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s年代的荷蘭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荷蘭發明了股票和國債市場,當時荷蘭國家向海外借錢,只需要5%的利息,然而荷蘭透過這些借來的錢,透過海外貿易創造了15%的獲利,加減之下有多達10%的成長,例如當時荷蘭人戰領台灣就是為了商業貿易而設立的據點。
1700-1800s年代的英國是當時的第一強國,英國健全的議會制度制衡了國王的專權獨大,也確保了穩定的稅收來源,在良好的信用之下,外國人樂於投資英國的國債,當時的英國國債利息僅約3%,將這些借來資金用於工業革命和海外殖民的發展,可以創造多達15%的收益,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殖民印度而獲得大量的利益。
1900s年代後的美國能以一己之力與世界聯合pk,因為美國和美元的主宰力,世界的資金往美國靠攏,以至於借貸成本相對低廉,美國國債長期利率約3%,而美國人利用這些外國人的錢,投資工業和高科技產業,創造了年化約6%的利潤。
對照同時期的明朝,華人政治對於債的概念普遍嫌惡,大家想想看我們的社會氛圍不也是如此?皇帝沒錢就直接收刮,沒什麼國家借債的問題,這樣的思維方式一直存在非資本主義國家,明朝不但沒有債務,而且國庫十分充盈,且明朝當時的經濟成長率約10%。
經過了400年到了2024年的現在,大部分透過:發行國債刺激消費,轉成經濟成長的體制幾乎都成為已開發國家,相對的,那些提倡簡約,死守著貨幣積攢的政體幾乎原地踏步。我們初步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當『錢』是用來滋養未來的茁壯,且能創造高於借錢成本的利潤,理應放手去借。
我們個人該如何善用這個概念?同學的就學貸款利息非常低廉(1%不到),畢業後幾乎都有了工作,而每年平均調薪至少3%;買房的利息也十分低廉(2%左右),房產會形成經濟租(房價每年約8%的成長),這些都算是好的借貸。而借錢投資股票呢?
房屋貸款是最廉價的資金來源,然而剛出社會的人很難有房屋可以抵押借錢,因此並不建議直接借款,我想表達的是:00631L(台灣50正2)是一種另類借錢投資的工具,怎麼說呢?假設在2020年某同學有10萬元投資006208或0050,目前含配息已經累計成23萬元(+132%),換算每年平均18.3%;而另一種選擇是,將10萬元投入00631L,原先的10萬本錢已經累計成目前的43萬(+330%),每年平均34%。
這個例子我們可以換個方式這樣解讀:這位同學除了將手邊的10萬正常買入006208外,另外借了10萬買入第2筆,而借來的10萬每年有2.6%(18.3×2-34=2.6)的利息成本,誠如上一段所言:當『錢』是用來滋養未來的茁壯,且能創造高於借錢成本的利潤,理應放手去借。這個範例的利潤是18.3%,而借錢成本是2.6%。長期執行下去,不是就類似荷蘭、英國、美國等成功的成長模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