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總理李克強的同班同學、國際仲裁專家陶景洲近日對中國統計數據的可信度提出嚴厲批評。他在公開評論中指出,中國的經濟數據長期以來處於“自我錯誤循環”,這不僅使國內外觀察者對數據的真實性產生質疑,還可能對經濟政策制定帶來負面影響。
陶景洲表示,中國官方的統計數據過於樂觀,往往與實際經濟情況不符。例如,地方官員為追求政績,通常會誇大經濟增長數字,導致數據被層層放大。他回憶起已故李克強在2007年提出的“李克強指數”,以鐵路貨運量、電力消耗和銀行貸款等指標取代官方GDP數據,旨在更真實地反映經濟狀況。然而,即使有這一替代指標,中國的統計透明度依然未有顯著改善。
針對近期青年失業率數據的處理,陶景洲直言,政府在2023年停止公布青年失業率後,改用新方法計算,試圖掩蓋經濟下行的現實。他指出,這種手段加劇了外界對數據可信度的懷疑,進一步損害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陶景洲的批評並非空穴來風。統計數據問題在中國有著長期歷史,從1958年“大躍進”期間的浮誇風,到文化大革命中的統計工作癱瘓,再到現代因政治壓力導致的數據扭曲,這一問題屢屢重現。儘管改革開放後政府多次試圖改進統計工作,例如2003年推行數據核算與發布制度改革,但政治壓力仍是導致數據失真的根本原因。
陶景洲的言論引發了國際經濟機構和學術界的共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多次對中國統計數據的透明度表示擔憂,呼籲中國進一步完善統計體系。IMF指出,中國經濟增長的官方數據可能無法全面反映現實,這對國內外經濟決策構成挑戰。
與此同時,多位經濟學者對陶景洲的批評表示支持,認為這反映了長期以來對中國數據體系的不信任感。一些專家強調,數據不僅是經濟問題,還涉及政治穩定與國際信譽,建議中國政府應加強數據透明度,以增強外界對其經濟政策的信心。
陶景洲的評論迅速引發社會熱議,成為輿論焦點。中國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對官方數據的不信任情緒浮出水面,甚至有網民戲謔“數據背後的成功更多依賴統計局的創造力”。國際媒體如《金融時報》、《經濟學人》和BBC則從數據操控對投資信心和國際形象的影響等角度進行深入報導。
中國政府目前尚未對陶景洲的言論作出公開回應,但過往經驗顯示,政府通常會強調數據的準確性,並嚴控相關批評聲音。然而,面對國內外對統計數據透明度日益增長的關注與質疑,中國政府如何回應與應對,將直接影響其在國際市場中的信譽與地位。
總體而言,陶景洲的批評揭示了中國統計體系中長期存在的深層問題,也突顯了透明化改革的迫切性。在國際經濟環境日益複雜的背景下,解決這一問題或將成為中國政府的重大挑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