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來歐洲很久了,在研究所時就下定決心畢業後一定要來趟歐洲自助,但國家那麼多,剛開始真的毫無頭緒,近期許多好友到歐洲交換學生,看到越來越多po文,每張照片都拍得像明信片一樣,讓我更加下定決心完成旅行。
幸運的,順利研究所畢業,開始著手思考路徑,考慮經濟因素,決定從消費相對較低廉的東歐開始旅程。旅伴也是一個大考量,個人較喜歡在旅途中有人可以不斷分享,走起景點時也可以比較放膽,不必時時刻刻警惕和花大半時間在無謂的緊張和擔心上。
徵了旅伴後,陸續有幾個朋友詢問,經過波折,原本打算8月中出發,後來提前到8月初,只有一個月的時間能規劃好所有行程,和訂好所有住宿,由於我比較喜歡有計畫性的旅程,不適合那種買張機票飛到目的地再開始想的方式,所幸靠著對旅行的熱誠和之前的經驗,順利的完成行前規劃。
說起來也有趣,這次一個月的行程,前15天和後15天是不同的朋友要跟我一起旅行,也是第一次嘗試獨自搭機在繁忙的機場,拖著自己的行囊,經過幾十小時的飛行和轉機,來到歐洲時,腳踩踏地,實實在在的感受到安穩。
身為島國台灣的居民,也因為這片歐亞大陸之延伸,同片陸地遍能穿梭所有國家,而覺得心胸必須更加寬廣,才能適應這廣袤的旅途,心情跟著興奮起來,截然不同的文化,一個字都看不懂,一句話都聽不懂的複雜語系,所有的未知,比網路上搜尋到的資料還要多太多,旅行的挑戰和迷人,也就在這些不可預知的驚喜裡,走!出發!

對歐洲的印象應該就停留在小時候的童話故事裡的場景,美麗的小房子和華麗的城堡等等,而歐洲的美麗確實比我想像中還要深刻許多,各國幾乎都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舊城區,這些房子經過粉刷,依舊保持著典雅,幾盆花盆點綴在窗台是必須,鮮豔的花瓣在粉色的牆面上裝點得恰到好處,走在街上,都不斷是一種欣賞。
小到街上的裂縫被人漆上彩色,可愛的讓人會心一笑,大至美術館和博物館裡的瑰麗裝潢,美學,無所不在,各大知名觀光點就不必多說,看我的其他篇遊記便可知道,各式壯麗的歷史遺產,至今仍舊震撼著全世界旅人的心,驚嘆聲不足形容,每個點都是一部上千年甚至上百年的史記,好幾個家族統治過的城堡,大自然作用幾千萬才形成的溶洞等等,太多人文與自然的交響讓我們再次覺得渺小和深感不足,敬畏且感謝的仰望著。

非常多揹著大背包的背包客穿梭大街小巷,隨處一家餐廳隨時有五六種以上的語言在交談著,店員不覺得你是外國人而驚奇或緊張,觀光客是家常便飯,甚至有些城市的觀光客比本地居民還多,你覺得這裡特別,在地人眼裡的你是如此稀鬆平常,似乎不用刻意談國際觀,生活中便是形形色色的人們,坐個公車,搭個火車便跨越了國界,不是中華電信的簡訊提醒著,還沒注意到呢!
走累了,街上隨處都是咖啡廳和餐廳的座椅低消就是一個消費,一杯水也好,一份餐也行,溫度涼爽,室外的座位比室內搶手很多,陽光灑在大洋傘上讓人覺得更加懶洋洋,餐前飲料喝完後,餐後還要再點一杯咖啡再坐上一小時,往來的人群中看不太到上班族,感受不到明顯的上下班,上下課的巔峰擁擠,反倒是咖啡坐上常常快要客滿,分辨不出旅人或在地人,大家一起感受城市的美好,因為旅行,我們看到每個國家最好的一面,因而愛上這種感覺,持續,繼續行走著。
第一次【歐洲自助】30天就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