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大廚》觀後感之看完人生不黑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沒有要介紹節目也沒有要防雷,喵~)

韓綜《黑白大廚》把美食節目做到極致,也觸動觀眾各種情感與討論興致。我花10天看完全季,有些想法不吐不快:

1. 階級與飲食文化

飲食即生活,生活即階級。雖然節目開宗明義就說料理階級大戰,還好也沒刻意炒作對立,可是 “吃” 本身就有滿滿的階級感,否則各社群媒體何以滿滿的 “美食分享照片/影片”?

中國古代皇帝的食物不是一般人可以吃的,美其名是 “禮儀”:什麼名分的人各有其吃穿用度,但其實就是 “階級”:你什麼東西憑什麼吃皇帝的食物?!食物本身、吃的人就有位階高低,何況背後蒸煮炒炸之武林高手?

而有學校有證照的專業自然也就有階級,不然大家拚死拚活是吃飽太閒?美食節目搞階級大戰整個就合理到不行。風靡萬千宅男的星爺神作《食神》講的也是高高在上的大廚如何跌落人間,嚐盡世間百味方畢其功於一役,假叉燒實真銷魂。

其實,早期美國的 Iron Chef 就在做一樣的事情,只是(至少嘴巴上)崇尚平等的美國人不會大喇喇地用階級當噱頭,而是強調 “挑戰”,所謂的一般廚師挑戰 “公認大咖” 的 Iron Chef,這裡有沒有階級翻轉的意味請自行斟酌。

大廚翻車,小廚逆上的階級翻轉戲碼自帶流量,因此在美國紅了好幾季後,整個硬體軟體大升級的《黑白大廚》自是賣到發紫!

2. 階級的最佳拍檔:競賽/考試

打開中國電視史….啊不是,階級史。階級的淋漓盡致莫屬九品芝麻官…啊不是,九品中正制,其弊端催出隋唐的科舉考試。考試最大的優點是公平,剛好劍指階級最大的缺點:不公平。所以在《黑白大廚》第二輪比賽兩位評審戴眼罩,不然看到呂敬來跟外送員,我真不曉得你的味蕾有可能背叛你的眼睛,送呂大廚回家吃自己?

比賽自是一種考試,而當比賽 “多元化” 時,打破階級的力道就更強了。《黑白大廚》每一關比賽都營造人人有機會的氛圍,當然你可以說 “唉唷大廚怎麼可能用那種怪食材” 等運氣論,但運氣是實力的一部分,而最後的冠軍不可能只靠運氣;加上若有意強調階級翻轉的可能….只能說所謂的大廚是在某些條件下的強者,但其他廚師也有其可敬之處。

而每一次的白大廚落馬,也讓我們看見階級的另一個致命傷:僵化。畢竟大廚當久了,有些事不會自己作,菜色可能也缺乏創新,更別說嘗試新食材。身邊聚攏的也多趨炎附勢,廚藝繼續精進的難度自然提升。而黑廚要推倒前浪需要的除了實力,考試/競賽這樣的 “機會” 同樣重要。

3. 心態決定沒有一切也超過一半

第四輪的黑白切 (黑白廚混合組隊開餐廳) 大概是最有創意的、也看得最過癮。但最讓人大抱不平的,是三組人馬都分好工、確定菜單後,每組必須 “釋出” 一名組員,三人合體再開一家餐廳。由於準備時間少人一截,加上那種 “被裁掉” (即使有人自願) 的低迷氛圍,三人很快地就決定端出自己的最強料理。

他們的決定合情合理 (他們與第三名非常接近),不但節省討論時間也可一展長才,但那當下有幾秒我還是覺得他們 “放棄了”,應該說放棄好好玩這一回合。這一輪不只比廚藝,也比經營、創意、領導、團隊 ,也許是節目刻意為之,沒有看到他們花心思在整合資源,成就一家屬於 “他們的” 餐廳。

如果用 Losers’ Paradise 來當店名,菜色可保持又有故事可行銷?三位韓國人兩位中華一位日式料理,來個 “韓日中的美味邂逅”?或是專打總統天丼?怎麼樣都可以,但當下只覺得團隊散了,集結不起來,成了單打獨鬥、偶而支援的三人組 ß 這是製作單位意圖呈現的?

對我這整個很警世:保持鬥志,發揮/鼓勵領導,既然玩下去就別退回舒適圈….直到結束。放棄 (即使只有某層面),就輸了。

4. 雜談

參賽廚師我最喜歡 “崔鉉碩”。在幾年前不可能是他,但我現在愈來愈能欣賞一個人的愛炫自信是出於熱情與鬥志,崔主廚善用所有資源,是最全能的參賽者。

但我最想 “三星” 或 “愛德華李” 贏得比賽,兩人相似度極高,可惜在決賽前即需一戰。

最想品嘗的廚師料理是阿姨無菜單料理,看兩位評審只要吃到她的菜都是欲罷不能….感覺要道地韓式吃到飽,就只有她了!

《黑白大廚》,請吃飽、或邊吃東西時才能看,不然會讓人餓到受不了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醜爸阿正的沙龍
22會員
24內容數
醜爸阿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這篇文章彙整了作者十年來撰寫的教養文章,涵蓋父母自我成長、情緒情感教育、親子溝通互動、比較教育、讚美鼓勵、學習才藝興趣、孩子人際關係、手足相處衝突、家庭伴侶等主題。文章分類清晰,方便讀者查找相關資訊。
Thumbnail
2025/02/11
這篇文章彙整了作者十年來撰寫的教養文章,涵蓋父母自我成長、情緒情感教育、親子溝通互動、比較教育、讚美鼓勵、學習才藝興趣、孩子人際關係、手足相處衝突、家庭伴侶等主題。文章分類清晰,方便讀者查找相關資訊。
Thumbnail
2024/12/19
人會把自己不想要、或害怕的特質投射到別人身上,再大肆攻擊,例如內向的人總是看不慣外向的人,批評他們愛現;同樣,我們也會把自己的夢想投射在他人身上,當他們圓夢時好像我們也感同身受。那些超乎常人意志與決心的體壇英雄,乘載著我們對完美的想像,對完美的唯一希望。 如果你們無法完美的結束,我們該怎麼辦?
Thumbnail
2024/12/19
人會把自己不想要、或害怕的特質投射到別人身上,再大肆攻擊,例如內向的人總是看不慣外向的人,批評他們愛現;同樣,我們也會把自己的夢想投射在他人身上,當他們圓夢時好像我們也感同身受。那些超乎常人意志與決心的體壇英雄,乘載著我們對完美的想像,對完美的唯一希望。 如果你們無法完美的結束,我們該怎麼辦?
Thumbnail
2024/07/16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2024/07/16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抑或是說故事的技巧,當中的剪輯也很優秀。安評審給人的印象是嚴格的評審,年輕也有能力。有參賽者是他餐廳底下的廚師,在節目中藉由參賽者的話帶出這個故事,抑或是在100人對決剛開始的時候,就拉開了兩位評審的風格,帶出了安評審一直淘汰人的這個印象。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故意這樣剪,還是順序真的就是這樣。黑白廚
Thumbnail
抑或是說故事的技巧,當中的剪輯也很優秀。安評審給人的印象是嚴格的評審,年輕也有能力。有參賽者是他餐廳底下的廚師,在節目中藉由參賽者的話帶出這個故事,抑或是在100人對決剛開始的時候,就拉開了兩位評審的風格,帶出了安評審一直淘汰人的這個印象。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故意這樣剪,還是順序真的就是這樣。黑白廚
Thumbnail
Netflix 《黑白大廚》於 10 月 8 日圓滿落幕,觀眾對於節目的討論持續熱烈。參賽者在激烈的比賽中所展現的情感和意義不僅是對個人能力的證明,更是對韓國文化深刻的展示。這個節目不僅是烹飪的較量,更是文化輸出的成功典範。
Thumbnail
Netflix 《黑白大廚》於 10 月 8 日圓滿落幕,觀眾對於節目的討論持續熱烈。參賽者在激烈的比賽中所展現的情感和意義不僅是對個人能力的證明,更是對韓國文化深刻的展示。這個節目不僅是烹飪的較量,更是文化輸出的成功典範。
Thumbnail
80位素人黑湯匙廚師與20位知名白湯匙主廚,進行料理比拚,爭取第一名與獎金3億韓元。這是筆者近年來難得看到這麼吸引目光的料理節目,配樂、剪輯都恰到好處,緊張感也營造非常好,加上節奏相當快速,不拖泥帶水,卻又抓得住重點。
Thumbnail
80位素人黑湯匙廚師與20位知名白湯匙主廚,進行料理比拚,爭取第一名與獎金3億韓元。這是筆者近年來難得看到這麼吸引目光的料理節目,配樂、剪輯都恰到好處,緊張感也營造非常好,加上節奏相當快速,不拖泥帶水,卻又抓得住重點。
Thumbnail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豆腐戰是整套節目中最精彩部分,雖然評審要求嚴苛,七強選手在高壓環境中仍展現出令人驚嘆的廚藝。總決賽的安排引發觀眾的熱烈討論,在高壓對比下,未經歷豆腐地獄的黑手黨顯得輕易取勝,讓人猜欵是否配得上冠軍。愛德華以其獨到的料理視角和人格魅力贏得了無數粉絲,成為本季的焦點。
Thumbnail
豆腐戰是整套節目中最精彩部分,雖然評審要求嚴苛,七強選手在高壓環境中仍展現出令人驚嘆的廚藝。總決賽的安排引發觀眾的熱烈討論,在高壓對比下,未經歷豆腐地獄的黑手黨顯得輕易取勝,讓人猜欵是否配得上冠軍。愛德華以其獨到的料理視角和人格魅力贏得了無數粉絲,成為本季的焦點。
Thumbnail
在一場場黑白湯匙的料理比賽中,選手們的表現與評審的選擇呈現了令人猜疑的現象,比賽結果顯示節目組似乎故意調整黑白湯匙的數量,一次又一次造就雙方平衡局勢,不禁讓人懷疑節目組的選擇是否更偏向節目效果而非實力,但這亦導致觀眾對於結果的期待與驚喜感逐漸降低。
Thumbnail
在一場場黑白湯匙的料理比賽中,選手們的表現與評審的選擇呈現了令人猜疑的現象,比賽結果顯示節目組似乎故意調整黑白湯匙的數量,一次又一次造就雙方平衡局勢,不禁讓人懷疑節目組的選擇是否更偏向節目效果而非實力,但這亦導致觀眾對於結果的期待與驚喜感逐漸降低。
Thumbnail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是韓國首個高質感的廚藝比賽節目,由米其林三星主廚安成宰和知名美食家白種元擔任評審。節目具有創新的賽制,選手們接受不止於廚藝的考驗,傳遞出食物的嚴謹與創新的思考。雖然整體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但評審標準差異過大、比賽設計仍有改進空間。希望未來能看到更精彩的第二季。
Thumbnail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是韓國首個高質感的廚藝比賽節目,由米其林三星主廚安成宰和知名美食家白種元擔任評審。節目具有創新的賽制,選手們接受不止於廚藝的考驗,傳遞出食物的嚴謹與創新的思考。雖然整體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但評審標準差異過大、比賽設計仍有改進空間。希望未來能看到更精彩的第二季。
Thumbnail
本週釋放的三集《黑白大廚》可以說是看得非常過癮!第九集最後的餐廳賽制淘汰近半數,讓網友非常心疼和不捨,尤其是擁有博士學歷的安惟鍟爭議最多。《黑白大廚》是個廚藝競賽的實境節目,成為近日網路上沸騰的話題,每次看完都特別想要煮個飯,自己也看了好多評審白鍾元的頻道。
Thumbnail
本週釋放的三集《黑白大廚》可以說是看得非常過癮!第九集最後的餐廳賽制淘汰近半數,讓網友非常心疼和不捨,尤其是擁有博士學歷的安惟鍟爭議最多。《黑白大廚》是個廚藝競賽的實境節目,成為近日網路上沸騰的話題,每次看完都特別想要煮個飯,自己也看了好多評審白鍾元的頻道。
Thumbnail
觀眾都知道比賽這件事沒有所謂的公平,但賽制如果直接明面上就直接擺出一副我就是不公平的樣子,也不會有觀眾樂意看這種比賽,合理且均衡的比賽設計還是很重要的,你不可能讓輕量級的選手上來單挑重量級的選手,這是一樣的道理。
Thumbnail
觀眾都知道比賽這件事沒有所謂的公平,但賽制如果直接明面上就直接擺出一副我就是不公平的樣子,也不會有觀眾樂意看這種比賽,合理且均衡的比賽設計還是很重要的,你不可能讓輕量級的選手上來單挑重量級的選手,這是一樣的道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