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學生對其他同學有暴力行為 是否還能主張自身受教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中華民國法規下,有關學生的受教權及其界限,尤其是在涉及暴力行為時,可以參考以下相關法律與規範進行分析:


1. 受教權的法律基礎

受教權為憲法保障的基本權利:

  • 中華民國憲法第21條明定:「人民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與義務。」學生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學校有責任提供適當的教育環境。

2. 學生行為規範與教育措施

根據 《國民教育法》 及相關細則:

  • 學校對於學生的品行教育和維護校園秩序負有管理責任。若學生有暴力行為,校方可依規定採取必要措施,包括懲戒、輔導或安置。

《國民教育法》第12條:

  • 學校應依學生個別差異,提供適性教育及輔導。
  • 學生的違規行為需接受適當的教育處理。

《學生輔導法》第21條:

  • 若學生行為影響他人安全或秩序,學校可介入輔導,並視情況採取必要措施,如暫時調整學習環境或轉介專業機構。

3. 受教權與他人權利的平衡

學生對其他同學有暴力行為,可能已干預其他同學的受教權及人身安全,學校需平衡以下兩方面的權利:

  • 暴力學生的受教權:仍需保障,除非情節重大,可能涉及司法處理。
  • 受害學生的受教權:學校有責任保護其他學生不受侵害,提供安全的學習環境。

4. 相關案例與處理原則

依教育部法規與實務處理:

  • 若學生具暴力行為,校方可採取下列措施: 輔導:提供心理諮商或行為輔導。 校內懲處:如警告、留校察看。 必要時啟動替代性教育安置:根據**《特殊教育法》第28條**,可轉介至特殊學校或接受在家教育。

是否仍能主張受教權:

  • 原則上仍有受教權:教育為憲法保障的權利,即使學生行為不當,仍應給予教育機會,除非情節嚴重到影響校園秩序或涉及刑法,需依法處理。
  • 具體限制:若暴力行為屢次發生且危及安全,可能採取調整學習環境等措施,非完全剝奪其受教權。

5. 相關司法解釋與案例參考

大法官解釋

  • 釋字684號:指出學校採取懲處措施時,應符合法律授權且不得過度干預學生的基本權利。
  • 釋字382號:保障學生受教權的同時,也強調學校維護教育秩序與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實務案例

  • 校園暴力案件中,學生雖然有暴力行為,但未達危及整體校園安全者,通常仍保留其受教權,並採輔導與處分並行的方式處理。

總結

若學生對其他同學有暴力行為,雖然可能影響其在校表現與行為評價,但其受教權原則上仍應受到保障。校方需根據事件嚴重性,採取適當的輔導與懲戒措施。同時,需確保受害學生的安全與學習權利不受干擾,必要時可考慮調整暴力學生的學習環境,但非完全剝奪其受教權。


參考網址: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5&utm_source=chatgpt.com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01&utm_source=chatgpt.com


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034&utm_source=chatgpt.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私大王牌教授 (私人大學ACE) feat. mr gary
19會員
566內容數
福音101文章拯救靈魂101,Mr. gary寫101篇福音的文章分享。 每一篇福音文章拯救101個靈魂。101篇文章就可以拯救10,201個靈魂, 而這10,201個靈魂,再把這101篇的福音文章分享出去, 那麼就可以再拯救1萬人。 結論: 1萬的1萬倍就是好幾億人,就可以因為這個福音文章都有機會得救。
2025/05/21
【遴選公告】企業專區AI人才培育輔導計畫,最高可獲10萬元,6/6下午5時截止收件 發布日期 2025.05.19  壹、目標  協助中小企業培育AI人才,營造學習氛圍,透過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以下簡稱中小網大)數位學習平台,協助企業優化教育訓練品質,培養專業潛力人才。  企業根據未來發展目標與
2025/05/21
【遴選公告】企業專區AI人才培育輔導計畫,最高可獲10萬元,6/6下午5時截止收件 發布日期 2025.05.19  壹、目標  協助中小企業培育AI人才,營造學習氛圍,透過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以下簡稱中小網大)數位學習平台,協助企業優化教育訓練品質,培養專業潛力人才。  企業根據未來發展目標與
2025/04/30
從基督徒醫生的角度整合分析躁鬱症:醫學與信仰的交織 1. 引言 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 BD),現稱為雙相情緒障礙症,是一種重要且常被誤解的精神健康狀況,其特徵是情緒、能量、活動水平和專注力的顯著且劇烈的波動 1。此症舊稱「躁狂抑鬱症」(manic-depressive il
2025/04/30
從基督徒醫生的角度整合分析躁鬱症:醫學與信仰的交織 1. 引言 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 BD),現稱為雙相情緒障礙症,是一種重要且常被誤解的精神健康狀況,其特徵是情緒、能量、活動水平和專注力的顯著且劇烈的波動 1。此症舊稱「躁狂抑鬱症」(manic-depressive il
2025/04/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HO6hSXAQig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重點摘要 中英對照 #### 1. 研究背景 **背景**: 隨著診斷率創下新高,專家開始質疑對於A.D.H.D.的傳統觀念及治療方法。 **Bac
2025/04/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HO6hSXAQig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重點摘要 中英對照 #### 1. 研究背景 **背景**: 隨著診斷率創下新高,專家開始質疑對於A.D.H.D.的傳統觀念及治療方法。 **Bac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