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義【戲曲學】課堂筆記——單元5.戲曲躋入學術發為顯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 戲曲是各種文學藝術和表演藝術的綜合體。

戲曲在歷代不受重視的原因:

1.儒家觀念:把戲曲視為百工之一。

2.北魏時期設立樂戶,專門收編社會低下階層和亡國奴成為歌舞樂工,依靠表演維生。


  • 到了鍾嗣成的《錄鬼簿》才真正記錄了戲曲作家的名字,當中又分成名公和才人兩類。
  • 名公是做官的作家,多寫散曲。才人是無法做官的作家,多寫戲曲。
  • 明代開始有些王族中心參與編寫戲曲,主要用作逃避政治、韜光養晦的藉口。
  • 明代中後期開始有更多文人和知識分子參與創作戲曲,但他們使用化名創作,不敢用真實身份,創作心態顯然與主流詩詞有別。


  • 真正地把戲曲當作戲曲來研究,而不是另一種文獻,用乾嘉的治學方法來考據、校勘,也不過是文革後才開始。(按:此句約在課堂46:00-46:35,結合上下文我聽了很多遍,並不了解所謂的「另一種文獻」指的是什麼。因為現代學者研究古代戲曲,不經考據校勘,基本上不能稱為嚴謹的研究了。還是院士的意思是:「把戲曲當作戲曲來研究,就不必考據和校勘」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心居
41會員
1.0K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天心居的其他內容
2025/03/06
曾永義:「五種戲曲資料不是孤獨的,而是可以互補有無。」
Thumbnail
2025/03/06
曾永義:「五種戲曲資料不是孤獨的,而是可以互補有無。」
Thumbnail
2024/10/24
曾永義:「古代中國戲曲學不發達,主要是因為文人將心力用在詩詞研究上,於戲曲則多用研究詩詞的方式來研究,沒有把戲曲學獨立建構出來。」
Thumbnail
2024/10/24
曾永義:「古代中國戲曲學不發達,主要是因為文人將心力用在詩詞研究上,於戲曲則多用研究詩詞的方式來研究,沒有把戲曲學獨立建構出來。」
Thumbnail
2024/09/12
曾永義:「戲曲小戲最遠可追溯至殷商的方相氏驅儺,而成立於戰國時期楚國的《九歌》。」
Thumbnail
2024/09/12
曾永義:「戲曲小戲最遠可追溯至殷商的方相氏驅儺,而成立於戰國時期楚國的《九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曾永義:「五種戲曲資料不是孤獨的,而是可以互補有無。」
Thumbnail
曾永義:「五種戲曲資料不是孤獨的,而是可以互補有無。」
Thumbnail
曾永義:「真正地把戲曲當作戲曲來研究,而不是另一種文獻,用乾嘉的治學方法來考據、校勘,也不過是文革後才開始。」
Thumbnail
曾永義:「真正地把戲曲當作戲曲來研究,而不是另一種文獻,用乾嘉的治學方法來考據、校勘,也不過是文革後才開始。」
Thumbnail
曾永義:「古代中國戲曲學不發達,主要是因為文人將心力用在詩詞研究上,於戲曲則多用研究詩詞的方式來研究,沒有把戲曲學獨立建構出來。」
Thumbnail
曾永義:「古代中國戲曲學不發達,主要是因為文人將心力用在詩詞研究上,於戲曲則多用研究詩詞的方式來研究,沒有把戲曲學獨立建構出來。」
Thumbnail
先秦至六朝「興」義演變的結論 1. 先秦時期是「讀者感發志氣」之義。 2. 東漢時期是「作者本意」與「語言符碼」的「託喻」之義。 3. 六朝時期是「作者感物起情」與「作品興象的表現效果」之義。
Thumbnail
先秦至六朝「興」義演變的結論 1. 先秦時期是「讀者感發志氣」之義。 2. 東漢時期是「作者本意」與「語言符碼」的「託喻」之義。 3. 六朝時期是「作者感物起情」與「作品興象的表現效果」之義。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不只介紹傳統戲劇,也提到不少新劇重要的人事物。日治時期的台灣戲劇,不論新、舊,都各自受到外來文化很深的影響…… 作者雖然偏重傳統戲劇,但對於新劇,不僅沒有嚴厲批判,還盡其所能說明一番。對台灣戲劇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一看~~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不只介紹傳統戲劇,也提到不少新劇重要的人事物。日治時期的台灣戲劇,不論新、舊,都各自受到外來文化很深的影響…… 作者雖然偏重傳統戲劇,但對於新劇,不僅沒有嚴厲批判,還盡其所能說明一番。對台灣戲劇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一看~~
Thumbnail
戲曲大師徐朔方研究雜劇與戲曲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通人之所以為通人,就在於嘎嘎獨造的見解是不限於狹窄的專業行當的。這裡信手拈來一段。
Thumbnail
戲曲大師徐朔方研究雜劇與戲曲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通人之所以為通人,就在於嘎嘎獨造的見解是不限於狹窄的專業行當的。這裡信手拈來一段。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思考是人的本能,其一是辨識─即從無序的象現中模式識別,找到規則(規律)。其二是概括─即從多個具體例子或概念,抽取共同屬性,再表述為一般概念,聲明,或共同特徵,從而創建心靈中的概念模型,以作為演繹推理的基礎。其三是洞識,能過穿透表象,洞徹事件的真相,以找到難題之解答。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思考是人的本能,其一是辨識─即從無序的象現中模式識別,找到規則(規律)。其二是概括─即從多個具體例子或概念,抽取共同屬性,再表述為一般概念,聲明,或共同特徵,從而創建心靈中的概念模型,以作為演繹推理的基礎。其三是洞識,能過穿透表象,洞徹事件的真相,以找到難題之解答。
Thumbnail
當代史學在學院制度逐漸強大且具有壟斷合法性的情況下,成為了當代絕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人審視歷史的唯一途徑,即使學院之外也就有一些受人景仰及信任的文史工作者或歷史作家,但他們也不過是在學院史學價值觀上稍微游離至人類更多元的接收歷史方式一點,絕非能夠在同一個社會中打造能與學院史學相對立的歷史典範或價值觀。
Thumbnail
當代史學在學院制度逐漸強大且具有壟斷合法性的情況下,成為了當代絕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人審視歷史的唯一途徑,即使學院之外也就有一些受人景仰及信任的文史工作者或歷史作家,但他們也不過是在學院史學價值觀上稍微游離至人類更多元的接收歷史方式一點,絕非能夠在同一個社會中打造能與學院史學相對立的歷史典範或價值觀。
Thumbnail
對比今天剩下鎗斧威嚇、倚仗鏡頭監控才撐得住的「文化自大」,相去甚遠,夏蟲那可語冰?
Thumbnail
對比今天剩下鎗斧威嚇、倚仗鏡頭監控才撐得住的「文化自大」,相去甚遠,夏蟲那可語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