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廟是偶然路過發現的,之前根本不知道有這間廟,過去只知道在鳳山火車站附近有個曹公圳,是清朝時間設立的水利設施。
那麼曹公是何許人也,為何要為他建廟呢?我也很好奇,於是走近瞧瞧......
當我從大門走進廟堂,感受到一種奇特的氛圍,不像一般的廟宇,
這裡香火並不鼎盛,應該沒什麼人會特地來拜曹公吧?
但是內部非常整潔又乾淨,顯然有人用心在維護清掃。
門口的雕像寫著「飲水思源」、「知恩報本」,內部匾額也都是感謝的詞語,
所以這裡散發著濃濃的感恩氛圍,沒有一般廟宇莊嚴肅穆,也沒有特別寧靜。
在感恩的氛圍裡還有點俏皮,因為曹公像的臉被香火燻得有點微黑,表情也和藹可親,
可以說這間廟有著曹公自己獨特的味道,那這氛圍大概是「曹公味」吧!
廟裡有些介紹的資料,
「曹公」原名曹謹,曾經是清朝道光年間臺灣府鳳山縣的知縣。
他上任時候發現這裡鬧乾旱,且治安問題頗嚴重,許多人淪為匪盜。
曹謹視察當地後,發現鄉民在這亂搞是因為吃不飽,而吃不飽是因為鄉民的田地都是「看天田」,當地缺乏灌溉系統,只能靠天降雨種田,一旦遇到雨水少作物歉收,大家就吃不飽,開始亂搞啦~
於是曹謹又發現一旁的高屏溪,水源滾滾,乃上天之恩賜也。
於是治標又治本的解決分案出現了,曹謹在九曲堂的堤岸引高屏溪水,興建水圳,解決了高雄平原缺乏灌溉用水的問題。
而後代鄉民為了感念他的貢獻,於是就有了曹公廟。
當我看到曹公圳的分佈圖,發現愛河、後勁溪、前鎮河、內惟埤、蓮池潭、澄清湖跟他全部都有連結,基本上高雄市可見的水都跟他有關聯,可見曹公圳對高雄的影響有多大,雖然因為時代的演進,水圳目前大多剩下觀光用途而已,但這份感恩之情卻在曹公廟裡延續著。
而廟的後方就是曹公圳本體,兩岸設立石頭步道,是居民散步的好所在。
曹公不僅是興建水利設施,對教育、國防也多有建樹,可以說是非常用心的執政者。
走出廟口可以發現廟前是曹公路,對面是曹公國小,一旁的市立圖書館是曹公分館。
鳳山市對曹公的感念無所不在呢!
我想這是個冷門景點,但有著獨特風味的廟宇還是值得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