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預期聯準會將持續降息,表示美國GDP將可能維持低水平的正成長,加上勞動市場穩健將支撐消費支出,對於發債企業造就有利的經濟環境。
(See:2224/11/04,MoneyDJ新聞,美國經濟溫和成長 創造美國非投資等級債進場好時機)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儘管美國10月份就業報告表現疲軟,但來自官方數據、企業財報甚至消費者數據的絕大多數證據表明,美國經濟雖然在逐漸放緩,但依然強勁。因此,無論誰入主白宮,都將可坐享其成:令全球稱羨的美國經濟。
(See:2224/11/04,華爾街日報,拋開糟糕的就業報告,美國經濟依然強勁)
根據路透社進行的一項大型專家調查發現,儘管國際地緣政治局勢動盪,戰亂接連發生,但大多數經濟學家對明年的全球經濟仍持樂觀態度。他們認為,在美國經濟強勁的帶動下和世界主要央行持續降息的支持下,世界經濟在2025年將持續保持堅實成長。但,一般認為,若川普當選,可能會重寫貿易規則,這將為世界經濟成長前景帶來一些不確定性。
(See:2224/11/01,美國之音,路透社大型調查結果:美國經濟韌性超預期 明年世界經濟前景看好)
國際貨幣基金(IMF)指出,貿易緊張升溫、中國房地產業的困境,以及市場進一步動盪的可能性,將使亞洲經濟風險加劇;IMF說,中國持續的通縮壓力恐傷害具類似出口結構的鄰國產業,而引發貿易緊張,北京應採取行動,推動以需求驅使的經濟復甦。
(See:2224/11/02,自由時報,IMF示警:中國經濟低迷風險恐外溢亞洲)
據《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因房地產業低迷,經濟復甦持續受到衝擊,近幾個月,中國當局要求富人和企業對於自身繳稅情況進行「自我審查」,以彌補任何缺失,地方政府也藉此補充被耗盡的國庫。
中央和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增加收入,其中包括大幅增加對民企的罰款,在這之前長達3年的房地產成長放緩已經打擊了地方政府的財政,並削弱了家庭和投資人的信心。蘇州1家中型製造公司的高層表示,「地方政府顯然沒有錢」,現在政府經常對當地的公司處以巨額罰款。
(See:2224/11/04,自由時報,中國經濟低迷 地方政府嚴格查稅填補財政缺口)
一位派駐中國的稅務合夥人告訴金融時報,自我查稅的要求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的富人之中引發不安,甚至「恐懼」。這位合夥人指出,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在自我檢查時該申報什麼。他也提到,許多人之前並未察覺他們的海外個人收益也要中國納稅。
中國政府一大收入來源土地交易收入今年前九個月較去年同期下降近25%,全國稅收下降5.3%。今年1月至9月,中國的財政總收入約為人民幣16.3兆元(約2.3兆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2%。
(See:2224/11/04,經濟日報,FT:陸官方向富人和企業加強查稅 影響投資人信心)
中國人大常委會4日至8日召開,外界預期會議結束後,財政刺激政策的規模將會揭曉。分析稱,方案會聚焦於透過地方政府債務互換和向銀行注資來穩定經濟,而不是市場預期會複製2008年的人民幣4兆元財政及貨幣政策。
(See:2224/11/04,中央社,中國救經濟規模將揭曉 分析:聚焦化債多於提振需求)
根據先前分析報導指出,鑑於有關中國政府將如何採取刺激措施提振經濟的細節很少,一些投資者猜測,美國總統大選可能會促使中國政府祭出市場期待的「大招」。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據參與政策討論的人士透露,這種想法只是一廂情願:中國政府不會出「大招」,至少今年不會。無論誰贏得美國大選,投資者對中國政府將推出大膽刺激舉措的希望只是一廂情願。
(See:2224/11/05,華爾街日報,中國不會推出「火箭筒式」刺激計劃,至少今年不會)
若果如此,原本已經冰凍三尺,陷入膠著的中國經濟慘況,勢必將會更加雪上加霜。倘若再沒有任何財政刺激政策,則中國經濟將很可能旋即捲入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所稱的「百年風暴」中。
長期以來,中國地方政府都依靠出售土地使用權為財政收入來源,而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地方政府失去了出售土地使用權這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此後,地方政府債台高築、財政入不敷出,便一直是困擾中國財政經濟的最大問題。
同時,中國經濟空轉,許多製造業本應倒閉,卻因此等國家資金挹注而撐住。但,銀行的資金要去救房市,又要去救股市,資金便容易出現流動性的枯竭,金融經濟的系統性風險便很容易爆發。
中國房地產的泡沫猶待調整,如日本泡沫經濟後「失落的三十年」,可能需要三十年!但是,中國金融系統性危險已然浮現,就怕金融經濟將與其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