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哥-avatar-img

小馬哥

7 位追蹤者

小馬哥

7 位追蹤者
人稱「後山的後山」,我小馬哥在台東新港長老教會牧會。平時講話直白不囉嗦,細心溫柔愛聆聽,歡迎你來關注我!
avatar-img
小馬哥的部落格
13會員
84內容數
人稱「後山的後山」,我小馬哥在台東新港長老教會牧會。平時講話直白不囉嗦,細心溫柔愛聆聽,歡迎你來關注我!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美國牧師奧伯格(John Ortberg):「肉體的罪,至少能讓當事人發現生活已經一團糟。但是對於靈性的罪,你我可能絲毫無法察覺。」 (《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屈貝琴譯,台北:校園,2005,p134)
Thumbnail
巴西神學家魯本.阿維斯(Rubem Alves):「那些聲稱掌握真理的人,他們的生命中沒有寬容。」 (《冒險的上帝:20世紀12位偉大神學家與宗教哲學家之巡禮》,亨利.莫杜(Henry Mottu),朱雅芬譯,台南:南神出版,2020,p159)
Thumbnail
台灣神學家宋泉盛牧師問:「神本身需要人替他保護才成為神嗎?神需要我們為他辯護嗎?事實上,我們遭遇邪惡所帶來的苦難時,需要做許多辯解的是人自己,而不是神。」 (《生死大事》,宋泉盛,林明貞譯,台南:教會公報,2007,p100)
Thumbnail
屠圖主教:「人依照這樣的上帝形象創生,一旦成為基督徒,就是共同體的一分子,因此就算遺世隱居也並不孤單。」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戴斯蒙‧屠圖、道格拉斯.亞伯拉姆,韓絜光譯,出版社:天下雜誌,2022,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加拿大神學家葛莉絲.詹森(Grace Jantzen): 「救贖不是關於我們的未來命運,而是關於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在我們生命中的漸進轉化效果······如果有所謂救贖的話,救贖肯定是宗教體驗:不是作為單一的高峰體驗······而是作為:面對上帝那完整的愛,整個生命、所有體驗的逐漸開放。」
Thumbnail
神學家貝萬斯與施羅德說: 「基督徒使命的最大挑戰將是幫助人們理解福音是根植於上帝的和平中,根植於耶穌對於非暴力的呼召······只有當教會以真誠對話的精神給這個世界提供了先知性信息的時候,教會才能夠面對這樣的挑戰。」 (《演變中的永恆:當代宣教神學》,貝萬斯、施羅德,p363)
Thumbnail
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不順服上帝』指的是:不管我們是否相信上帝,我們將上帝置於一旁,在我們的內心、思想及生活上保留自身為所欲為的權利。或者在內心深處及外在的生活中,認為沒有上帝。」 (《當代基督教講道學》,蔡慈倫,台北:校園,2011,p46)
Thumbnail
日本思想家岡倉天心(Okakura Tenshin):「那些無法從自身偉大之處感受渺小的人,很容易忽略他人微小之處的偉大。」 (《世界是這樣思考的:寫給所有人的全球哲學巡禮》,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林宏濤譯,出版社:商周出版,2019,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我們給神最珍貴的禮物,同時也是神無法強求得到的,就是愛。」 (《禱告》,楊腓力(Philip Yancey),徐成德、黃梓恩、應仁祥譯,台北:校園,2008,p482)
Thumbnail
畢德生牧師曾分享,每次主日崇拜結束後,隔壁鄰居都會親切的向他打招呼,並說:「牧師,忙完拉。一星期只工作一天,一定很棒。」 (《牧者的翱翔》,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吳震環譯,台北:校圈書房出版社,2015,p316)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