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刺麥(F)-雌雄花序比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上兩回各自看了雌雄小穗與小花

這回擴大來看濱刺麥的雌雄花序


raw-image

這是七月在花期快結束的時候採到的雌雄花序的樣本

左為雄花序, 右為雌花序

在台灣禾草一書中敘述:

雄花序: Male inflorescence in umbellate spikes

雌花序: Female inflorescence in a large global spiny head

一個敘述為傘形, 一個敘述為刺球狀頭

乍看之下確實一個如傘一個如球

右邊的雌花序應該是剛形成的花序綠綠的,穗軸數不多,感覺上呈扁平狀,與雄花序其實有些相似

 

raw-image

這是雄花序扁扁的

雄花完成任務之後應該會於凋謝後逐漸脫落


raw-image

像這樣.....


raw-image

而若近看雌花序其實也是扁的!


raw-image

不過在雌花序中之後還會有更多的穗軸生成,如右邊採集的樣本,穗軸數顯然比左邊的多很多

猜測應是花序中陸續地長出更多的穗軸, 穗軸一多因為擁擠所以形成球狀

所以右邊花序中的穗軸數多很多

另外穗軸基部還有子房(之後結果形成的穎果),如紅色框內的狀況

不知若把基部看成短縮的總狀花序合不合理?

如果合理………那或許可以歸屬於圓錐花序


raw-image

而若穗軸基部大了肚子的話, 軸與軸間相互推擠會讓整個花序膨起如球狀


raw-image

這是採集的樣本與長在戶外之雌雄花序片比較圖(上雄, 下雌)


raw-image

這些球狀或傘狀的花序間還會有Z字型的莖桿相連, 如上圖箭頭所指處


raw-image

所以其實上圖中的那一球是由兩個相連的雌花序組成


raw-image

將來結果乾燥後就會變成這樣(右邊的那一球左右攤開, 可以看見上下各一花序)


raw-image

原先的一大球


raw-image

可以輕易將之解離變成兩個半球


raw-image

這些大型的花序還可以拆成更小的花序

拆解時發現會數個穗軸(1)集合成一小撮一小撮的單位(2), 每個小撮可能由幾個穗軸組成,之後再組成一個完整的花序(3)

而穗軸與穗軸間或許也可以屬短縮的總狀花序!? 合在一起或許可以歸為圓錐花序(猜的喔!) 

raw-image

以雌花序為例拆解如上,C與D縮圖中可見許多苞葉著生於基部


raw-image

雌雄花序均有, 上圖為雄花序拆解

不過苞葉與各穗軸間相關位置有點複雜難形容

這苞葉有文獻形容為: spathaceous leaves (佛焰苞狀的葉片)and prophylls

前葉(或稱葉狀苞片)

Grass Flora of Taiwan 裡描述濱刺麥屬的花序特徵如下:

Spinifex

Inflorescence a spike-like raceme; pistillate racemes very much reduced, with 1-2 spikelets at base of long stiff rachis, staminate arranged in capitate fascicles, interrupted with accessory spathaceous leaves and prophylls, fascicles solitary or accompanied by another fascicle; rachis of rigid.

Female inflorescence in a large global spiny head, 20-35 cm in diamer. composed of numerous racemes reduced to a single basal spikelet hidden among subtending spathes, rachis prolonged into a long needle-like spine, ca. 10-18 cm long. Female spikelets narrowly lanceolate, 10-12 mm long, with 2 florets, lower floret sterile, upper floret fertile.

Male inflorescence in umbellate spikes, rachis 4-9 cm long, pointed. Male spikelets oblong-lanceolate, 8-12 mm long, with 2 florets, upper floret subequal to lower floret, but slightly firmer.

 

台灣禾草 濱刺麥屬 

中國植物誌裡歸於鬣刺亚族——Subtrib. Spinificinae 

禾本科的花序敘述為:

    花常无柄,在小穗轴(rachilla)上交互排列为2行(尤以多花时为然)以形成小穗(spikelet),由它们再组合成为着生在秆端或枝条顶端的各式各样的复合花序

對這個鬣刺亞族花序的描述如下:

   多年生灌木状草本。花单性,雌雄异株;雄小穗组成一具柄的穗状花序,再由多数穗状花序聚生为一具苞片的伞形花序;雌小穗单生于一针状穗轴的基部,多数穗轴聚集为一具苞片的头状花序。雌性头状花序于成熟时整个脱落,风吹时转动以散布子实。

中國植物誌 鬟刺属Spinifex L.

 

raw-image

小花序的軸稱為穗軸, 穗軸先端尖刺狀, 如上圖中花序旁單獨取出的那一根


raw-image

穗軸間會有許多苞葉(如上圖箭頭所指之處)


raw-image

雌雄穗軸上著生小穗,苞葉著生基部

雄穗軸的小穗數枚著生於頂端(屬總狀花序)

而雌穗軸之小穗則著生於基部,通常一枚

 

raw-image

不過有時候也會有2-3枚的機率出現如左邊算起第4-5之雌穗軸

花雖不多不過應也可數總狀花序

數個穗軸會組成一小撮(如右邊的三小撮花序)


raw-image

拆與看之後總結: 我覺得雌雄花序排列相同 

穗軸屬總狀花序, 穗軸與穗軸間排列組合如傘狀

數個穗軸會集合成小撮的單位, 之後再組成一個完整的花序

猜測穗軸與穗軸間或許也可以屬短縮的總狀花序!? 合在一起或許可歸為圓錐花序(猜的喔!)

 

raw-image

只是雌花序的穗軸會持續增多,再加上基部著生穎果的關係相互推擠形成針刺狀的球形花序(F1-F2)

雄花呢…..則開完花就沒他的事! 保持一段時間傘狀之後凋落就功成身退

 

raw-image

順道貼一下穗軸(R)-小穗(S)的位置圖, 小穗內還有小花(f), 苞葉(B)

先端尖刺狀,如圖中黑色方框的位置

另外濱刺麥的雌花會缺上位內稃(詳細如下連結)

濱刺麥花序(1)—雌小穗

濱刺麥花序(2)—雄小穗


raw-image

雌的那一撮, 應該有兩個穗軸,4片苞葉!!

而一穗軸也是一個小花序

這部分在之前的日誌裡有詳細的拆解圖


raw-image

濱刺麥具匍匐莖與直立莖,開花季節時會在直立莖頂端著生花序 

雌雄異株,這回拍照時剛好遇到雌雄相遇!!

雄花序已謝所以呈褐色, 雌花序結果中尚帶綠色色澤

拍照時中央還特地擺了一個可能是去年結的黃褐色果序

這回的雌雄花序比較到此結束


raw-image

下回看總覽整個植株


相關日誌:

濱刺麥(A)-預習

濱刺麥(B)屏科大校友攝影專輯

濱刺麥(C)-果序

濱刺麥(D)花序—雌小穗

濱刺麥(E)花序—雄小穗


相關資訊:

中文名:濱刺麥

英文名:Littoral Spinegrass

學  名:Spinifex littoreus (Burm. f.) Merr.(禾本科Poaceae)


參考資料:

1.金門植物誌

2.Grass Flora of Taiwan -2  

3.The grass genera of the world-Spinifex L.

關鍵字 

1.穗軸(Rachilla)

2.小穗(spikelet)

 內穎(upper glume)與外穎(lower glume)=不孕外稃(sterile lemmas)或稱護穎

外稃(Lemma)  芒(awn),  內稃(Palea)

3. 果實:內含種子 屬穎果(caryopsi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格子-黑胡桃網路閣
28會員
45內容數
植物觀察日誌與生活札記
2025/03/20
這回改看菊科中的另一大宗蔬菜, 萵苣 我想能看到萵苣開花的人應該不多, 更別說能一回看到這麼多種 拍照地點: 屏科大農園藝實習農場 剛開始寫植物的時候比較少接觸農園藝這一塊 後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發現寫寫大家熟悉的吃的植物也挺不錯的 有時在校園裡晃呀晃, 會晃到這來...時節若是
Thumbnail
2025/03/20
這回改看菊科中的另一大宗蔬菜, 萵苣 我想能看到萵苣開花的人應該不多, 更別說能一回看到這麼多種 拍照地點: 屏科大農園藝實習農場 剛開始寫植物的時候比較少接觸農園藝這一塊 後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發現寫寫大家熟悉的吃的植物也挺不錯的 有時在校園裡晃呀晃, 會晃到這來...時節若是
Thumbnail
2025/03/17
上回的可食菊科中列了十幾種植物, 其實我只吃過茼蒿、萵苣、紅鳳菜、牛蒡、鼠麴草、匙葉鼠麴草、葵花子、艾草及菊花茶共9種, 還湊不到10!! 就蔬菜來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茼蒿與萵苣,據說紅鳳菜北部人吃得比較多!! 剛好一回吃火鍋時店家準備的葉菜裡有這三種茼蒿-萵苣-紅鳳菜!! 因為已
Thumbnail
2025/03/17
上回的可食菊科中列了十幾種植物, 其實我只吃過茼蒿、萵苣、紅鳳菜、牛蒡、鼠麴草、匙葉鼠麴草、葵花子、艾草及菊花茶共9種, 還湊不到10!! 就蔬菜來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茼蒿與萵苣,據說紅鳳菜北部人吃得比較多!! 剛好一回吃火鍋時店家準備的葉菜裡有這三種茼蒿-萵苣-紅鳳菜!! 因為已
Thumbnail
2025/03/11
湊了10個植物, 嘗過多少種呢? 它們都是菊科的一員喔! 裏頭有鼠麴草、紅鳳菜、艾草、茼蒿、萵苣、大心萵苣、牛蒡、朝鮮葪、葵花子、阿里山油菊 其實這回原本只是要寫茼蒿與萵苣.....後來發現它們兩個都是菊科 它們也是菊科裡的蔬菜大宗代表! 上網查詢資料時才發現其實還有些菊科植物會出現在
Thumbnail
2025/03/11
湊了10個植物, 嘗過多少種呢? 它們都是菊科的一員喔! 裏頭有鼠麴草、紅鳳菜、艾草、茼蒿、萵苣、大心萵苣、牛蒡、朝鮮葪、葵花子、阿里山油菊 其實這回原本只是要寫茼蒿與萵苣.....後來發現它們兩個都是菊科 它們也是菊科裡的蔬菜大宗代表! 上網查詢資料時才發現其實還有些菊科植物會出現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上兩回各自看了雌雄小穗與小花 這回擴大來看濱刺麥的雌雄花序 這是七月在花期快結束的時候採到的雌雄花序的樣本 左為雄花序, 右為雌花序 在台灣禾草一書中敘述: 雄花序: Male inflorescence in umbellate spikes 雌花序: Female inflore
Thumbnail
上兩回各自看了雌雄小穗與小花 這回擴大來看濱刺麥的雌雄花序 這是七月在花期快結束的時候採到的雌雄花序的樣本 左為雄花序, 右為雌花序 在台灣禾草一書中敘述: 雄花序: Male inflorescence in umbellate spikes 雌花序: Female inflore
Thumbnail
這回改看雄的小穗, 外觀上與雌小穗大致上相似,不過禾本科的小穗也都長得很像就是了~ 就黏貼拆解來說雄小穗容易多了, 隨便動一動就開,而且開得還蠻美的! 右側的小花開了內外稃露出三枚雄蕊, 左邊的雄蕊還躲在內稃裡, 想說就不動它可以順道做個比對 至於各零件的名稱, 日誌結尾的時候再跟穗軸一起標
Thumbnail
這回改看雄的小穗, 外觀上與雌小穗大致上相似,不過禾本科的小穗也都長得很像就是了~ 就黏貼拆解來說雄小穗容易多了, 隨便動一動就開,而且開得還蠻美的! 右側的小花開了內外稃露出三枚雄蕊, 左邊的雄蕊還躲在內稃裡, 想說就不動它可以順道做個比對 至於各零件的名稱, 日誌結尾的時候再跟穗軸一起標
Thumbnail
這是根濱刺麥花中一個小單元 先用這張藝術照置首吸睛一下, 自己覺得拍得不錯,至於能吸多少睛那就要看緣份~ 這回想用直立的方式拆差解小穗 照片中的直桿子是穗軸, 穗軸基部長了一個小穗 備註: (雄株花序中的穗軸上會有數個的小穗)   將穗軸與小穗黏雙面膠上, 一左一右黏出外穎(右)及內穎(
Thumbnail
這是根濱刺麥花中一個小單元 先用這張藝術照置首吸睛一下, 自己覺得拍得不錯,至於能吸多少睛那就要看緣份~ 這回想用直立的方式拆差解小穗 照片中的直桿子是穗軸, 穗軸基部長了一個小穗 備註: (雄株花序中的穗軸上會有數個的小穗)   將穗軸與小穗黏雙面膠上, 一左一右黏出外穎(右)及內穎(
Thumbnail
這是很多年前兒子送的濱刺麥果, 應該稱之為果序(因為已經結成果) 裏頭有點複雜, 還有一些組員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不過最後的主角是最後一張圖-“濱刺麥果序06” 整個過程不是很好拆!! 1.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先把這圓形刺球分一半(如上小圖02) 2.再取出自己認為可能是一隊的份子,如小
Thumbnail
這是很多年前兒子送的濱刺麥果, 應該稱之為果序(因為已經結成果) 裏頭有點複雜, 還有一些組員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不過最後的主角是最後一張圖-“濱刺麥果序06” 整個過程不是很好拆!! 1.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先把這圓形刺球分一半(如上小圖02) 2.再取出自己認為可能是一隊的份子,如小
Thumbnail
第一次看見這株花朵特殊,型態美麗的植物, 並不知道它就是讓愛花人在夜間追拍欣賞的「穗花棋盤腳」。 那時我把照片傳上臉書,按讚的人留言:這朵合歡花很美。 我真以為它是另一品種的合歡花。 然後,有天在副刊看到夜拍穗花棋盤腳的過程,看了照片,再去查植物圖鑑, 哈哈~這麼長時間一直錯把馮京當馬涼,
Thumbnail
第一次看見這株花朵特殊,型態美麗的植物, 並不知道它就是讓愛花人在夜間追拍欣賞的「穗花棋盤腳」。 那時我把照片傳上臉書,按讚的人留言:這朵合歡花很美。 我真以為它是另一品種的合歡花。 然後,有天在副刊看到夜拍穗花棋盤腳的過程,看了照片,再去查植物圖鑑, 哈哈~這麼長時間一直錯把馮京當馬涼,
Thumbnail
夏天的野地,到處盛放一種密密麻麻的小野花,甚是吸睛!近看赤紅的丹心,齊刷刷地綻放宛若小喇叭的筒狀花序,還有著浪漫的白色花邊!只是這麼可愛的花,竟然叫做雞屎藤!著實讓人為她不平!不禁想起莎士比亞的名言,玫瑰,並沒有因為叫不叫玫瑰而增減她的魅力,我想雞屎藤花也是吧。
Thumbnail
夏天的野地,到處盛放一種密密麻麻的小野花,甚是吸睛!近看赤紅的丹心,齊刷刷地綻放宛若小喇叭的筒狀花序,還有著浪漫的白色花邊!只是這麼可愛的花,竟然叫做雞屎藤!著實讓人為她不平!不禁想起莎士比亞的名言,玫瑰,並沒有因為叫不叫玫瑰而增減她的魅力,我想雞屎藤花也是吧。
Thumbnail
看過庭菖蒲(Sisyrinchium rosulatum)後,相信增加了很多人對鳶尾科植物花的認知。菖蒲雖有「菖蒲」這兩個字,但與天南星科的菖蒲Acorus calamus L.並非同類,只是葉形似而已。
Thumbnail
看過庭菖蒲(Sisyrinchium rosulatum)後,相信增加了很多人對鳶尾科植物花的認知。菖蒲雖有「菖蒲」這兩個字,但與天南星科的菖蒲Acorus calamus L.並非同類,只是葉形似而已。
Thumbnail
鐘型橘色花瓣,有紅紫色條紋的花朵,我誤以為是蝴蝶棲身在綠葉間。 手機靠近,卡嚓聲響起,「蝴蝶」聞風不動。 忍不住伸出食指觸碰「蝴蝶」,啊~這是花呀,那是蝴蝶,真相大白時刻,在心裡狂笑 按圖搜查這像蝴蝶花朵的芳名, 紋瓣懸鈴花 ,風鈴花,金鈴花,錦葵,宮燈花,吊燈花,猩猩花。 苘麻也寫作檾麻
Thumbnail
鐘型橘色花瓣,有紅紫色條紋的花朵,我誤以為是蝴蝶棲身在綠葉間。 手機靠近,卡嚓聲響起,「蝴蝶」聞風不動。 忍不住伸出食指觸碰「蝴蝶」,啊~這是花呀,那是蝴蝶,真相大白時刻,在心裡狂笑 按圖搜查這像蝴蝶花朵的芳名, 紋瓣懸鈴花 ,風鈴花,金鈴花,錦葵,宮燈花,吊燈花,猩猩花。 苘麻也寫作檾麻
Thumbnail
【睥睨高枝】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135 X 75 cm 年份:2017/ 04/ 11 高嶺松針盎然逬發, 雄鷹倏地回眸。
Thumbnail
【睥睨高枝】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135 X 75 cm 年份:2017/ 04/ 11 高嶺松針盎然逬發, 雄鷹倏地回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