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受託幫一位劇作家朋友讀劇,劇本裡的上班族世界讓我想起了自己剛出社會的一些經歷,也想起了幾個影響我日後工作觀的人。
當時的我初出茅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正常的工作。第一天報到,直屬主管美侖帶著我走進偌大的部門認識各組同事。週三早晨,眾人都忙於手邊的工作,對於一個不知道會待多久的菜逼巴小女生,客套地給個微笑點個頭,也就算是給足面子了。
跟著美侖的腳步,我走到部門的最深處。那裡站著一女一男,一中一西,正在用英文急促地交換意見。
「這是我們經理;珍妮佛。」美侖得了個空,直接切斷他們的對話。
看見他們停下了談話,我趕忙開口報上姓名。我偷偷打量經理俐落姣好的外觀,加上流利得有如母語者的英文以及渾然天成的主管氣場,忍不住在心裡升起了一股欣羨之情。
「不懂的都可以問。」珍妮佛看著我,給了個不算親切的微笑,接著示意美侖帶我離開。當時天真的我以為,課本裡那種兼具專業知識與管理能力的完美主管,長得就應該像珍妮佛這個樣子。
接下來幾個月,我忙著學習各種工作上的事務與術語、努力習慣著從學生到上班族之間的身分轉換,一邊還在心裡掙扎著是否就此放棄探索世界,成為小格間裡習以為常的社畜。雖然每天都費盡千辛萬苦才讓自己準時出現在辦公室,但我總算也交到了一兩個還算真心的同事朋友,按捺了兩三個難搞的廠商,完成了幾個小任務。
某天珍妮佛直接找我,要我接下一個十萬火急的任務。
「根據這幾個月的觀察,我相信妳做得到。」珍妮佛直視著我的雙眼,語氣帶著肯定與期待。
我看看她,再看著手上這個早在大半年前的某場會議上就被交付給美侖,如今工作時程被壓縮到只剩不到1/10時間的任務。
「美侖一直都很用心帶妳,現在妳有能力了,該是妳……」
眼前的珍妮佛繼續說著些什麼,但我腦海裡閃過的卻是一幕幕她倆午休到將近下班才出現、隨意支應專案預算、推卸監督責任一逕怪罪廠商工作不力的畫面。一開始入職時對她的敬重與羨豔,在經過了這段時間的觀察後,如今我只有不解與失望。
作為部門裡最菜逼巴、也最沒有立場拒絕的我,從那天開始渡過了一段不成人的瘋狂熬夜時光。白天我不斷地趕拍素材、接洽各方場地演員廠商動畫師,晚上我奔波在各個錄音間和剪接室傳檔過檔改檔又改檔。其間不時還得面對來自兩人的「善意提醒」,連廠商都忍不住替我叫屈。
任務到期的最後一天,我帶著成品出現在辦公室,幾個同事們紛紛投以安慰的眼神。我把成品放在珍妮佛桌上,看著對面坐在座位上的美侖,說了聲「不客氣。」轉頭便離開了公司。
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就在這樣的記憶下結束了。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珍妮佛在工作上展現出的形象讓我以為,成功人士就應該是擁有專業、氣勢逼人的樣子。也或許是如此,才讓我在之後的職涯中對「專業」有著莫名的嚮往。
只是,擁有專業並不等於成功,而真正的成功人士根本不需要處處以氣勢逼死人。專業只是ㄧ種訓練有素的技能;當你付出足量的時間與心力,自然而然就能掌握的能力。至於成功,跟你擁有什麼專業,甚至跟努不努力也不一定有關係。
你生命中也有這樣一個珍妮佛嗎?希望你們的會比我的更值得紀念一點。
*人名純屬編造,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