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0正2雜談-主動投資VS被動投資

20241110正2雜談-主動投資VS被動投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在0050 VS 台積電之後,

新的戰場是主動投資 VS 被動投資,

一樣由周教授與著名主動投資人進行網路論戰,

我分享我的看法。

 

投資人初入市場,

一定想靠著不斷交易來逐漸放大獲利,

我曾在一天之內當沖小台1口獲利600點,

我曾做選擇權純買方1天獲利3倍,

我曾期貨波段抱500點,

我曾同時組買權空頭價差與賣權多頭價差,

試圖將獲利及損失同時鎖在一個區間,

我曾買過權證幾天就歸零,連0.01元都無法贖回,

因為贖回還倒虧手續費,不如歸零,

我曾做過融資、融券、當沖、隔日沖、波段。

我曾同時操作4檔3倍槓桿美股ETF,

分別是TQQQ、SOXL、UDOW、SPXL,

我曾經用正2搭配COVERED CALL策略,

還有很多很多的商品跟策略,都嘗試過。

 

這些,都是主動交易人的經歷。

 

而被動投資,一般指的是指數ETF,

買了就放著,不需要額外的動作。

 

但是,在主動交易很多年之後,

資產始終無法跨越八位數的門檻,

無法像知名的高手一樣,資產來到八、九位數,

一直到一個關鍵的轉折點,

就是2022年的暴力升息空頭,

最終放棄主動交易,

轉為被動投資。

 

放棄的原因,在之前的系列文已分享過,

簡單摘要3個轉捩點:

一、投資總報酬率:

無論你做多少商品,投入多少時間金錢心力,

你的總報酬率是否勝過大盤?

如果沒有,那就不必主動交易,

徒勞而已。

而現在正2已被證明是成功的,

正2在2014年以20元上市,

現在是254元,

過了10年,

報酬率是1107%,

投資人可以檢視一下,

近10年的總報酬率是否贏過正2?

 

雖然沒有正式的數據統計,

但據說,大部分的投資人,

包含年領八位數的專業經理人,

打敗大盤的也不多,

如果忙進忙出,卻輸給正2,

甚至連0050也贏不了,

那就不用忙了。

 

二、遭遇重傷:

檯面上成功的主動投資人,

資產都很可觀,

但細看他們的書或文章,

他們都曾重傷過:

張松允在三一九2顆子彈事件,2天虧3億,

 

權證小哥在翻身前,總共虧200多萬,

他的書是2011年出版,換算物價通膨,

當年的200萬,可能是現在的800萬。

 

2018年0206選擇權屠殺事件,

很多人瞬間負債千萬,

 

菲比斯在八五事變,虧四千多萬等,

 

這都是主動投資人會遇到的。

在主動投資的過程中,

如果遭遇一次重傷,

在經濟及心理面都會受到重大打擊,

高手能在受傷後,再站起來,

一般人就不容易了,

也有可能重傷後,就離開,

尤其是期貨市場。

 

三、家庭照顧及身心健康平衡:

這在我的系列文已提過,

轉折點在2022年

該年我期貨部位重傷,

加上健康出問題,

不得不放棄主動交易,

我曾經早上看台股,

下午晚上做夜盤,

深夜做美股,

眼睛及身體搞壞,

巨人傑的臉書有提到,

他盯盤盯到視網膜剝離,

如果操盤操到身心及家庭出狀況,

可能就要衡量。

 

結論:

主動投資是可行的,

問題就在上述3個轉捩點,

一、總報酬率是否勝過正2?

而我認為,打敗正2也是不夠的,

付出了那麼多努力,

卻只有贏正2一點點?也是不值得。

主動交易的總報酬率,

我認為至少要有指數的3倍,

CP值才高。

 

周教授跟巨人傑各有其專業,

都是成功的投資人,

據不可靠的網路說法,

主動交易而能打敗大盤的人只有2成,

而長期持有指數,

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成功率,應該在9成以上吧。

 

二、重傷後能否再起?

三、健康與家庭能否兼顧?

 

最終,我放棄了主動交易,

幸好,我還有正2,

至少,我可以確定的是,

我的正2部位,

長期能為我帶來加權指數1.5~1.7倍的報酬,

不敢說2倍,但至少,1.5倍是可以的。

而重點是,

「我什麼都不用做」

「我什麼都不用做」

「我什麼都不用做」

我只要買進持有即可。

 

無論投資人採任何方式投資,

都建議配置一部分比例在正2,

不管是50/50、30/70,還是零股也好,

久了之後,

你可能會發現,

要打敗大盤,竟是如此的困難,

要打敗正2,就更難了。

  

正2文章雜談專欄:

https://vocus.cc/2xetf/home

 

avatar-img
輕紫琉璃的沙龍
339會員
903內容數
強勢及關鍵分點波段操作 (※此系統沒有完成的一天,永遠有進步空間) 一、每日挑選強勢股。 二、不看基本面、消息面。 三、基本面、消息面是落後指標。 四、只看價格、籌碼及技術面。 五、嚴格執行汰弱留強。 六、分散風險,持股約3~10檔。 五、資金控管,不重押單一股票。 餘詳專題文章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輕紫琉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越來越多人談論指數正2的問題, 有許多高手的資料都很值得學習, 每日關注並進行比較的我, 還是發現了令人擔憂的現象。   我在8/29發文「擔憂,消失的逆價差」, 今日(10/11)盤中指數上漲近300點, 接近23000, 眼看離前高越來越近, 但是,如圖1, 遠月期貨
故事一: 有一檔生技股,做出了一支新藥,在新藥還沒有通過三期審查以前,股價就炒到了470元,而這時,連一條藥膏都還沒賣出去,EPS也還是負的,就炒到了470元。有一個投資人大約買在380元,認為還不貴,因為做了非常多的功課,很多資訊也清晰透明,以生技股30~50倍的本益比,加上這支新藥未來
最近網路上是2330 vs 0050大戰, 兩派說法眾說紛紜, 各有擁護者, 我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台灣房地產進入新時代, 政府推出新青安, 卻旋即在幾個月後推出重砲打炒房政策, 營建股應聲跌停, 今年1月至5月的營建股高潮, 劃下休止符, 要重新再以基本面進行審視。   那麼, 買房到底重不重要? 必不必要? 已經有非常多的論述, 我僅以個人的看法來說。   有一個家
是的,又大跌了, 疑,這不是上一篇的標題嗎? 是的,你沒有看錯, 台指期9/6夜盤再度下跌點756點, 而且是先拉高到21530, 再跌到20560, 盤後高低差為970點, 這就足以讓人上沖下洗了, 之前的發文已有提到, 「沒有人能真正預測漲跌」, 檯面上的老師、投顧、
我沒有看錯吧? 台指期夜盤下跌687點, 費半下跌7.75% nvda下跌9.53%,盤後還在下跌, tsm下跌6.53%,盤後還在下跌, 指數最近怎麼了…
最近越來越多人談論指數正2的問題, 有許多高手的資料都很值得學習, 每日關注並進行比較的我, 還是發現了令人擔憂的現象。   我在8/29發文「擔憂,消失的逆價差」, 今日(10/11)盤中指數上漲近300點, 接近23000, 眼看離前高越來越近, 但是,如圖1, 遠月期貨
故事一: 有一檔生技股,做出了一支新藥,在新藥還沒有通過三期審查以前,股價就炒到了470元,而這時,連一條藥膏都還沒賣出去,EPS也還是負的,就炒到了470元。有一個投資人大約買在380元,認為還不貴,因為做了非常多的功課,很多資訊也清晰透明,以生技股30~50倍的本益比,加上這支新藥未來
最近網路上是2330 vs 0050大戰, 兩派說法眾說紛紜, 各有擁護者, 我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台灣房地產進入新時代, 政府推出新青安, 卻旋即在幾個月後推出重砲打炒房政策, 營建股應聲跌停, 今年1月至5月的營建股高潮, 劃下休止符, 要重新再以基本面進行審視。   那麼, 買房到底重不重要? 必不必要? 已經有非常多的論述, 我僅以個人的看法來說。   有一個家
是的,又大跌了, 疑,這不是上一篇的標題嗎? 是的,你沒有看錯, 台指期9/6夜盤再度下跌點756點, 而且是先拉高到21530, 再跌到20560, 盤後高低差為970點, 這就足以讓人上沖下洗了, 之前的發文已有提到, 「沒有人能真正預測漲跌」, 檯面上的老師、投顧、
我沒有看錯吧? 台指期夜盤下跌687點, 費半下跌7.75% nvda下跌9.53%,盤後還在下跌, tsm下跌6.53%,盤後還在下跌, 指數最近怎麼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