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是全台灣人民不會忘記的一天,台灣棒球史上第一座世界冠軍獎盃,那個球衣胸前沒有名字的隊伍,叫台灣。
我只敢稱呼自己一日球迷,但從小跟著阿公、爸爸、弟弟看棒球,棒球也是我唯一瞭解規則的運動,這次看著中華隊的表現,坦白說這些年輕球員我一個都叫不出名字,我認識的選手們現在都在教練團了,有幸能看到棒球的世代傳承,一起打下最佳成績,一日球迷與有榮焉!
唯一讓我著迷準時收看比賽轉播的,是2006年在紐約洋基隊的王建民,那一年的球季他拿下19勝,瞬間成為台灣之光。2000年的王建民20歲,與紐約洋基隊簽下小聯盟合約,在小聯盟待了6年的他,終於在2005年4月30日站上大聯盟舞台(好像現在Kpop練習生制度)。王建民兩年締造出連續19勝的佳績,當時的網路不發達,沒有智慧型手機、沒有社群媒體,每每在他先發的隔天,我們等的都是各大報紙的頭版,甚至因為時差,在王建民勝投後蘋果日報還會緊急加印,及時公告台灣人民建仔勝投的好消息!我們這時代的人應該都收藏過捷運站外面發的報紙頭版吧!
他身上集結著台灣文化的縮影,在資本主義弱肉強食的西方球團中,一個憨厚寡言、勤奮努力的台南囝仔,把台灣帶到了世界面前,我們在王建民的身上投射自己的理想,藉著一顆顆他丟出的球,彷彿我們也與他一起征服世界,那個我們憧憬的遠方,他替我們先抵達了!常常是早晨七點的電視轉播,睡眼惺忪盯著電視、聽著球評的聲音,在上學之前把握時間看個幾局,聽爸爸碎念每個球員狀態,晚上打電話問問阿公有沒有看比賽,阿公沒有一場漏接。也是從那時候種下了有一天我一定要去紐約看王建民打球的念頭!
螢光幕前的光鮮亮麗眾人可輕易得知,媒體可以給他扣上無數光環,但透過《後勁:王建民》這部紀錄片,我才親眼看見王牌背後付出的是怎麼樣的努力。2008年6月15日無疑是王建民生涯最大轉捩點,只要到國聯的主場,投手都必須上場打擊(很荒謬,現在已經取消此規則),他在從二壘跑回本壘時扭傷,之後的球季直接報銷,身體開始大傷小傷不斷,運動員的極限就是這樣,身體受損會影響球速、影響投球姿勢、伸卡球不再下沉,也從此斷絕了洋基王牌。後來的他輾轉換了幾支球隊,但總是受傷、表現受質疑、成為自由球員。開始小聯盟大聯盟上上下下,直到2013年10月結束與藍鳥隊的合約。
這樣的起伏跌宕,面對球迷、球團的質疑、身體的限制,曾經的他頂著世界光環站在高峰,現在的他卻沒有球隊要他,現實的媒體酸言酸語,很多球員在這時候就會放棄了吧!摸摸鼻子轉行、回國,但王建民不服輸,他要讓世界看到,他能重新回到大聯盟,咬著牙,不間斷的復健、練習、參與獨立聯盟搏一個被球團重新看見的機會。我的文字一句話輕描淡寫描述這段時間的訓練,紀錄片完整呈現的是每個身體疼痛的瞬間、孤獨承受低潮不放棄的心理韌性,一次次不間斷的投球訓練,如何克服身體限制讓球速飆回時速149公里,如何爭取到皇家隊最後一席大聯盟投手位置,這背後付出的汗與淚,真的只有他自己以及陪伴他的教練、親友們知道。2016年4月10號,王建民終於重新站上大聯盟投手丘,以三振結束掉對手最後一個出局數,球評說著「Welcome back! Chien-Ming Wang」他真的辦到了!看到這裡的一日球迷如我又大爆哭了,我感動的是他的堅忍不拔,對一件事情的執著努力;同時感動的是這樣的勵志故事,未來將鼓舞無數個經歷低潮的球員,王建民的成功復出將帶給他們希望,就算肩膀爛掉,只要努力復健練習,還是有機會的!
現在的王建民,帶著過去十幾年在美國的實力與學習,回台指導後輩球員,如同這些成功偉大的球員也都有著伯樂教練,每一位球員身上都累積著無數扎實的精華經驗,台灣的棒球就是這樣在每位前輩拉拔下,茁壯成長拿到世界冠軍,未來他們的職涯仍會精采,台灣也一定能再創造更多歷史,逼哭無數球迷。
比較可惜的是紀錄片沒有提到王建民太太對家庭的付出,一年可能有四分之三的時間都在外地比賽、練習,每個偉大球員背後,都有個獨自照料家庭的偉大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