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154 大間的出版社一定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以前的觀念是,越大間的出版社越好,越有資源,所以更容易出名,但闖蕩這些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其實並不一定如此。

首先是稿費,因為我之前都沒有在網路上經營什麼,所以就算有出過書,基本上也只能算是新人價,且容易為了簽約而不太敢提訴求。

別以為大間的出版社一定會給比較多,某家大出版社開的價就讓我很傻眼,除此之外,我還遇過期限賣斷的專屬約,其他中小型的出版社反而沒遇到這樣的問題。

當時看到居然是「賣斷」約的時候,真的有點錯愕,但對方是表示這樣比較方便後續處理。想想也是,畢竟大出版社要處理的東西很多,若每次都要結算稿費大概會很麻煩,更何況絕大多數的作者都賣不了一刷,這方法確實能他們減少不少時間與人力。

raw-image

而且,出版社會分配較多資源給大手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他們必須要維持運作,才有給小作者們提供出書的資本,不然若他們虧損連連,連吃飯都有問題,又怎麼可能讓新人出書呢?

雖然很殘酷,但必須告訴大家--所有的夢想,都要建基於現實之上才能成立。

這就是現實世界,若不想總是被當陪襯,那你就得想辦法爬上來。

而且大出版社擁有更多的作者,分工更加細膩,這樣的狀態之下要與作者們聯繫的話,編輯會比較偏向於使用信件的來往,而不是通訊軟體或電話,電話基本上只在緊急狀況下才會使用。

不然想像一下,若你其下有二十位作家,他們若一起聯繫你的話,那會是多混亂的場面,光是想像就快崩潰啦XD

拉回來,雖然中小型的出版社資源相較少些,可是因為編輯們負責的作者相對較少,所以他們可能會比較符合各位想像中的編輯--跟你聊天、談心,或者是一起討論作品、給予建議等等。

雖然他們還是很忙啦,通常小型出版社的編輯們都是多功能的,很辛苦QQ

不管你在怎樣規模的出版社,都有其利弊,除此之外也跟個人機緣有點關係,所以各位創作者們,除了用心於創作之外,也要燒香拜佛,也許上天會給你一個帥哥/美女編輯也說不定。

可是,我是還沒遇到過啦,我也想要有一個像賽巴斯欽那樣的編(ㄓˊ)輯(ㄕˋ)啊啊啊啊啊!然而只存在於幻想之中。

不過我個人只看過商業出版界的合約,所以文學那邊的就不討論了,不過,基本上文學那邊的出版社都挺照顧作者們的,但還是要注意一下合約上的要點才行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鬱兔的金幣窩
136會員
288內容數
商業實體出版近40冊的小說家鬱兔,以幽默的筆法,記錄自己在業界的所見所聞與心得,希望能給予同行或心人一些想法與方向。
鬱兔的金幣窩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老實說,在我接案子之前,還真的沒有思考過「成本」這件事情,所以每次當有人問想要和我合作的話價位怎麼算的時候,我通常都要思考一下我要怎麼做,或者是上網搜尋一下大概的價位。   以前總是很天真地覺得多少就多少,直到後來我才發現其實接案有很多「隱形成本」藏在裡面——例如底下準備的時間、車程花費和
Thumbnail
2025/04/10
  老實說,在我接案子之前,還真的沒有思考過「成本」這件事情,所以每次當有人問想要和我合作的話價位怎麼算的時候,我通常都要思考一下我要怎麼做,或者是上網搜尋一下大概的價位。   以前總是很天真地覺得多少就多少,直到後來我才發現其實接案有很多「隱形成本」藏在裡面——例如底下準備的時間、車程花費和
Thumbnail
2025/03/19
  現在這時代,我認為只會一項技能是不太夠的,應該是要複數技能串連起來,達成那個獨特的你——也就是斜槓或合作,要把技能集結起來,做出更完美的作品,並且透過行銷,將作品送達到正確的客群面前。   現在大家應該都可以隨意就找到一些非常優質的作品,例如畫工細緻又劇情精湛的漫畫作品,或者是影音頻台上搭配圖
Thumbnail
2025/03/19
  現在這時代,我認為只會一項技能是不太夠的,應該是要複數技能串連起來,達成那個獨特的你——也就是斜槓或合作,要把技能集結起來,做出更完美的作品,並且透過行銷,將作品送達到正確的客群面前。   現在大家應該都可以隨意就找到一些非常優質的作品,例如畫工細緻又劇情精湛的漫畫作品,或者是影音頻台上搭配圖
Thumbnail
2025/03/12
  剛結束了第二次的擺攤,我決定暫且先不擺了。   最核心的理由不外乎就是收益,其他還有對於曝光度好像也沒有想像中的有用,我不曉得是不是我的經營方向,或者是擺攤的眉眉角角出了問題,但這些可能還需要我繼續深度地探討,或請教他人想法才能明白。   這次我擺攤,書及印製再加上通勤與住宿費用、擺攤租費,
Thumbnail
2025/03/12
  剛結束了第二次的擺攤,我決定暫且先不擺了。   最核心的理由不外乎就是收益,其他還有對於曝光度好像也沒有想像中的有用,我不曉得是不是我的經營方向,或者是擺攤的眉眉角角出了問題,但這些可能還需要我繼續深度地探討,或請教他人想法才能明白。   這次我擺攤,書及印製再加上通勤與住宿費用、擺攤租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以前的觀念是,越大間的出版社越好,越有資源,所以更容易出名,但闖蕩這些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其實並不一定如此。 首先是稿費,因為我之前都沒有在網路上經營什麼,所以就算有出過書,基本上也只能算是新人價,且容易為了簽約而不太敢提訴求。 別以為大間的出版社一定會給比較多,某家大出版社開的價就讓我很傻眼,除此
Thumbnail
我以前的觀念是,越大間的出版社越好,越有資源,所以更容易出名,但闖蕩這些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其實並不一定如此。 首先是稿費,因為我之前都沒有在網路上經營什麼,所以就算有出過書,基本上也只能算是新人價,且容易為了簽約而不太敢提訴求。 別以為大間的出版社一定會給比較多,某家大出版社開的價就讓我很傻眼,除此
Thumbnail
以前剛入行的時候,我根本沒想過要自己印書來賣這件事,甚至覺得出版跟擺攤,應該是截然不同的領域。 但是入行幾年之後,漸漸地發現了一件事情──稿費真是他X的低。一開始可以說服自己,至少還比基本時薪高,可是隨著基本時薪的增長,到後來有時會被超越的時候,更是察覺不對勁。 當然並非所有出版社的稿費都這麼低廉,
Thumbnail
以前剛入行的時候,我根本沒想過要自己印書來賣這件事,甚至覺得出版跟擺攤,應該是截然不同的領域。 但是入行幾年之後,漸漸地發現了一件事情──稿費真是他X的低。一開始可以說服自己,至少還比基本時薪高,可是隨著基本時薪的增長,到後來有時會被超越的時候,更是察覺不對勁。 當然並非所有出版社的稿費都這麼低廉,
Thumbnail
上集偏重於入行前的問題,如果你還沒入行,那可能看上集就夠了。下集要進入入行後的小宇宙,算是比較適合剛入行的新手。 資深譯者與新手譯者的比例是多少?
Thumbnail
上集偏重於入行前的問題,如果你還沒入行,那可能看上集就夠了。下集要進入入行後的小宇宙,算是比較適合剛入行的新手。 資深譯者與新手譯者的比例是多少?
Thumbnail
對寫作者來說,出書或許是一枚勳章,或稱為寫作的里程碑,但也同時存在著進入商業市場廝殺的種種殘酷,這是基本認知,可惜一開始出書的作者可能有太多期待,認為賣書有什麼難的,但真的很難。
Thumbnail
對寫作者來說,出書或許是一枚勳章,或稱為寫作的里程碑,但也同時存在著進入商業市場廝殺的種種殘酷,這是基本認知,可惜一開始出書的作者可能有太多期待,認為賣書有什麼難的,但真的很難。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都花了錢,就不要太去在乎篇幅過短,或是內容雜七雜八的問題了。自己就是這本書的老闆,說了就算!什麼出版業界標準的,寫得爽就好!        但至少要做到的是,想好自己想要傳達的什麼?例如寫一本輕鬆詼諧的書,內容就要是天馬行空,甚至是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都花了錢,就不要太去在乎篇幅過短,或是內容雜七雜八的問題了。自己就是這本書的老闆,說了就算!什麼出版業界標準的,寫得爽就好!        但至少要做到的是,想好自己想要傳達的什麼?例如寫一本輕鬆詼諧的書,內容就要是天馬行空,甚至是
Thumbnail
        大部分想要自費出版的作者,都是抱持著要證明自己曾經存在的想法,至於能否賺錢,則會是其次。自己的作品當然自覺很棒,只是出版社不喜歡而已。以紙本書而言,一次印製一千本包含其他製作設計費用,大概約在20萬上下。因為需要印製一定的量才能壓低價格,也因為有足
Thumbnail
        大部分想要自費出版的作者,都是抱持著要證明自己曾經存在的想法,至於能否賺錢,則會是其次。自己的作品當然自覺很棒,只是出版社不喜歡而已。以紙本書而言,一次印製一千本包含其他製作設計費用,大概約在20萬上下。因為需要印製一定的量才能壓低價格,也因為有足
Thumbnail
一、實體出版社的興衰。          已邁入2021年的現在,手機、網路發達,現代人已經很少拿著書本,認真翻閱書本,民眾大多利用上下班等捷運的時間,又或者接送孩子上下課的空擋,拿起手機簡單閱讀可能五、六千字的短篇,再者,大家在網路上就可以看到優質的文章了,何必花大把鈔票去買實體書,閱讀習慣改變,
Thumbnail
一、實體出版社的興衰。          已邁入2021年的現在,手機、網路發達,現代人已經很少拿著書本,認真翻閱書本,民眾大多利用上下班等捷運的時間,又或者接送孩子上下課的空擋,拿起手機簡單閱讀可能五、六千字的短篇,再者,大家在網路上就可以看到優質的文章了,何必花大把鈔票去買實體書,閱讀習慣改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