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兩面論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對於一件事情,我總是會先設想它最壞的情況;還有最好的情況。而通常現實並不會是我所設想的這兩種情況,而我也總在這極端的思想中尋找到適合於當下的最佳解。這般情況通常被稱之為:「兩難論證」,但我更喜歡叫它:「兩面論證」。

 

  以我自身為例:理學上所假設的兩難論證是將兩個選項強制擺在人面前,創造你非得選一個不可的情況,在這中並沒有第三解或中庸之道。相較於我而言,所謂的兩面論證是先考慮一件事情的最壞和最優解,在依據現實和假想所發生的量級去做取捨和推演,用以讓我能找到當下最能解決事情的方式。

 

  我或許是個天生的哲學家,畢竟我在讀過兩難論證的相關文章之前,就已經在使用我認為的兩面論證在處理事情和尋找自己的活法了。而我會提到兩難論證也只不過是想用來解釋我處理事情的方式罷了。

 

  而這獨屬於我的「兩面論證」是否也有其弊端呢?很明顯是有的,但它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還是挺耐用的,所以我總是會用這樣的思考方式。那它的弊端又何在呢?

 

  很簡單,只要是人類就會有屬於自己的價值觀,而從中就會衍生出好與壞、善與惡、喜歡和討厭等等……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些許不同,而這之中又存在著屬於社會、社交場合、工作場所、學校等等……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價值觀。

 

  兩面論證是很好用沒有錯,但只適用於一個人的情況下。要是這件事牽扯到複數的人時,它通常就會令人變得為難。究竟要以自身的價值觀為基準呢?還是以他人的?社會的?對所有人都好的?……總的來說,兩面論證是個很自私的思考方式。因為它的最壞和最好的情況,都只是對於使用這個思考方式而言的那個人,他所代表的好壞、喜惡等……

 

  而這也表明了我不過是個自私自利的傢伙,在我的心中絲毫不存在任何大義、為了他人犧牲、犧牲自己之類的東西,我只要自己過得還行,其實對於其他都沒有太多所謂。畢竟,我們的終點都是同樣的,不過都是先到和後到罷了。

 

  既然終點都已決定了,那奔跑還存在意義嗎?我認為意義並不存在,因為存在的一直都是人,都是當下正活著的我們。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意義的父母,或許我們一直都是倒因為果的尋找著意義。總用他人的意義去找意義,卻未曾想過只有獨屬於自己的意義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意義。或許聽上去有些繞口,但我一直以來都是這麼認為的。

 

  「人生有什麼意義呢?」這般從古至今一直存在的哲學思考問題,我是這麼回答它的。

 

  「我即意義。」

 

  倘若沒有意義,我將賦予我的意志來創造意義。

 

  倘若擁有意義,我將讓其帶上我的一部分,我將成為那意義的其中之一。

 

  有沒有第三個選擇呢?

 

  我想,選擇總是很多的,我們都可以擁有自己的選擇。

 

  只要將視線望向前方,不斷往前行,直至終點時再回頭就行了。

 

  死亡或許沒有意義,它只是我們的終點。

 

  但在那之前,我想我會留下很多只屬於我的意義,即使某天全部都煙消雲散也無妨,我想會有人看見的。

 

  另外一個,和我很相似的人,他會幫我繼續替事物賦予和我相似的意志。

 

  那樣就足夠了吧?我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六星的沙龍
7會員
200內容數
這些是我平時抒發自我情緒,順便累積個人寫作經驗的小故事。 如果喜歡的話,歡迎訂閱!
六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7
本文探討現代文明病,像是憂鬱症、厭食症等,並提出這些疾病可能源於社會強加的「正常」標準,以及人們對「意義」的執著。作者認為,這些疾病並非真正的疾病,而是個人獨特的價值體現。文章也反思了人們在面對他人痛苦時的態度,以及社會責任與個人選擇之間的衝突。
Thumbnail
2025/03/27
本文探討現代文明病,像是憂鬱症、厭食症等,並提出這些疾病可能源於社會強加的「正常」標準,以及人們對「意義」的執著。作者認為,這些疾病並非真正的疾病,而是個人獨特的價值體現。文章也反思了人們在面對他人痛苦時的態度,以及社會責任與個人選擇之間的衝突。
Thumbnail
2025/03/23
車禍導致腿部骨折住院的過程中,與一位怪異少女相遇的故事。兩人因緣際會下展開對話,揭開了少女不為人知的神祕面紗。
2025/03/23
車禍導致腿部骨折住院的過程中,與一位怪異少女相遇的故事。兩人因緣際會下展開對話,揭開了少女不為人知的神祕面紗。
2025/03/22
本文描述了作者對於時間流逝的獨特感受,以及在欣賞夕陽美景時體會到的生命意義。作者將細微的感受、情緒轉化成文字,讀來格外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5/03/22
本文描述了作者對於時間流逝的獨特感受,以及在欣賞夕陽美景時體會到的生命意義。作者將細微的感受、情緒轉化成文字,讀來格外真摯動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你看到一杯子裝著一半的水時,你的想法會有甚麼不同?不妨思考這樣的問題,有時候正確的過程比好的結果更重要。
Thumbnail
當你看到一杯子裝著一半的水時,你的想法會有甚麼不同?不妨思考這樣的問題,有時候正確的過程比好的結果更重要。
Thumbnail
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Thumbnail
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Thumbnail
"一事三面相" 每個故事通常可能會有三個面相: 1. 你以為的 2. 他們認為的 3. 事實 謠言就是讓這三個面向混亂順序,就可以在校園、職場、生活、投資等等人性多的社群 利益跟情感也是由這三個面向混亂而擴大跟捨離 所以,別聽到一件事就相信
Thumbnail
"一事三面相" 每個故事通常可能會有三個面相: 1. 你以為的 2. 他們認為的 3. 事實 謠言就是讓這三個面向混亂順序,就可以在校園、職場、生活、投資等等人性多的社群 利益跟情感也是由這三個面向混亂而擴大跟捨離 所以,別聽到一件事就相信
Thumbnail
工作、生活、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會遇到意見分歧時,就會遇到辯論戲碼,因為要一個雙方認同的結論,得先各自表述,再進行對方的論述反攻,最後再將較不易攻破方的論述做總結執行,但,通常是在雙方極為理性,且共識是在雙贏,結果才能趨於圓滿。所以重點不在事本身,其實還是在人心。 以往學佛聽師父講經提
Thumbnail
工作、生活、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會遇到意見分歧時,就會遇到辯論戲碼,因為要一個雙方認同的結論,得先各自表述,再進行對方的論述反攻,最後再將較不易攻破方的論述做總結執行,但,通常是在雙方極為理性,且共識是在雙贏,結果才能趨於圓滿。所以重點不在事本身,其實還是在人心。 以往學佛聽師父講經提
Thumbnail
關於對錯的部分,之前有寫過一篇,這次或許可以從同一個脈絡繼續發展,簡單來說當問題確定了,要用何種觀點就有判斷對錯的標準。 上一篇討論的觀點,那是從何種角度出發看事情,這確實無關對錯,但是要從何處切入問題,這就可以區分好壞了。 對錯爭議 跳得太快了,簡單說,當有問題時,觀點是否切題這就能區分對錯
Thumbnail
關於對錯的部分,之前有寫過一篇,這次或許可以從同一個脈絡繼續發展,簡單來說當問題確定了,要用何種觀點就有判斷對錯的標準。 上一篇討論的觀點,那是從何種角度出發看事情,這確實無關對錯,但是要從何處切入問題,這就可以區分好壞了。 對錯爭議 跳得太快了,簡單說,當有問題時,觀點是否切題這就能區分對錯
Thumbnail
《決策的兩難》一書探討了整合思維的概念,這種思維模式可以幫助我們超越傳統的二元對立,找到創新的解決方案。這本書教導我們如何運用整合思維來解決複雜的難題,超越傳統的二選一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能夠幫助我們避免陷入傳統的二選一困境,開啟思路,發現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決策的兩難》一書探討了整合思維的概念,這種思維模式可以幫助我們超越傳統的二元對立,找到創新的解決方案。這本書教導我們如何運用整合思維來解決複雜的難題,超越傳統的二選一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能夠幫助我們避免陷入傳統的二選一困境,開啟思路,發現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Thumbnail
這是個感性與理性的抗衡 表面看似牴觸其實是相輔相成 時間 角度 重要性都有密切關係 人生課題金錢 情感 健康 人際 無一不牽扯心靈與邏輯 通常人都會以自己人生經歷來斷定哪個重要 當以哪個解決自己的疑難來判斷 如果疑難能先預防是否更為重要呢! 完全的邏輯思考- 認為所有事都不
Thumbnail
這是個感性與理性的抗衡 表面看似牴觸其實是相輔相成 時間 角度 重要性都有密切關係 人生課題金錢 情感 健康 人際 無一不牽扯心靈與邏輯 通常人都會以自己人生經歷來斷定哪個重要 當以哪個解決自己的疑難來判斷 如果疑難能先預防是否更為重要呢! 完全的邏輯思考- 認為所有事都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