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建民的「後勁」學 卡關時如何再奮起
方格精選

跟王建民的「後勁」學 卡關時如何再奮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王建民:王建民有甚麼了不起,只是一個打球的王建民啊,跟大家有甚麼不一樣。我寧願不要有「台灣之光」這個名號。從一開始我都希望那樣,就是可以過得跟一般人一樣,就是我做好我自己,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專業,這樣就夠了。

「後勁」是陳維揚導演花了4年時間跟拍王建民的紀錄片,2014年開始拍攝時,正是王建民球員生涯中極低潮的時期,一個半小時多的片長,看到幾乎已經被球場經理們極度看壞的王建民,如何透過自己的努力與周遭朋友的幫助,重新再度站上美國大聯盟。然而,這卻不是一部高潮迭起的影片,僅是平實呈現王建民的生活與想法、態度,看的時候不會熱血激昂,卻會一點一點被王建民的真摯努力所感動。

圖片來源:IMDB

圖片來源:IMDB

在職涯的四季裡,運動員的季節長度,相較於一般人來得短很多,大多數的人,不論是否為運動員,往往職涯走過夏天,就直接進入秋冬,好一點的,是豐收安逸的退休生活,運氣壞一點的,或許遇上的,就是冷冽的冬天。

在台灣,即使像我一樣,不是棒球迷,應該也少有人不知道王建民,他是家喻戶曉的「台灣之光」,王建民職涯裡的盛夏陽光,來得比絕大多數的人耀眼,然而也就是因為光芒萬丈,所以,承受的壓力也遠較一般人高許多。

職涯裡,能走過冬天,再回到春夏的例子,並不多見。然而,在本片裡,卻看到王建民以驚人的努力與意志力,在經歷過多年寒冷的職涯冬天之後,再度回到了春天。我覺得中文與英文都很好的傳達了王建民在職涯裡的「後勁」與「Late Life」。

我對棒球沒興趣,也不是王建民的粉絲,本片卻讓我感動到頻頻流淚,很大的原因,我想是因為看此片時的我,職涯正在卡關中,對那種很想再做些什麼,卻時不我予的感覺,非常能夠感同身受,也因此對於王建民的「後勁」格外佩服。

在我三十歲左右時,一位長我十多歲的朋友曾跟我說,多數人的工作會在三十幾歲時達到頂峰,然後就漸漸往下走。我那時在一家知名外商金融集團的工作曲線,正是陡峭上升的階段,有著漂亮的專業經歷與頭銜,並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當時年輕氣盛的我,瞧不起集團裡已疲態盡顯的中年資深同事,也看過幾位年齡較長的同事,狼狽的被迫離開,雖然多少有些同情,但沒有在心裡泛出多大漣漪,短視的我,沒有足夠的遠見想到,這有可能會是將來我也會面臨的現實。後來,因為長期的過度操勞,身體出了狀況,也正好在那幾年,親眼看到幾位同事、長官突然倒下,告別人生舞台,有了他們的借鏡,我毅然辭去高薪的工作;因緣際會下,這一離開就是十年,等到兩個孩子上學,我想再回職場,已是坐四望五的中年,才充分體會到,當年那些資深同事的窘境與心情,因此深深懺悔,年輕時候的我太不懂事,沒有對他們多一些關心。

你找到你的「天命」了嗎?

看著紀錄片裡王建民的練習,我真覺得運動員的工作超無聊的啊!同樣的動作與練習,不斷的每天每天一直做,我是個運動白癡,不懂練習的眉角,只能猜想,在那不斷重複的動作中,或許會有像「庖丁解牛」那樣神奇的道理與體會;然而,不論裡頭是否神奇的內涵,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熱愛這份工作,這樣單調無趣的練習,應該很難持續長久吧。

王建民的父母說,王建民小時候,常常練球累到沒力氣爬樓梯,雖然嘴巴會抱怨,隔天還是照樣去練習。這讓我想到了「牧羊人少年奇幻之旅」書中所提到的「天命」,王建民的「天命」,應該非常明確的就是棒球了吧!撇開工作或財富上是否有成就不談,有多少人,一輩子渾渾噩噩,沒有找到自己的「天命」,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王建民多麼幸運,早早就知道屬於他的「天命」,也有機緣去完成他的「天命」。

謝謝導演與製作團隊,花了那麼長的時間,完成這部紀錄片,總覺得拍紀錄片這種既累又報酬不高的工作,應該也是要極大熱情才能做得來、做得好的工作。本片帶給卡關的我,很大的感動與鼓勵,我相信,也能帶給其他在人生、在職場中卡關的人很大力量。

王建民的經紀人張嘉元說,王建民的成就已經達到一般人難以迄及的高度,無論他未來決定做什麼,都已是很好的一個模範。我想,王建民在光芒閃耀時的低調內斂,低潮時的持續堅持,這樣的沉穩自持、堅毅不拔、忠於自己的內在與專業,不僅對台灣,對全世界的人,都是很正向的啟發與模範。


延伸閱讀:在「一千個晚安」看見 卡關時前進的亮光

avatar-img
亭安 Ann Lin 的心靈食堂
279會員
219內容數
身體需要食物,才有能量,心靈也是;電影、戲劇還有書,就是我的心靈糧食,這裡分享這些心靈糧食,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戴天晴:「我只要想到當年被遺棄,我的心就很像破了一個洞,我會覺得,是不是我不夠好,所以才會被丟掉。所以,我決定,要自己找答案,要好好面對我自己,我要告訴我自己,戴天晴,你很好,不是你的錯,你是值得好好被人家好好愛著的。你不你不用想辦法去迎合大家,不用擔心大家不喜歡你,你可以好好做你自己。」
「家」是什麼樣的地方?是讓你可以放鬆、放心,給你支持的地方?還是另一個情緒糾結的場域?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家」不僅不可愛,也不溫暖,還是最大的修行場,而且往往糾纏一輩子,甚至可能延續到下一代。「花椒之味」演繹了好幾個家的故事,很多橋段,讓人同感到掉淚,也有好些片段,可愛的讓人發噱,非常好看的電影。
戴站長:「人生每每走到某個關卡的時候,都會想回到原點,找回從前那個永不改變的東西,重新整理再出發。」
程諾:「我和天晴本來就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今天我們交往,她也不需要為了我,放棄她的夢想吧。而且我幹嘛要找一個事業上可以幫我的人,我應該要找的是一個,懂我的知己,可以激勵我的朋友,關心我的另一半。天晴,她就是那一個可以陪我走完這一輩子的人生伴侶。」 --第17集
戴天晴:「我只要想到當年被遺棄,我的心就很像破了一個洞,我會覺得,是不是我不夠好,所以才會被丟掉。所以,我決定,要自己找答案,要好好面對我自己,我要告訴我自己,戴天晴,你很好,不是你的錯,你是值得好好被人家好好愛著的。你不你不用想辦法去迎合大家,不用擔心大家不喜歡你,你可以好好做你自己。」
「家」是什麼樣的地方?是讓你可以放鬆、放心,給你支持的地方?還是另一個情緒糾結的場域?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家」不僅不可愛,也不溫暖,還是最大的修行場,而且往往糾纏一輩子,甚至可能延續到下一代。「花椒之味」演繹了好幾個家的故事,很多橋段,讓人同感到掉淚,也有好些片段,可愛的讓人發噱,非常好看的電影。
戴站長:「人生每每走到某個關卡的時候,都會想回到原點,找回從前那個永不改變的東西,重新整理再出發。」
程諾:「我和天晴本來就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今天我們交往,她也不需要為了我,放棄她的夢想吧。而且我幹嘛要找一個事業上可以幫我的人,我應該要找的是一個,懂我的知己,可以激勵我的朋友,關心我的另一半。天晴,她就是那一個可以陪我走完這一輩子的人生伴侶。」 --第17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