共識。 手足,年齡不是問題;父母的陪伴才是關鍵。 幼子剛出生時,女兒對她所心心
Thumbnail
生一個雖然很好,但兩個恰恰好;給女兒添手足也是我們夫妻倆的共識。 手足,年齡不是問題;父母的陪伴才是關鍵。 幼子剛出生時,女兒對她所心心
Thumbnail
嗯~我爸爸與媽媽有著依存與排斥的關係,他們現在分開住了,媽媽一步步如願以償,她是值得如此。 在疫情之中我回到台灣,跟家人在一起了很長時間,我明白了幾件事: 在媽媽心裡,首先是弟弟、然後是妹妹,最後是我。 媽媽、弟弟、妹妹從小一起睡一間房長大,他們一直在一起;抵禦丈夫的欺壓、面對生活的困難,看著彼
Thumbnail
嗯~我爸爸與媽媽有著依存與排斥的關係,他們現在分開住了,媽媽一步步如願以償,她是值得如此。 在疫情之中我回到台灣,跟家人在一起了很長時間,我明白了幾件事: 在媽媽心裡,首先是弟弟、然後是妹妹,最後是我。 媽媽、弟弟、妹妹從小一起睡一間房長大,他們一直在一起;抵禦丈夫的欺壓、面對生活的困難,看著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