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213 輕小說算什麼,童書當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次去高雄開會的時候,跟某家出版社的老闆聊起出版生態。

  我們聊起了出版現在狀況,還有出版業的困境等等,也聽說了目前有幾個出版社聯合起來,和文化部共同著手以五億的資本,去推廣圖書館每借出去一本書,該本書的出版社的作者和出版社也可以得到分潤的事情。

  不然圖書館進了一本書,然後之後的出借就完全與創作者無關,這樣其實相當不公平 ,應該要想辦法改善創作者的處境,才能夠讓創作者有機會以創作養活自己,進而創造出更棒的作品。

  我覺得這樣的想法真的很棒,而且計畫也已經開始著手執行,我很期待之後的成果,無論成效如何,我覺得都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表示終於有人開始注意到創作者的困境了,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政策與配套措施,讓創作環境更好。

  而且他也提到,以前他的出版社也有出版輕小說,不過後來輕小說的業務逐年下滑的關係,他們就早早收起來了,還真的恰好躲掉了國內輕小說市場萎縮的窘況。他們的輕小說部門當時也出了幾部滿厲害的作品,但在風頭到臨前仍決定先收起來,他們的眼界可見一斑。

  現在,他的這家出版社主打「童書」。

raw-image


  童書顧名思義,就是主打小朋友們在看的書籍。

  千萬不要小看童書,他們的出版社結合目前的新媒體,例如Youtube和Pocast,並和網紅合作等,一本書就有幾百萬的收益,這對於其他類型的小說,在大多數時候可是望塵莫及的金額,特別是現在本土的書難賣的狀況之下。

  童書的客群主要是幼稚園到小學三年級左右的孩童,因為這些孩子年紀再大一點,他們就會自己找書來看,而不是看爸媽買回來的書。

  所以,童書雖然是小朋友在看,但都是父母買的,我們要想的是「怎樣的作品」可以感動這些父母,或者讓這些父母想「這本書我非買不可」。至於問題的答案,可以親自到童書專區走一遭,應該就能略知一二,但兒童文學的寫法,和一般的小說又不太一樣,這就需要各位去學習一下了。

  至於這些父母大概喜歡買怎樣的書,要嘛是小朋友的教養問題,或者是一些道德觀念的建立,用一些可愛的小動物或者是親切的人物設定,來闡述這樣的觀念,好讓小朋友可以很快地吸收,也可以與家長一起看,增進親子感情。

  習慣寫一般小說的人,要跳槽到執筆寫童書,在字彙和邏輯的應用上會變得輕鬆許多,可是在其他方面如創意、啟發點等等的部分,就會變得更為重要。所以我認為要寫童書,或合作繪本,應該還是需要一定的研究才行。

  然後若成功與他們合作,出版社可能會安排讀書給小朋友聽的活動,若是喜歡小朋友的作家們,應該會很喜歡吧?

  那些閃亮亮地望著你的眼神,可跟那些被逼著聽演講,眼神死的大學生完全不一樣,是不是很值得期待呀(X

  然後我試探性地問,他們童書有沒有缺人,他說「很缺」。

  可是我去他們的官方網站,卻找不到投稿童書的管道,所以這到底是客套話,還是他們把投稿資訊藏得太好,我就不知道了。

  雖然我不知道寫童書的待遇如何,但只要有錢賺,出版社應該會給得比較慷慨,所以各位啊,不一定非要到大眾文學擠破頭才行,也可以考慮到比較少人知道的地方鑽研看看,說不定意外可以找到新的一片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鬱兔的金幣窩
138會員
290內容數
商業實體出版近40冊的小說家鬱兔,以幽默的筆法,記錄自己在業界的所見所聞與心得,希望能給予同行或心人一些想法與方向。
鬱兔的金幣窩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老實說,在我接案子之前,還真的沒有思考過「成本」這件事情,所以每次當有人問想要和我合作的話價位怎麼算的時候,我通常都要思考一下我要怎麼做,或者是上網搜尋一下大概的價位。   以前總是很天真地覺得多少就多少,直到後來我才發現其實接案有很多「隱形成本」藏在裡面——例如底下準備的時間、車程花費和
Thumbnail
2025/04/10
  老實說,在我接案子之前,還真的沒有思考過「成本」這件事情,所以每次當有人問想要和我合作的話價位怎麼算的時候,我通常都要思考一下我要怎麼做,或者是上網搜尋一下大概的價位。   以前總是很天真地覺得多少就多少,直到後來我才發現其實接案有很多「隱形成本」藏在裡面——例如底下準備的時間、車程花費和
Thumbnail
2025/03/19
  現在這時代,我認為只會一項技能是不太夠的,應該是要複數技能串連起來,達成那個獨特的你——也就是斜槓或合作,要把技能集結起來,做出更完美的作品,並且透過行銷,將作品送達到正確的客群面前。   現在大家應該都可以隨意就找到一些非常優質的作品,例如畫工細緻又劇情精湛的漫畫作品,或者是影音頻台上搭配圖
Thumbnail
2025/03/19
  現在這時代,我認為只會一項技能是不太夠的,應該是要複數技能串連起來,達成那個獨特的你——也就是斜槓或合作,要把技能集結起來,做出更完美的作品,並且透過行銷,將作品送達到正確的客群面前。   現在大家應該都可以隨意就找到一些非常優質的作品,例如畫工細緻又劇情精湛的漫畫作品,或者是影音頻台上搭配圖
Thumbnail
2025/03/12
  剛結束了第二次的擺攤,我決定暫且先不擺了。   最核心的理由不外乎就是收益,其他還有對於曝光度好像也沒有想像中的有用,我不曉得是不是我的經營方向,或者是擺攤的眉眉角角出了問題,但這些可能還需要我繼續深度地探討,或請教他人想法才能明白。   這次我擺攤,書及印製再加上通勤與住宿費用、擺攤租費,
Thumbnail
2025/03/12
  剛結束了第二次的擺攤,我決定暫且先不擺了。   最核心的理由不外乎就是收益,其他還有對於曝光度好像也沒有想像中的有用,我不曉得是不是我的經營方向,或者是擺攤的眉眉角角出了問題,但這些可能還需要我繼續深度地探討,或請教他人想法才能明白。   這次我擺攤,書及印製再加上通勤與住宿費用、擺攤租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上次去高雄開會的時候,跟某家出版社的老闆聊起出版生態。   我們聊起了出版現在狀況,還有出版業的困境等等,也聽說了目前有幾個出版社聯合起來,和文化部共同著手以五億的資本,去推廣圖書館每借出去一本書,該本書的出版社的作者和出版社也可以得到分潤的事情。   不然圖書館進了一本書,然後之後的出借就
Thumbnail
  上次去高雄開會的時候,跟某家出版社的老闆聊起出版生態。   我們聊起了出版現在狀況,還有出版業的困境等等,也聽說了目前有幾個出版社聯合起來,和文化部共同著手以五億的資本,去推廣圖書館每借出去一本書,該本書的出版社的作者和出版社也可以得到分潤的事情。   不然圖書館進了一本書,然後之後的出借就
Thumbnail
我以前的觀念是,越大間的出版社越好,越有資源,所以更容易出名,但闖蕩這些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其實並不一定如此。 首先是稿費,因為我之前都沒有在網路上經營什麼,所以就算有出過書,基本上也只能算是新人價,且容易為了簽約而不太敢提訴求。 別以為大間的出版社一定會給比較多,某家大出版社開的價就讓我很傻眼,除此
Thumbnail
我以前的觀念是,越大間的出版社越好,越有資源,所以更容易出名,但闖蕩這些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其實並不一定如此。 首先是稿費,因為我之前都沒有在網路上經營什麼,所以就算有出過書,基本上也只能算是新人價,且容易為了簽約而不太敢提訴求。 別以為大間的出版社一定會給比較多,某家大出版社開的價就讓我很傻眼,除此
Thumbnail
以前剛入行的時候,我根本沒想過要自己印書來賣這件事,甚至覺得出版跟擺攤,應該是截然不同的領域。 但是入行幾年之後,漸漸地發現了一件事情──稿費真是他X的低。一開始可以說服自己,至少還比基本時薪高,可是隨著基本時薪的增長,到後來有時會被超越的時候,更是察覺不對勁。 當然並非所有出版社的稿費都這麼低廉,
Thumbnail
以前剛入行的時候,我根本沒想過要自己印書來賣這件事,甚至覺得出版跟擺攤,應該是截然不同的領域。 但是入行幾年之後,漸漸地發現了一件事情──稿費真是他X的低。一開始可以說服自己,至少還比基本時薪高,可是隨著基本時薪的增長,到後來有時會被超越的時候,更是察覺不對勁。 當然並非所有出版社的稿費都這麼低廉,
Thumbnail
要認真探究為什麽獨獨對出版深感興趣,我也說不出個完整的答案了。
Thumbnail
要認真探究為什麽獨獨對出版深感興趣,我也說不出個完整的答案了。
Thumbnail
觀察最近的書店裡,熱賣的中文小說是大陸的多,漫畫與插畫是日本的多。台灣的出版社,只有教育性的書籍賣得比較好,像幼教書,兒童繪本,電腦繪圖教學書等等。 製作人王偉忠,在前幾期的今周刊說,台灣文青熱已經退燒,台灣的輕小說及文學書,看來會越來越少人買。
Thumbnail
觀察最近的書店裡,熱賣的中文小說是大陸的多,漫畫與插畫是日本的多。台灣的出版社,只有教育性的書籍賣得比較好,像幼教書,兒童繪本,電腦繪圖教學書等等。 製作人王偉忠,在前幾期的今周刊說,台灣文青熱已經退燒,台灣的輕小說及文學書,看來會越來越少人買。
Thumbnail
近幾年圖書出版業逐漸萎縮,新書出版量已經降到二十年來最低,去年更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有數百家出版社歇業、倒閉,然而今年三月文化部與財政部協議圖書出版業可以免徵5%的營業稅,卻發生的上下游彼此剝削的狀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近幾年圖書出版業逐漸萎縮,新書出版量已經降到二十年來最低,去年更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有數百家出版社歇業、倒閉,然而今年三月文化部與財政部協議圖書出版業可以免徵5%的營業稅,卻發生的上下游彼此剝削的狀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一、實體出版社的興衰。          已邁入2021年的現在,手機、網路發達,現代人已經很少拿著書本,認真翻閱書本,民眾大多利用上下班等捷運的時間,又或者接送孩子上下課的空擋,拿起手機簡單閱讀可能五、六千字的短篇,再者,大家在網路上就可以看到優質的文章了,何必花大把鈔票去買實體書,閱讀習慣改變,
Thumbnail
一、實體出版社的興衰。          已邁入2021年的現在,手機、網路發達,現代人已經很少拿著書本,認真翻閱書本,民眾大多利用上下班等捷運的時間,又或者接送孩子上下課的空擋,拿起手機簡單閱讀可能五、六千字的短篇,再者,大家在網路上就可以看到優質的文章了,何必花大把鈔票去買實體書,閱讀習慣改變,
Thumbnail
去台北國際書展,到底是寫作者與讀者的見面,還是產業內專業匯集流通,還是為了折扣書?台北國際書展,如何可以讓愛書人與產業專業人士,可以有更多的收穫?
Thumbnail
去台北國際書展,到底是寫作者與讀者的見面,還是產業內專業匯集流通,還是為了折扣書?台北國際書展,如何可以讓愛書人與產業專業人士,可以有更多的收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