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跟大家追蹤這檔冷門績優股,敦陽科,在3月的法說會內容。
敦陽科是國內的龍頭系統整合廠,屬於資訊服務業,上游是軟硬體代理商(像是零壹、邁達特)或是國外的軟硬體原廠(像是CrowdStrike),下游則是各大小企業(像是半導體業者或政府)。
敦陽科的EPS幾乎是逐年成長,在2023年高基期下,2024年的EPS仍繳出小幅成長,來到7.5元。而敦陽科做的生意是屬於買賣軟硬體產品與提供服務,不需要擴建廠房,也因此也就不需要大量的資本支出,因此可以看到敦陽科的股本幾乎沒有膨脹,且大部分的盈餘都可以拿來配發股息,且隨著敦陽科累積的法定保留盈餘已快達法定標準,未來如果不需要提列法定盈餘公積,那盈餘配息率將會維持高水準,這種公司的商業模式就是屬於不需資本支出就能讓業績成長(其實像是Youtuber也是這種類型的商業模式)。
而從ROE的水準大於20%(一般投資書籍都是定義大於15%就是代表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可以看出敦陽科是一家績優公司。敦陽科的營收有約97%來自國內,內需股的好處就是在國際市場動盪不安時,相對比較不受影響,讓投資人可以穩穩持有,且敦陽科的產品營收別也很分散,較不受單一產品熱度影響;然而投資人也該注意,內需股的壞處就是比較難有一次性的大訂單爆發性的營收成長,投資人在選擇持股時,一開始就要明白自己所持有股票的股性長甚麼樣,是屬於好公司爆發型,還是屬於像敦陽科這種好公司不會爆發,但長期下來會一直發發發的。
最後就是敦陽科於2024年Q4,帳上的未履行的履約義務價格,可以簡單的把它解讀為在手訂單或在手服務,也就是在未來預計要提供服務認列營收的部分,依據公司的簡報,將有60.5億在今年2025年完成認列營收,相比2023年Q4預期在2024年完成認列營收的48.6億,增加了11.9億,增幅達24.5%。當然,除了這些與下游廠商簽有合約的部分以外,敦陽科也有其他當年度合約以外的收入,前述所說的只是有簽合約的部分。






(資料來源:敦陽科法說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