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日劇「我的事說來話長」,片中男主因經營咖啡店失敗而墮落的當起啃老族。雖然一躺就是六年,但阿滿先生有辦法在六年沒收入情況下還活的健健康康,也是值得探究的一件事。畢竟,在長線思維下,熬出成績的前提就是先「活下來」。
岸邊滿的生存法
一、「無高額負債」+ 低物質慾望:
或許是覺得一個成年人拿著十幾個銅板去買一杯咖啡有點難堪,開場,男主敲著門,拿出存了已久的十幾個銅板想跟母親兌換一枚500元日幣。
不得不說,我們經常面臨人生中的突發狀況,如何在艱難時期堅持下去而不輕言放棄,其方法與經驗或許值得分享。現在自殺的人太多了,過去就有新聞報導,一對夫妻在失業及新生兒生活費用壓力下,選擇結束自己(與他人)的生命。
面對這樣的狀況,是否學學阿滿先生的做法,適度(擺爛)放緩自己的步調,即便成了過渡時期的啃老族,只要繼續活著,就算調整的時間需要花上六年,終究都還是能夠改善情況。
只是每個人的條件不同,如果自己的負債家人無法暫時代還,又或者自己每個月都有一筆的固定支出,那你可能就不能像男主一樣有六年的緩衝期,而是要盡可能的趕快找份穩定的工作,同時執行以下的作法:
(1)將現況告知家人,可以的話儘量搬回家住:
原因是沒有了租金、房貸、生活上零零總總的花費,在收入停止的情況下,你也可以有效的減少支出。其次是透過共享經濟,充分降低成本,在找到工作後,能存下更多的收入來支付債務款項,甚至是進行其他方面的規劃!
(2)降低物質的慾望:
簡單來說,在面臨失業、破產、收入不如過往...等情況下,如果還維持著高消費的習慣,這等同於,你的收入已經停止甚至放緩,但你的支出卻還是維持著過去的水平,且不停的累加。尤其是現代最常見的先消費後付款的支付方式,在金錢壓力下,有些人會透過信用卡去支付這段時間的費用,但這一樣沒有解決收入與支出的問題,一段時間下來,當你收到驚奇帳單又繳不出費用時,你的信用評等就會被降到一個沒有人會想理你的分數,然後在大數據時代留下一個人生小黑點。
總之,我認為男主之所以有辦法在六年沒收入的情境下存活、走出困境,除了家人的支持與心態外,主要是他對於物質沒有過度的要求。相反的,如果阿滿是一個高物質慾望的人,在咖啡店失敗後,光是住家裡、跑腿費是無法滿足他的開銷,或許就會演變成無止盡的伸手牌,家裡的財務也可能會因為他而跟著一起受影響。
二、妥善利用家中的現有資源 (食材庫),自己動手做
我剛好要煮中餐,姊夫也一份嗎?
在人物設定下,岸邊滿除了是一名咖啡業者,同時也精於料理。我自己最近也被逼著自己煮,現在我的蛋餅跟法國土司已經是越煎越漂亮,煎魚翻面時也不再分屍,感謝我的母親。
所以克服懶惰,自己花點時間翻一翻廚房的櫥櫃跟冰箱,從中蒐集食材,沒了就跟父母反映一下,以零成本的麵線、麻油、雞蛋、牛奶,搭配自己之前買的Yorkshire Tea,就可以簡單解決一餐。
當然,我也不是這麼厚臉皮,而偶去市場買個一大瓶50元的豆漿,跟一些小菜回去,就可以充分達到共享經濟的效果。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共享」是一個可憐的藉口說法,但共享經濟的目的本就是在一個稀缺世界裡創造出富足?當一個社會的資產被拉高至一個程度,如何降低成本就是大家所追求的?共享汽車、共享空間亦是如此,就連亞馬遜的AWS其實也是一種共享模式。
三. 不需要的東西就二手賣出
二手店老闆用一個極低的價格買下了男主剩下的咖啡用品,三個月後,這些咖啡店用品被以另一個新價格賣給了一個新開幕的咖啡店老闆。
如果時間不趕的話,我會建議「透過網路」自己販售二手商品。原因是,二手商給的價格通常都是原價的3折,但你也不能怪他們,你都找中間商了就是準備要讓人抽一成的,何況人家也要餬口飯吃,最終抽的絕對就不會只有一成。
而且現在很多二手商鎖定的客群都是那些"過度消費"的人。前陣子因空間限制,家人有意出售家裡的中古傢具,便請人來估價,雖然最後我們沒有賣,但二手商那時講了一句話: 「價格低是一定的,現在很多人不就是缺錢嗎? 那個某某家,就是因為XX費用繳不起,才急著變賣東西,何況我們接收後也還有運送跟整理。」
前陣子,有一個網友因為某件事缺錢,他當時分享自己的做法是,翻遍自己所有的家當,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就名牌包包買最多,所以他決定透過網路當起業務自己賣包包,這成了他翻轉的一個起點。
所以,將不再需要的東西賣掉是個不錯的方法,不僅可收回一些錢,也可以減少空間的囤放,但就像我說的,現在網路普及,如果不趕時間,透過蝦皮或其他平台自己販售不僅價格會比較漂亮,定價上也更具彈性,但如果你趕時間也不介意價格,那賣個二手商也是個選擇。
啃老,還理直氣壯!
岸邊滿,怎麼有辦法失業六年還這麼理直氣壯?
男主姊姊: 會選擇創業而不安穩找一份工作的,大多都是高自尊的人。
或許吧!其實,次女我自己也是個固執、高自尊的人,有時候我會跟家人說:「有多少人是一次就成功的,只要.........………」,這樣的一句話在家人耳裡或許就是強辯,或許是如此,但我說的也是實話,何況自己的理想跟堅持,是不能被隨便被推翻!
嘴上的不服輸,是在於維持自信,如果連自信都沒了,我們看到的阿滿就不會是一個在家人面前耍嘴皮的大男孩,而是一個低頭不語的受挫男孩。
別把自己看到的太非凡,放下自以為的傲氣!
儘管理想跟堅持不能輕易被推翻,但為了讓對方相信你所說的,總是要有一點成績,所以除了長遠的理想,當前的現實面還是必須考慮。
理想可以堅持,但別人的建議還是要聽一下,別把自己看的太非凡。
如果脫離職場太久,又或者是像男主一樣還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那不凡學男主,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從PT開始,慢慢回歸正職。
就算只是兼職,都可以讓你將你慢慢導回正常的生活作息,讓你開始有一筆收入,不再完全的啃老,讓你開始與外面社會接觸,接著融入社會。
再談二度就職
創業的人普遍都是特別有自我主見的人,對於重返職場我有個小建議:
除非你擔任的是主管階級,否則不要有過多的主見,按照公司的形式、流程去做事。儘管靈機應變也很重要,但每家公司的流程都有其規劃設計,不要因為自己的自以為跟過度主見讓主管覺得不好管理,這得不償失。畢竟這間公司也不是你的,而且會讓人覺得你很自負。
你現在的身分是「員工」還是「自顧者」要分清楚,心態要調整一下,尤其是有斜槓的人。
最後,跌倒想東山再起,只要有紀律,其實都不難,快跟慢而已。就算是負債15億,還是有人成功以10年的時間還完,只要有辦法,就沒有什麼不可能!
日劇「我的事說來話長」,除了最後的結局面試,很多地方其實都是值得借鏡參考,是部值得一看的溫馨家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