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怨恨的基督徒要忍耐多久?(馬可福音13:5-23)

更新於 2024/12/07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待降節第二主日:預備、信心


本主日是待降節第二主日,象徵「預備」與「信心」。這提醒我們,應藉著上帝所賜的信心,預備自己迎接耶穌的降生。然而,我們需要明白,信心的對象並非自己,而是上帝。

許多時候,我們的「信心」是建立在自己的自信、能力、邏輯、人脈或關係上,不是建立對上帝倚靠的信心。然而,真正的信心是倚靠上帝所賜,而非出於自我。

正如《馬可福音》9章24節中那位父親所說的:「我信,但是我的信心不夠,求你幫助我!」(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這句話表明,真正的信心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依靠上帝的幫助。

如果我們的信心不是倚靠上帝,而是建立在自己或某個人、事、物之上,這可能引發災難。

以戰爭為例,其根源往往是基於自我意識形態、國家軍事力量及自以為是的正義。無論近期的俄烏戰爭,還是以色列與其他地區的衝突,都是人類倚靠自身而導致的悲劇。

因此,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要重新思考:我們倚靠的信心是否放在錯誤的對象上?

 

猶太與羅馬第一次戰爭(66-74年)


上週提到三種方法解釋馬可福音的啟示文學:聚焦於歷史、未來和現在。今天,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切入,幫助大家理解這段經文。

《馬可福音》13章2節,耶穌說:「這地方的每一塊石頭都要被拆下來,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上面。」(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段話可以聯想到公元66-72年猶太與羅馬的第一次戰爭,這場戰爭導致耶路撒冷城被毀。然而,造成戰爭的起因是什麼呢?

當時的羅馬皇帝是尼祿,歷史學家認為他是最瘋狂、殘酷的暴君之一。

公元64年,羅馬城發生大火,連燒五天,幾乎摧毀了整座城市。據傳放火的是尼祿皇帝,因為他想依照自己的意思重建羅馬城。

但他將罪名嫁禍給基督徒,因此開始了基督徒的迫害。許多基督徒被套上獸皮,讓惡犬撕咬而死,或被釘十字架,然後在日落時放火焚燒當作夜間照明。

正如《馬可福音》13章9節所說:

「你們自己要當心,因為人家要逮捕你們,交給法庭;你們要在會堂上受鞭打。為了我的緣故,你們將站在統治者和君王面前,為福音作證。」(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段記載與尼祿迫害基督徒的歷史很類似,雖然經文不一定指向這個歷史事件,但能幫助我們更深刻體會經文的意義。

接著,公元66猶太族群不滿羅馬政府的稅收,因此聖殿大祭司亞拿尼亞的兒子「以利亞撒」拒絕凱撒在聖殿的獻祭,也號召神職人員拒絕外邦人的獻祭。

這件事是猶太與羅馬戰爭的導火線。以利亞撒隨後成為猶太軍的指揮官,與奮銳黨及短劍黨聯合,展開對抗羅馬的行動。

正如《馬可福音》13章8節記載:

「一個民族要跟另一個民族爭戰;一個國家要攻打另一個國家;到處會有地震和饑荒。這些事的發生正像產婦陣痛的開始一樣。」(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然而,這場戰爭帶來的陣痛只是開始。

猶太人在戰爭中封鎖耶路撒冷城,據歷史記載,城內至少有60萬人。由於封城加上饑荒,內部秩序崩潰,一些強盜甚至自立大祭司,取代正統的祭司。

這一舉動呼應了《馬可福音》13章14節:

「你們要看見那『毀滅性的可憎之物』站在它不應該站的地方。」(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裡的「毀滅性的可憎之物」引用了但以理書的事件,外邦人在聖殿獻上豬隻,象徵對聖殿的玷污,自立大祭司的行為同樣具有類似的象徵意義。

除了玷污聖殿以外,城內因為飢荒,導致家人間自相殘殺,還有母親將兒子煮來吃的情況。

正如《馬可福音》13章12節提到:

「那時候,人要出賣親兄弟,置他們於死地,父親對兒女也是這樣;兒女也要跟父母作對,置他們於死地。」以及17節記載:「那些日子裡,懷孕的女人和哺育嬰兒的母親就苦了!」(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此外,城內還有假基督與假先知興起。

例如,防守耶路撒冷的城門無故被打開,假先知認為是上帝祝福之兆,象徵打贏羅馬軍城牆的異象。但防衛城門打開,有可能是一些猶太人要逃離耶路撒冷城,或者內部有羅馬的內奸。

正如《馬可福音》13章6節記載的:

「有許多人要假冒我的名來,說:『我就是基督』,因而愚弄了好些人。」和21-22節記載的:「如果有人對你們說:『瞧,基督在這裡!基督在那裡!』不要相信他。因為假基督和假先知將出現;他們要行神蹟奇事,盡其所能來欺騙上帝所揀選的子民。」(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些經文都在提醒我們防備假基督及假先知。

這些經文記載的,不僅反映戰爭所帶來的痛苦,也具有普遍性的啟示。因為戰爭無論在過去、現在或未來,都帶來饑荒、內亂與欺騙。

然而,經文的核心不一定指向過去某一個歷史事件,也不一定指向現今或未來的事件,而是讓我們體認戰爭所帶來的痛苦。

最後,公元72年,耶路撒冷城無故出現大火,羅馬軍隊趁勢追擊,攻陷整個耶路撒冷城。

猶太指揮官以利亞撒自殺前曾深刻反省:

猶太人雖為自由而戰,但卻忽略了自己的罪孽與上帝的旨意。他認為正是因為驕傲與內部的罪惡,上帝才向他們發怒,剝奪了他們的盼望。(《新約背景文獻選集》,黃錫木主編,香港:漢語聖經協會,2013,p178-180)

以利亞撒的反省提醒我們:若自信取代了對上帝的信心,我們可能無意間忘記自己的罪孽與上帝的旨意。

 

經文中的思考:憎恨要到幾時呢?忍耐還要多久呢?


《馬可福音》13章13節記載:

「為了我的緣故,大家要憎恨你們。但是堅忍到底的人必然得救。」(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句話是基督徒需要不斷思考的一句話:

  • 如果信耶穌會被人憎恨,我們還要信嗎?
  • 如果信耶穌會遇到苦難,我們能否堅持下去?
  • 「堅忍到底必然得救」是指身體的得救,還是心靈的得救?


歷史告訴我們,愈迫害基督徒,基督徒愈堅強;愈經歷苦難,信仰愈堅定;為耶穌殉道的人,反而讓信主的人不減反增。

正如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150~230年)的名言:

「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台灣教會公報:【畫中有道】《聖司提反殉道》殉道者的血為教會種子,網址:https://tcnn.org.tw/archives/44552

然而,受苦、殉道對現代人來說,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甚至認為是迷信、愚蠢的事。因為對當代社會而言,宗教是「功能性」的存在。

例如,宗教信仰應該要帶來祝福,而不是帶來苦難;會帶來苦難的宗教,這不是好的宗教。這種功能性的信仰在台灣較為明顯。「有拜有保佑」是許多人的宗教態度,若神明無法帶來祝福、賺錢,便成為被拋棄的「落難神明」。

經文提醒我們要防備真假基督,也是同樣的道理。

以功能性來看基督,我們誤以為帶來祝福的才是真基督,而帶來苦難的則是假基督。當耶路撒冷城牆莫名被打開,假先知認為是祝福之兆,結果耶路撒冷卻被羅馬軍隊攻破。

如果以功能性來看宗教,或許我們無法想像信耶穌是苦難的開始,我們也無法想像信耶穌要改變自己錯誤的價值觀。

我的意思不是說信耶穌就沒有祝福,而是盼望我們的信仰不僅停留在表面的層次。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Douglas Abrams)在《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中提到:

「苦難可能會提升我們,也可能會打擊我們,差別要看我們能不能在苦難中發現意義。沒有意義、毫無目的的受苦,人很容易一蹶不振。」(《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戴斯蒙‧屠圖(Desmond Mpilo Tutu)、道格拉斯.亞伯拉姆(Douglas Abrams),韓絜光譯,出版社:天下雜誌,2022,博客來電子書)

基督徒的生命意義來自耶穌基督。如果缺乏基督信仰,我們的苦難就難以找到意義,人也更容易被擊倒。例如,面對死亡時,有信仰的人與沒有信仰的人,其心境往往截然不同。

正如台灣神學家宋泉盛牧師所說:

「我們要確確實實了解,倘若我們缺少對神的慈愛的信心,無論什麼樣的苦難都毫無意義的。」(《生死大事》,宋泉盛,林明貞譯,台南:教會公報,2007,p114)

如果我們缺少對上帝慈愛的信心,就容易將信仰視為一種功能性的工具,只追求祝福和利益,而不願意為基督受苦或真正委身於基督的生命中。

甚至,我們開始用理性、邏輯思維來盤算信仰的意義。

例如十七世紀「帕斯卡的賭注」

  1. 我相信上帝,而上帝存在,我上天堂享樂。
  2. 我相信上帝,而上帝不存在,沒有任何改變。
  3. 我不相信上帝,而上帝存在,我下地獄受苦。
  4. 我不相信上帝,而上帝也不存在,沒有任何改變。
  5. 評估以上四點,相信上帝比不相上帝更好。


另一個例子稱為「邪惡苦難論證」

  1. 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
  2. 上帝是全知的,所以祂知道所有的邪惡苦難的存在。
  3. 上帝是全能的,所以只要祂願意,祂就能夠避免和消除那些邪惡苦難。
  4. 上帝是全善的,所以祂會選擇避免或消除邪惡苦難。
  5. 但是世界上還是有很多邪惡苦難。
  6. 所以上帝要嘛不是全知,要嘛不是全善,要嘛不是全能的。
  7. 因此,全知、全善且全能的上帝不存在。(《哲學哲學雞蛋糕》,朱家安,台北:紅桌文化,2016,p178)


如果用邏輯論證思考上帝,最終的結論是「上帝不存在」。但不是上帝不存在,而是我們用錯方法在思考上帝。

正如芬蘭主教愛若.霍維寧(Eero Huovinen)說:

「神學和其他學科的差別,它需要人完全的投入、徹底的領會和對內心的觀察反省。」(《牧師?》,愛若.霍維寧(Eero Huovinen),黃占竹譯,香港:道聲,2004,p58)

這句話讓人不禁聯想到猶太指揮官以利亞撒的最後反省。

他自以為在為上帝的聖殿而戰,堅信上帝的盼望不會離棄自己,直到苦難降臨,他才徹底領悟並反思。他的錯誤在於忽略了同胞的罪行,並誤解了上帝的旨意。

如果我們僅用功能性和邏輯來認識上帝,我們往往無法察覺自己的盲點,甚至可能用自信取代了對上帝的信靠。

日內瓦神學家亨利.莫杜(Henry Mottu)說:

「苦難之中,我必須放棄我對一切事物的主宰,如此才能真正從自我中得著釋放。不是臣服,而是釋放。」(《冒險的上帝:20世紀12位偉大神學家與宗教哲學家之巡禮》,亨利.莫杜(Henry Mottu),朱雅芬譯,台南:南神出版,2020,p180)

苦難讓人重新省察自己,看見自己的盲點,並更準確地理解上帝的旨意。

因此,馬可福音13章中的三個「當心」(現代中文譯本,台語漢字為「謹慎」,分別見於13:5、13:9、13:23)提醒我們,要時刻謹慎,特別是在苦難中不要忘記上帝的存在。

義大利北方神學家安瑟莫(Anselm)如此定義基督宗教美德:

「耐心承受苦難,把另一邊臉也轉過去,為仇敵祈禱,愛那些恨我們的人。」(《宗教統治(上+下:基督宗教如何塑造世界,一部橫跨兩千五百年的人類史)》,湯姆.霍蘭(Tom Holland),蔡怡佳(、陳正熙、陳愷忻譯,台北:啟示,2022,p41)

這與《馬可福音》13章13節相互應:「為了我的緣故,大家要憎恨你們。但是堅忍到底的人必然得救。」(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若我們能活出基督宗教的美德,耐心承受苦難,為仇敵祈禱,並愛那些恨我們的人,有可能我們的堅忍到底,不僅讓基督徒得救,也能為在戰爭與苦難中的世人帶來得救的盼望。

在待降節第二主日,我們應當預備自己,倚靠從上帝而來的信心,為正在經歷苦難的世界禱告。祈求基督再臨的今天,是放下自我堅持的一天,也是停止戰爭與爭吵的一天。祈求基督再臨的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基督的美德,讓世界不再有憎恨與苦難。

avatar-img
7會員
41內容數
每週講道篇,提供參考、複習用。 如有問題或引用錯誤,請不吝指教,協助我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馬的講章 的其他內容
哲學家賽內卡:「因財富和名聲而取得崇高地位的人,沒有一個是真正偉大的。那麼,為什麼他看起來很偉大呢?因為你把他的地位一起納入考量。矮人即使站到山上依然不高;巨人即使站在井底,身高也不會改變。是我們自己測量錯誤,這也是我們蒙受欺騙的原因。我們不重視本質,反而看重裝飾。」
法國神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在其著作《沈思錄》中提到:「只有兩種人可以稱得上是理性的:一種是因認識神而全心事奉神的人;另一種是因不認識神而全心尋求神的人。」(《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陳樂知譯,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3,p160)
古代教父巴西略(Basilius Magnus):「你櫥窗裡的麵包,屬於飢餓的人;你衣櫥裡的斗篷,屬於無衣可穿的人;你放著不穿的鞋子,屬於赤足的人;你金庫裡的錢財,屬於貧困的人。」(《宗教統治:基督宗教如何塑造世界,一部橫跨兩千五百年的人類史》,湯姆.霍蘭(Tom Holland),p219)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上帝國離你不遠,你卻愈行愈遠。
只有在承認錯誤之後,我們的眼光才能得到真正的修正。 真正的改變,並非來自於視野的擴大,而是源自於願意承認錯誤的謙卑態度。如果我們固執己見,即便已經錯誤,也難以改變。
日內瓦神學院教授亨利.莫杜(Henry Mottu):「當上帝失去了祂在我們內心的深度,難道我們不會失喪了我們的人性嗎?」 (《冒險的上帝:20世紀12位偉大神學家與宗教哲學家之巡禮》,亨利.莫杜(Henry Mottu),朱雅芬譯,台南:南神出版,2020,p168)
哲學家賽內卡:「因財富和名聲而取得崇高地位的人,沒有一個是真正偉大的。那麼,為什麼他看起來很偉大呢?因為你把他的地位一起納入考量。矮人即使站到山上依然不高;巨人即使站在井底,身高也不會改變。是我們自己測量錯誤,這也是我們蒙受欺騙的原因。我們不重視本質,反而看重裝飾。」
法國神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在其著作《沈思錄》中提到:「只有兩種人可以稱得上是理性的:一種是因認識神而全心事奉神的人;另一種是因不認識神而全心尋求神的人。」(《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陳樂知譯,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3,p160)
古代教父巴西略(Basilius Magnus):「你櫥窗裡的麵包,屬於飢餓的人;你衣櫥裡的斗篷,屬於無衣可穿的人;你放著不穿的鞋子,屬於赤足的人;你金庫裡的錢財,屬於貧困的人。」(《宗教統治:基督宗教如何塑造世界,一部橫跨兩千五百年的人類史》,湯姆.霍蘭(Tom Holland),p219)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上帝國離你不遠,你卻愈行愈遠。
只有在承認錯誤之後,我們的眼光才能得到真正的修正。 真正的改變,並非來自於視野的擴大,而是源自於願意承認錯誤的謙卑態度。如果我們固執己見,即便已經錯誤,也難以改變。
日內瓦神學院教授亨利.莫杜(Henry Mottu):「當上帝失去了祂在我們內心的深度,難道我們不會失喪了我們的人性嗎?」 (《冒險的上帝:20世紀12位偉大神學家與宗教哲學家之巡禮》,亨利.莫杜(Henry Mottu),朱雅芬譯,台南:南神出版,2020,p168)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讚美之泉29-我敬拜祢,耶穌 在祢腳前我敬拜 我放下我自己 等候祢的心意 快要放棄那瞬間 我看見祢雙眼 堅定永不改變 現在起 每個決定 我學會了安靜 等候祢的帶領 祢的話語是生命 我緊緊抓住祢 每天與祢靠近 在祢光中 我得見光 在黑暗中 我不再徬徨 耶穌基督
有人信仰才有力量的神。
讚美之泉29-只願有耶穌 我渴慕祢 我的耶穌 深願時刻在祢同在裡 何等喜樂 在祢腳前 傾倒我所有的愛慕 我敬拜祢 我的耶穌 生命中所有的冠冕 都獻給祢 不要世界 只要耶穌 全心 全人獻上 只願有耶穌 我敬拜祢 我的耶穌 十架上為我捨命 愛我的耶穌 不要世界 只要耶穌
Thumbnail
今天在教會參加主日,牧師用「以便以謝」(Ebenezer)作為題目,提醒我們:撒母耳在想什麼?上帝最在乎什麼?上帝為什麼不計較人類的叛逆?我們應該怎樣回應上帝。整場信息,使我非常之受用。
Thumbnail
Ad te, Dómine, levávi ánimam meam.  上主,我向祢把我的心舉起 
Thumbnail
「踏上真實之路:謙卑、愛與擔當的信徒使命」呈現基督信仰中的正確認識,拒絕誤導,強調謙卑、誠實、不貪、愛心、義行、真理,處事不推諉、不逃避。探討基督歷史大事,提及神的真道,以正確言行影響他人。在21世紀的希望中,尋找無窮潛力,呼籲正確思想指引正常生活。
Thumbnail
主顯節後第三主日的專用經文    
亲爱的天父,感谢您给我们新的一天。在这清晨,我们来到您的面前,感激您的爱和恩典。 主啊,我们特别感谢您的应许,如罗马书8:28所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 愿您的旨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得以成就,让我们的信心因此而坚定。 求您引导我们在今天的每个时刻中,让您的爱和应许指引我们的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讚美之泉29-我敬拜祢,耶穌 在祢腳前我敬拜 我放下我自己 等候祢的心意 快要放棄那瞬間 我看見祢雙眼 堅定永不改變 現在起 每個決定 我學會了安靜 等候祢的帶領 祢的話語是生命 我緊緊抓住祢 每天與祢靠近 在祢光中 我得見光 在黑暗中 我不再徬徨 耶穌基督
有人信仰才有力量的神。
讚美之泉29-只願有耶穌 我渴慕祢 我的耶穌 深願時刻在祢同在裡 何等喜樂 在祢腳前 傾倒我所有的愛慕 我敬拜祢 我的耶穌 生命中所有的冠冕 都獻給祢 不要世界 只要耶穌 全心 全人獻上 只願有耶穌 我敬拜祢 我的耶穌 十架上為我捨命 愛我的耶穌 不要世界 只要耶穌
Thumbnail
今天在教會參加主日,牧師用「以便以謝」(Ebenezer)作為題目,提醒我們:撒母耳在想什麼?上帝最在乎什麼?上帝為什麼不計較人類的叛逆?我們應該怎樣回應上帝。整場信息,使我非常之受用。
Thumbnail
Ad te, Dómine, levávi ánimam meam.  上主,我向祢把我的心舉起 
Thumbnail
「踏上真實之路:謙卑、愛與擔當的信徒使命」呈現基督信仰中的正確認識,拒絕誤導,強調謙卑、誠實、不貪、愛心、義行、真理,處事不推諉、不逃避。探討基督歷史大事,提及神的真道,以正確言行影響他人。在21世紀的希望中,尋找無窮潛力,呼籲正確思想指引正常生活。
Thumbnail
主顯節後第三主日的專用經文    
亲爱的天父,感谢您给我们新的一天。在这清晨,我们来到您的面前,感激您的爱和恩典。 主啊,我们特别感谢您的应许,如罗马书8:28所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 愿您的旨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得以成就,让我们的信心因此而坚定。 求您引导我们在今天的每个时刻中,让您的爱和应许指引我们的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