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竹科工作的朋友告訴我,每當需要清空思緒、重新整理專案進度時,他總會來香山濕地放空,吹著海風,看著日落,讓每天和數據打交道的他,有重新校正的喘息空間。
直到我走進香山,來到賞蟹步道,才真正理解那位朋友的意思。
站在岸邊,新竹特有的強風吹來,我不禁打了個哆嗦,腦袋隨之冷靜下來,思緒彷彿變得清晰許多,難怪,腦袋常常需要維持高速運轉的工程師,會特別需要這樣一個地方了。

◦ 香山的歷史
放眼全臺史前遺址,多數分布於山海之間,舉凡教科書上常常提到的長濱文化、十三行文化,都展現了人類與環境的連結。在臺灣西部,山與海距離最近的新竹香山,也發現了史前遺址「上沙崙遺址」,說香山是新竹地區人們最初活動的地點也不為過。
◦ 香山景點
01|老鍋休閒農莊:新竹米粉怎麼來?
清朝末年,郭泉四兄弟遷居新竹,憑著敏銳的觀察力,他們發現新竹特有的強勁季風非常適合風乾米粉,於是,他們開始投入米粉的製作與生產,經過數代傳承,郭家以其獨到的技術,奠定了新竹米粉的地位。老鍋休閒農莊創始人的父親,是郭泉的孫子,除了引進自動化設備,更創立了你我一定都吃過的南興米粉。
1999 年,老鍋休閒農莊正式成立,成為推廣米食文化的重要平台。


在老鍋休閒農莊,除了能報名米粉手作體驗,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工廠內的現場製作過程,滿桌米粉在工作人員靈巧的雙手下迅速被整理成一綑綑整齊潔白的形狀。
不拖泥帶水的熟練流暢看得我目不轉睛,忍不住想帶幾包回家,好好品嚐這份帶著手作溫度的美味。


老鍋休閒農莊
開放時間:0830-1700,週三公休。
位置:新竹市香山區西濱路六段 569 號
02|香山豎琴橋:攝影愛好者最愛的風城地標
橫跨西濱快速公路並連接海岸線自行車道的香山豎琴橋,專供行人與自行車使用,在這裡,不僅能遠眺紅樹林,還是欣賞夕陽的絕佳地點。

下班的尖峰時間,橋面也同樣熱鬧,許多攝影愛好者早早卡位,為的就是捕捉日落與車軌交織的絢麗畫面。

香山豎琴橋
位置:新竹市香山區西濱公路 5 號
03|香山車站:全臺唯一僅存檜木車站
被登錄為市定古蹟的香山車站,在 1928 年完工,是座以阿里山檜木打造而成的日式建築,也是臺灣僅存的檜木車站。

望著斑駁的木造結構,我的目光隨著穿著制服的學生出站,一路移到對面牆上那泛著歲月痕跡的海報,那一刻,忽然有種錯覺,彷彿自己來到了一個不屬於現在的時空。


香山車站
位置:新竹市香山區中華路五段 347 巷 27 號
04|香山財神廟:坐擁金山銀海
位於半山腰的新竹香山財神廟,主祀天官五路財神,是新竹有名的財神廟,因座山面海的地形優勢,被視為坐擁金山銀海的財庫寶地。


這裡不僅以靈驗的財神聞名,更是欣賞日落的絕佳地點,站在廣場遠眺,夕陽餘暉映照在海面上,景色格外迷人,要不是想在香山濕地這海景第一排的搖滾區看落日,我還真捨不得離開。

香山財神廟
開放時間:0800-1800
位置:新竹市香山區大湖路 3 號
05|香山天后宮:臺灣少見的軟身媽祖
從香山財神廟前往香山濕地的途中,我被一座小巧精緻的廟宇給吸引,走近一看,原來是主祀天上聖母的天后宮。
香山天后宮始建於 1825 年,至今已有兩百年歷史,廟中供奉臺灣少見的軟身媽祖,是香山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


走進廟裡,無論是供桌、香爐,還是抬頭可見的匾額,歲月的痕跡抹不去,卻能看出細心保存的用心,讓我深刻感受到信眾對香山媽的虔誠與敬意。

香山天后宮
開放時間:0515-2145
位置:新竹市香山區中華路五段 420 巷 191 號
06|香山濕地賞蟹步道:與自然共生
在抵達香山濕地,看到賞蟹步道的設計時,我心想,這也太聰明了吧!
沿著 250 公尺的賞蟹步道,可以近距離欣賞退潮時的「萬蟹攢動」,卻又不會過於打擾,是個讓人可以放心探索大自然的好設計。

除了能夠就近觀察可愛的彈塗魚與招潮蟹,香山濕地也是欣賞夕陽的絕佳景點。

香山濕地賞蟹步道
開放時間:0900-1800,週一公休。
位置:新竹市香山區中華路五段 320 巷 35 號
◦ 香山美食
01|香山飲食店鴨肉麵:深受居民喜愛
剛在店門口停好車,就聞到陣陣濃郁的鴨肉香,這間位於香山車站對面的香山飲食店,光靠香氣就令我食指大動。
我是在開店不久後抵達,此時店內已經八分滿,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招牌鴨肉麵的鴨肉雖然不多,卻絲毫不減我對它的喜愛。
以蔬菜長時間熬煮的湯頭散發自然的鮮甜,搭配鴨油香氣層層堆疊,既濃郁又清爽的反差讓我回味無窮。

香山飲食店
營業時間:1030-2030,週一與週二公休。
位置:新竹市香山區中華路五段 750 號
◦ 飛越臺灣
*空拍作業均於合法活動空域進行,飛行期間依民航法規與建築物和人群保持規定之距離,並搭配變焦及後製,屬合法飛行。
*引用圖文者,應註明出處。圖文禁止不當或違法使用,違反者需自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