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人「和解」,很難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有一個長期的個案。

因為父母離婚,而她跟著母親,母親是經濟支持和實際的照顧者,所以,可以想見在之後的論述裡,她「應該」會是一個孝順的女兒,母女相依為命,母慈女孝的畫面。事實上她也是,從小,「貼心的女兒」的標籤,就隨著她成長至今。

然而,在此同時,她卻長期受到憂鬱和暴食所苦。很長一段時間,她和我談了很多,談生活、談工作、談男友,偶而說到母親,也總是心疼的落淚。某一天,她突然和我說,她覺得和母親一直膩在一起很噁心;然後就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久到我以為她不會再來。

她再回來時,淡淡的說,她已經搬離開了家,不再和母親住在一起,只偶爾會回去看母親,也從未和母親提到真的想搬離開的原因。我問她,感覺如何?她說,她搬離開後,每天都在和內心的罪惡感奮鬥,但心裡多了一種以往沒有過的感受--輕鬆。即使如此,她還是苦笑著說,罪惡感和輕鬆感現在並存著,她也不知要維持多久,但現在最好的狀態就是如此了,而也不知何時開始,她也不再服用控制暴食的藥。

如果一段關係,非黑即白,不好就分開,老死不相往來,那還乾脆。但若這個人,他待你好像很好,但偏偏偶而和他在一起時,就會有不舒服/痛苦的感受,而這個人還是你的親人,你享有他給你的資源,你離開他,道德感會讓你自責,旁人會罵你自私…那該如何?

無論選擇遠離或相近都是為難,魚與熊掌難以兼得。但感受是真實的,唯有承認和面對自己的每一個感受,才能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答案。

僅致所有為家庭關係所苦的人們。

raw-image



    對心理健康現場的觀察和想法,也許有點批判,說一點檯面上大家「不好說」的事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很久以前,我也曾經做過這件事,當時我的督導告訴我,問這件事只是為了讓問的人心安而已,而不是真正的關心對方。這件事讓當時的我感到驚嚇;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很習以為常的問候,是一種問的人自以為是的自私(而我也是其中一個)。
    曾聽某知名醫師這樣說,也曾聽過督導對這句話的不以為然。前者是對說話者對自我的處境沒有任何作為、好像只有抱怨的不以為然;後者則是對於受到損害的人心裡悲傷感和無力感的憐惜和理解。 在職場上遇過很壓榨員工的環境,為了精省人力,在單位的人幾乎都是至少承受著1.5倍的工作量在撐。 同樣處在這種環境下,每個人有
    走到「自殺」是最終的結果和結束,一個個體會走到這個終點,通常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程,起點是心理健康,走不好就走到心理疾病,再走下去沒路、沒資源就只剩結束生命。 在大專院校從事相關工作多年,對此不無一些感觸…
    治療師和病人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敏感性」,所以情感容易被觸動及影響其內在平衡狀態。對他人,所謂刺激或許微如輕風拂面 ,影響小而時間短,對於此種特質的人,則可能長久而深遠。
    榮格說:「中年危機之後的人生是人的人格與創造力整合的巔峰」 人到中年,會開始為自己過往的人生產生懷疑,對未來的人生產生迷網; 是要繼續過去以來一直走的道路?還是另外開創一條?
    很久以前,我也曾經做過這件事,當時我的督導告訴我,問這件事只是為了讓問的人心安而已,而不是真正的關心對方。這件事讓當時的我感到驚嚇;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很習以為常的問候,是一種問的人自以為是的自私(而我也是其中一個)。
    曾聽某知名醫師這樣說,也曾聽過督導對這句話的不以為然。前者是對說話者對自我的處境沒有任何作為、好像只有抱怨的不以為然;後者則是對於受到損害的人心裡悲傷感和無力感的憐惜和理解。 在職場上遇過很壓榨員工的環境,為了精省人力,在單位的人幾乎都是至少承受著1.5倍的工作量在撐。 同樣處在這種環境下,每個人有
    走到「自殺」是最終的結果和結束,一個個體會走到這個終點,通常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程,起點是心理健康,走不好就走到心理疾病,再走下去沒路、沒資源就只剩結束生命。 在大專院校從事相關工作多年,對此不無一些感觸…
    治療師和病人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敏感性」,所以情感容易被觸動及影響其內在平衡狀態。對他人,所謂刺激或許微如輕風拂面 ,影響小而時間短,對於此種特質的人,則可能長久而深遠。
    榮格說:「中年危機之後的人生是人的人格與創造力整合的巔峰」 人到中年,會開始為自己過往的人生產生懷疑,對未來的人生產生迷網; 是要繼續過去以來一直走的道路?還是另外開創一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她努力從傷害她極深的婚姻裡離開,大家很容易將離婚的責任推給「母親」,忽視她身為妻子的痛苦,放大作為母親選擇「離開家/離開孩子」的失職,而身為罪魁禍首的出軌丈夫,不管多不負責任,總是可以因為盡到一些父親的責任就被輕易原諒,她從來不後悔選擇離婚,讓她感到後悔的是沒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去跟孩子相處。
    Thumbnail
    莉亞自幼生活在一個破碎的家庭中。父母在她年幼時離婚,從那時起,她便在父母之間被當作負擔推來推去。每當她渴望父母的關心時,母親總會說:「你去你爸爸那吧,我這裡很忙。」而父親則冷漠地回應:「我現在有了新的家,你還是去找你媽吧。」這樣的推卸讓莉亞心中充滿了孤獨感,無法體驗到真正的愛和家庭的歸屬感。
    Thumbnail
    我跟我媽的關係一直都很不健康, 我知道,但卻沒有任何辦法, 我媽非常愛我,我們從小就相依為命, 自從她離婚之後,我們就一起在外面租套房住, 我外公外婆覺得媽媽會離婚是因為她行為不檢定, 所以不接納我媽,連帶的也不接納我。 有什麼好的,我媽一定會先給我,即使她的收入不高, 也會刷卡買一些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姊姊的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但我還是非常抗拒帶小孩回娘家。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我們第一次約出來見面是去烘爐地看夜景,聊了很多這失去的11年彼此發生過的事,之後他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他說媽媽跟爸爸吵架,爸爸把媽媽跟姊姊還有孫子趕出家門
    夫家在三年內,已經送走四個人,第一次因為走的是孫子輩,婆婆為了兒子不得不堅強起來,要當兒子的依靠,不能讓兒子倒下,但這次是她最驕傲的兒子離開,她徹底崩潰了,她開始想要找個理由,將一切合理化,她想到姑姑嫁出去後,每年過年還是回家上香拜祖先,說是想要拜過世的爸爸媽媽,婆婆無法拒絕,所以每年過年都讓姑姑上
    Thumbnail
    她努力從傷害她極深的婚姻裡離開,大家很容易將離婚的責任推給「母親」,忽視她身為妻子的痛苦,放大作為母親選擇「離開家/離開孩子」的失職,而身為罪魁禍首的出軌丈夫,不管多不負責任,總是可以因為盡到一些父親的責任就被輕易原諒,她從來不後悔選擇離婚,讓她感到後悔的是沒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去跟孩子相處。
    Thumbnail
    莉亞自幼生活在一個破碎的家庭中。父母在她年幼時離婚,從那時起,她便在父母之間被當作負擔推來推去。每當她渴望父母的關心時,母親總會說:「你去你爸爸那吧,我這裡很忙。」而父親則冷漠地回應:「我現在有了新的家,你還是去找你媽吧。」這樣的推卸讓莉亞心中充滿了孤獨感,無法體驗到真正的愛和家庭的歸屬感。
    Thumbnail
    我跟我媽的關係一直都很不健康, 我知道,但卻沒有任何辦法, 我媽非常愛我,我們從小就相依為命, 自從她離婚之後,我們就一起在外面租套房住, 我外公外婆覺得媽媽會離婚是因為她行為不檢定, 所以不接納我媽,連帶的也不接納我。 有什麼好的,我媽一定會先給我,即使她的收入不高, 也會刷卡買一些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姊姊的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但我還是非常抗拒帶小孩回娘家。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我們第一次約出來見面是去烘爐地看夜景,聊了很多這失去的11年彼此發生過的事,之後他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他說媽媽跟爸爸吵架,爸爸把媽媽跟姊姊還有孫子趕出家門
    夫家在三年內,已經送走四個人,第一次因為走的是孫子輩,婆婆為了兒子不得不堅強起來,要當兒子的依靠,不能讓兒子倒下,但這次是她最驕傲的兒子離開,她徹底崩潰了,她開始想要找個理由,將一切合理化,她想到姑姑嫁出去後,每年過年還是回家上香拜祖先,說是想要拜過世的爸爸媽媽,婆婆無法拒絕,所以每年過年都讓姑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