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追蹤系列】大學光回顧

【後續追蹤系列】大學光回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最近新聞報導,最近一份美系外資的研究報告內,指出大學光除了在台灣市場面臨激烈競爭外,其在中國的業務表現也相對疲軟,因而將大學光的評等下調,甚至下調本益比與報告內的目標價。

在今年初,我在VOCUS有寫過一篇介紹大學光業務、主要營收來源與其商業模式的文章,還沒有閱讀過的讀者可以先從下列連結前往:

【大學光 - 2023年營收成長率趨緩,未來營運關鍵是?】


這篇文章,我整理了較新的公開資訊跟夥伴們分享,將分為三個小主題《營收概況回顧》、《商業模式回顧》與《近期韓國近視手術新聞分享》:

《營收概況回顧》

大學光的主要營收來源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技術及醫學服務收入」,這部分應該就包含了眼睛手術相關的收入(像是近視手術、白內障手術......等等),而從下圖可以看到「技術及醫學服務收入」在2023年的營收年增率下滑到+15%,相比過去2022年與2021年的+45%和+48%相比相形失色。

另外,從營收地區來看,依據大學光最近一次的法說會簡報:

  • 大陸地區的營收在2023年呈現-6%的衰退,在2024上半年更加劇到-19%的衰退,營收衰退,中國市場的衰退可能與近幾年中國經濟趨緩以及中國內地市場平價手術競爭有關
  • 而台灣地區2024上半年的YoY成長率也下滑至+10%(2023年為+24%),成長趨緩。

上述的種種影響,造成大學光的總營收收入或者EPS雖然仍有增加,但是從2020年開始、到2021年、2022年、2023年、甚至2024上半年,其年增率呈現下滑的趨勢,也就是雖然營收有增加,但增加的速度變慢了。由於市場先前給予的成長期望非常高,本益比很高,因此當營收或者獲利成長不如預期時,即便營收與獲利仍然增加,市場仍然會反應其較慢的成長,市場本益比就變低了。

但是依據下表,大學光的毛利率從2020年開始就持續維持在60%以上的水準,從這點可以看得出來大學光的經營策略仍然是走主打高品質的醫療與服務策略,即便營收成長衰退甚至趨緩,管理階層仍然不會為了衝刺營收而犧牲毛利率,這就是大學光走的策略。


raw-image

(資料來源: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

raw-image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作者整理)

raw-image

(資料來源:大學光2024.08.14法說會資料)


《商業模式回顧》

回到大學光的主要業務與終端需求,大學光的手術營收來源,主要包含近視雷射與白內障手術,這兩項手術,大學光所掌握的技術和設備應該都是沒有問題的,甚至設備的部分,大學光因為具備規模優勢,因此能領先市場引進最新設備,提供先進多元的手術方案(大學光法說會)。

另外,這兩項手術的終端需求也一直都在,量不少也有在成長,但是終端需求在不一定代表客戶會馬上買單手術費用,因為一次眼睛手術的費用動輒好幾十萬,因此也有很多人選擇先繼續戴眼鏡,所以近視手術的滲透率雖然低,但近視手術滲透率也不會一下子就飛速成長,主要是因為一次性手術費用昂貴,需求者需要深思熟慮,常常最後仍然選擇繼續戴眼鏡,但依據大學光年報說法是近視手術仍有在成長;而白內障手術的部分,視力會變很差,甚至無法應付日常生活,及衍生許多其他病變,因此它的需求相較於近視手術會強些,大學光於法說會簡報中對於白內障手術是寫『需求量穩定成長(台灣市場)』。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資料來源:大學光2024.08.14法說會資料)


《近期韓國近視手術新聞分享》

最後跟夥伴們分享韓國近視手術的新聞,最近有些新聞報導,有些人會選擇飛至韓國接受近視手術,原因是因為費用較台灣低。關於費用比較低的原因,新聞媒體它們所探討與分析原因是寫說,(1)因為韓國手術量大,可以降低單次手術過程的成本,(2)韓國政府透過政策支持與補貼以吸引國際患者。但是它們也提到大家需要特別注意,手術的類型不同,與使用的機器不同,價格都會有所不同,要確認技術、機器與服務內容一樣才能夠比較。

關於韓國近視手術的新聞,以及其對大學光業務是否會造成影響,希望未來大學光能夠在法說會與年報中進行說明,以他們管理階層的說明應該更加準確。


新聞連結: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2197

avatar-img
股市精算師 - 專注價值投資
110會員
70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股市精算師】,目前專欄【專注價值投資】有超過40篇的文章,專欄內容是用來紀錄自己的投資點滴,把自己在投資這條路上一路走來,所閱讀過的書籍、學習到的投資知識與投資經歷記錄下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今天繼續跟大家追蹤這檔冷門績優股,敦陽科,在3月的法說會內容。 敦陽科是國內的龍頭系統整合廠,屬於資訊服務業,上游是軟硬體代理商(像是零壹、邁達特)或是國外的軟硬體原廠(像是CrowdStrike),下游則是各大小企業(像是半導體業者或政府)。 敦陽科的EPS幾乎是逐年成長,在2023年高基
今天要來分享一家資服業者,分享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檔股票去年的累積營收年增率達到了+32%,從三率來看也都比2023年增加,照理說EPS應該會增加的比營收+32%來得高,然而截至2024年第三季的EPS僅有+15%,到底是甚麼原因呢?今天就來看看這檔股票,零壹(3029),隱藏在營收與獲利之間的真實情
生合公司的上櫃申請於2024年12月10日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這也代表說未來生合的股票交易將由興櫃市場買賣改為上櫃市場買賣,不過確切的上櫃日期櫃買中心後續應該還會再公布,還不了解生合公司業務的夥伴們,可以先閱讀我先前寫的文章喔。
今天繼續跟大家追蹤這檔冷門績優股,敦陽科,在3月的法說會內容。 敦陽科是國內的龍頭系統整合廠,屬於資訊服務業,上游是軟硬體代理商(像是零壹、邁達特)或是國外的軟硬體原廠(像是CrowdStrike),下游則是各大小企業(像是半導體業者或政府)。 敦陽科的EPS幾乎是逐年成長,在2023年高基
今天要來分享一家資服業者,分享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檔股票去年的累積營收年增率達到了+32%,從三率來看也都比2023年增加,照理說EPS應該會增加的比營收+32%來得高,然而截至2024年第三季的EPS僅有+15%,到底是甚麼原因呢?今天就來看看這檔股票,零壹(3029),隱藏在營收與獲利之間的真實情
生合公司的上櫃申請於2024年12月10日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這也代表說未來生合的股票交易將由興櫃市場買賣改為上櫃市場買賣,不過確切的上櫃日期櫃買中心後續應該還會再公布,還不了解生合公司業務的夥伴們,可以先閱讀我先前寫的文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