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法 || (으)ㄹ까요? 的三種用法:「表示提議(我/我們)一起做… …好嗎?」、「詢問對方意向」、「推測並詢問對方

更新於 2024/10/1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一、表示提議「(我/我們)一起做… …好嗎?」

  • V+(으)ㄹ까요? 動詞語幹有收音+을까요
    沒有收音+ㄹ까요
    語幹結尾是ㄹ直接+까요
  • 以問句V+(으)ㄹ까요? 向聽話者發出提議/邀約
    句子的主語為第一人稱(我/我們);側重點為說話者

例:무슨 영화를 볼깔요? 我們要(一起)看甚麼電影呢? 

二、「詢問對方意向」

  • V+(으)ㄹ까요? 動詞語幹有收音+을까요
    沒有收音+ㄹ까요
    語幹結尾是ㄹ直接+까요
  • 說話者針對自己做某事,詢問聽話者意見(一般是說話者替聽話者做某事)。
    句子的主語為第一人稱(我/我們);動作的發出:說話者

例:문을 열어 드릴까요? (我)要幫您把門打開嗎?

三、「推測並詢問對方意見(或自言自語的感嘆)」

  • V/A/N+(으)ㄹ까요? 動詞語/形容詞/名詞語幹有收音+을까요
    沒有收音+ㄹ까요
    語幹結尾是ㄹ直接+까요
  • 自己推測的同時也詢問聽話者,或單純在自己心裡自言自語
    句子的主語為第三人稱;通常推測的內容,聽話者也不確定答案

例:
(1)내일 비가 올까요? 明天會下雨嗎?
(2)내일 도 사람은 많을까요? 明天人也會這麼多嗎?
(3)그 사람은 학생일 까요? 那個人是學生嗎?

四、(으)ㄹ까요?、 (으)ㄹ래요? 文法比較:詢問對方意向、意見或者表示提議

raw-image





avatar-img
36會員
71內容數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語句子必須加上「終結詞尾」才算完整,本篇介紹一般陳述句、否定句、疑問句,以及動詞/形容詞的格式體敬語的終結詞尾:【입니다、이/가 아닙니다、습니다/-ㅂ니다】的用法。(格式體敬語通常在正式或商務場合,或與需要對其尊敬的人對話時使用)。
韓語中,「앞으로」、「나중에」和「이따가」這三個詞,在字典都有「以後、之後」的意思,但在實際應用上,三者卻是有差別的,正確使用可以幫助提高韓文寫作和口語表達的流暢度。
「금방/방금/아까」這三個詞在中文都可以翻譯成「剛剛、馬上、不久前」,但是三者之間在語感上以及用法有些微的不同。금방表示就在前一瞬間(幾乎沒有時間差)、방금是時間比較接近的「剛剛」、아까是指時間過去比較長的「剛才」、「不久前」,而語法上三者只有금방可以用於未來式。
和臺灣一樣,韓國對於廁所有著各種不同的稱呼。現代委婉稱呼廁所為화장실,也是現代最通用指代廁所的詞。比如,"공중화장실"(公共化妝室)或"장애인 화장실"(無障礙廁所)。以下是常見的韓國廁所名詞:레스트룸 / restroom、뒷간 (廁間)、변소(便所)、해우소(解憂所)
對於韓語初學者來說,衛生紙(廁所用)、面紙、餐巾紙,各種擦拭用紙都可以泛稱為휴지,韓國人也能明白意思。但是韓國人在使用上會細分各種用紙,휴지通常是指廁所用的衛生紙。
죽다 死,死亡。最常見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表達方式。一般指比自己年紀小(/地位低)的人去世,或者動植物等死亡時使用,例:강아지가 어제 죽었어요. 狗昨天死掉了。韓劇中常常聽到「죽을래」找死啊?想死嗎?就是죽다的活用形... ...
韓語句子必須加上「終結詞尾」才算完整,本篇介紹一般陳述句、否定句、疑問句,以及動詞/形容詞的格式體敬語的終結詞尾:【입니다、이/가 아닙니다、습니다/-ㅂ니다】的用法。(格式體敬語通常在正式或商務場合,或與需要對其尊敬的人對話時使用)。
韓語中,「앞으로」、「나중에」和「이따가」這三個詞,在字典都有「以後、之後」的意思,但在實際應用上,三者卻是有差別的,正確使用可以幫助提高韓文寫作和口語表達的流暢度。
「금방/방금/아까」這三個詞在中文都可以翻譯成「剛剛、馬上、不久前」,但是三者之間在語感上以及用法有些微的不同。금방表示就在前一瞬間(幾乎沒有時間差)、방금是時間比較接近的「剛剛」、아까是指時間過去比較長的「剛才」、「不久前」,而語法上三者只有금방可以用於未來式。
和臺灣一樣,韓國對於廁所有著各種不同的稱呼。現代委婉稱呼廁所為화장실,也是現代最通用指代廁所的詞。比如,"공중화장실"(公共化妝室)或"장애인 화장실"(無障礙廁所)。以下是常見的韓國廁所名詞:레스트룸 / restroom、뒷간 (廁間)、변소(便所)、해우소(解憂所)
對於韓語初學者來說,衛生紙(廁所用)、面紙、餐巾紙,各種擦拭用紙都可以泛稱為휴지,韓國人也能明白意思。但是韓國人在使用上會細分各種用紙,휴지通常是指廁所用的衛生紙。
죽다 死,死亡。最常見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表達方式。一般指比自己年紀小(/地位低)的人去世,或者動植物等死亡時使用,例:강아지가 어제 죽었어요. 狗昨天死掉了。韓劇中常常聽到「죽을래」找死啊?想死嗎?就是죽다的活用形...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Thumbnail
從簡單的懶人講法(兩個單字搞定),到進階活用的傳神講法(老外會見識到你的英文功力),今天要教你老外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最近有筆友對於一些標點符號的用法有疑問,因此想說寫一下詳細一些些的解釋,以及說說我個人的觀點。   首先是之前在直言中提及的,對話用法的引號前究竟該用什麼符號?   一樣,為了方便理解,我會把對話分成「直接對話」和「間接對話」兩種。   首先是「直接」,舉凡「道」、「說」、「曰」……等等各
Thumbnail
問對問題的重要性 「你週末有什麼計劃?要不要一起去看電影?你覺得哪部電影好?」 有沒有遇過這種經驗?跟人對談時,對方拋過來的問題很不好回答,導致交流起來相當消耗能量。像前面這種就是典型的不好回答的問題,因為它是包含三個完全不同的問題:預定計畫、活動邀約、跟電影偏好的多重問題。在日常熟識人間的
Thumbnail
A.說話者對聽話者禮貌地訓示或命令。 B.「Vでくださいませんか」用於禮貌地委託聽者做出對說話者有好處的行為。
Thumbnail
是「I'll do it.」嗎?沒錯,但是你想到了,大部分人也能想到這個答案,因為課本教過了。那麼還有什麼其他講法,也是老外很常用的,而且常在電視劇裡聽到?這篇就是要教你這個。
Thumbnail
「I want(想要) to know(知道) what you think(思考、想).」這句,相信大部分學英文的人應該都想得出來,但這篇要教不一樣的,一般國人不會想到的兩個講法喔!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人際關係中的溝通技巧,包括調對話頻率、避免過大或過多的提問,以及聆聽對方回應等。通過輕鬆生動的案例分享,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並應用於日常生活及教學中。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Thumbnail
從簡單的懶人講法(兩個單字搞定),到進階活用的傳神講法(老外會見識到你的英文功力),今天要教你老外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最近有筆友對於一些標點符號的用法有疑問,因此想說寫一下詳細一些些的解釋,以及說說我個人的觀點。   首先是之前在直言中提及的,對話用法的引號前究竟該用什麼符號?   一樣,為了方便理解,我會把對話分成「直接對話」和「間接對話」兩種。   首先是「直接」,舉凡「道」、「說」、「曰」……等等各
Thumbnail
問對問題的重要性 「你週末有什麼計劃?要不要一起去看電影?你覺得哪部電影好?」 有沒有遇過這種經驗?跟人對談時,對方拋過來的問題很不好回答,導致交流起來相當消耗能量。像前面這種就是典型的不好回答的問題,因為它是包含三個完全不同的問題:預定計畫、活動邀約、跟電影偏好的多重問題。在日常熟識人間的
Thumbnail
A.說話者對聽話者禮貌地訓示或命令。 B.「Vでくださいませんか」用於禮貌地委託聽者做出對說話者有好處的行為。
Thumbnail
是「I'll do it.」嗎?沒錯,但是你想到了,大部分人也能想到這個答案,因為課本教過了。那麼還有什麼其他講法,也是老外很常用的,而且常在電視劇裡聽到?這篇就是要教你這個。
Thumbnail
「I want(想要) to know(知道) what you think(思考、想).」這句,相信大部分學英文的人應該都想得出來,但這篇要教不一樣的,一般國人不會想到的兩個講法喔!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人際關係中的溝通技巧,包括調對話頻率、避免過大或過多的提問,以及聆聽對方回應等。通過輕鬆生動的案例分享,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並應用於日常生活及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