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與它的產地》

Cyan-avatar-img
發佈於Bookshelf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郭怡汝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就讀於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博物館學研究所,長期關注博物館消息,創立「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粉絲專頁,提倡知識共享,隨興分享國內外博物館及文化相關新聞、社論與展覽等消息趣事。現任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館長。
《博物館與它的產地》(2022)

《博物館與它的產地》(2022)

《博物館與它的產地》雖然被出版社歸類在「專為青少年設計的知識輕閱讀」的叢書系列,但是它也非常適合想認識博物館的大人來閱讀。在這部作品中,作者郭怡汝引領著讀者們,一起環遊了座落在世界各地最負盛名的博物館,簡潔扼要地介紹了它們的成立歷史,以及每位觀賞者最想朝聖的,專屬於每一座博物館獨一無二的鎮館之寶。

書中除了蘊含了豐富的博物館知識之外,同時也可以作為旅遊參觀的導引手冊。作者生動的文筆,鮮明地描繪出每一座博物館的特色,讓人按捺不住想要親臨現場的衝動,感受每一個壯麗的歷史時刻。在讀完這本書後,下次出國旅遊時,不妨空出一天的行程,去逛逛這些讓全世界的人都趨之若鶩的博物館吧!

不管你是要探索一座城市,見證榮耀時代或失落的古文明,還是尋找一件讓人心動的藏品,在博物館裡一切都可以成為可能!

博物館的起源

博物館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臘神話。博物館的希臘文是「Mouseion」,其中字根「Mousa」是指神話中的繆思女神,而繆思女神是天神宙斯(Zeus)與記憶女神謨涅摩敘涅(Mnemosyne)所生的九位女兒。

繆思姐妹小時候對日常生活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宙斯為了培養她們的才能,把她們轉交給溫文儒雅、熱愛藝術的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管教。在耳濡目染之下,繆思姐妹分別投入到自己喜愛的領域:史詩、音樂、情詩、修辭、歷史、喜劇、悲劇、舞蹈和天文,只要有需要表演和慶祝的場合,都可以看到她們的身影。

古希臘祀奉繆思的神廟裡,為了討女神們歡心,人民總是供奉著各式各樣精美的寶物、華麗工藝品、文學書籍和藝術品。除此之外,神廟也會時常舉辦各種音樂戲劇和歌舞表演作為儀式祭典。雖然古時候在繆思神廟裡擺放的寶物,主要是為了祭祀繆思女神,然而堆滿聖物的神殿,儼然像是一座大寶庫。繆思神廟因此成為了最早的博物館雛形,繆思女神也就代表了博物館的精神。不少西方博物館的外觀,設計得像一座希臘神廟,就是為了致敬這段典故。

而歷史上真正的博物館始祖,是由埃及君主托勒密一世(Ptolemy Sorter)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博物館」(The Mouseion of Alexandria),主要是為了滿足人類心中想要收集和炫耀的慾望。

古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Alexandria the Great),他的軍隊橫掃歐亞非三洲,搜刮了各地的寶藏作為戰利品。不幸的是,他在 32 歲突然病死,帝國分裂成數個王國。其好友托勒密一世為了證明自己才是正統王位的繼承人,他將過去亞歷山大大地搜刮的寶物集中起來,蓋了一棟超大建築來收藏,也就是「亞歷山大博物館」,來炫耀財富和國力的興盛。

亞歷山大博物館因此成為了第一座世界上最大、寶物和藏書也最豐富的博物館。

博物館就像是一個記錄人類歷史的超大寶箱,保存了人類所有創造和在自然中發現的證據。

隱士廬博物館

隱士廬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位於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它曾經是沙皇們冬天居住的皇宮,所以也有「冬宮」的稱號。這間博物館的所在位置,可能是台灣人比較少機會去到的地方,因此筆者特別挑了它來做分享。雖說如此,隱士廬博物館本身就是一間非常特別的博物館,它是全世界飼養最多貓咪的博物館,最多的時候甚至高達了 70 隻。為什麼會有博物館飼養這麼多貓咪呢?這就要追溯到冬宮建造的時候。

最初冬宮是由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在 18 世紀初所建造,當時的他在波羅的海出海口興建了一座全新的城市「聖彼得堡」作為新的首都,建造冬宮是為了在當地有一個適合冬天的居所。然而,第一座冬宮全是木造建築,加上蓋在沼澤地上,環境非常潮濕,導致老鼠大軍橫行肆虐。為了解決鼠患的問題,彼得大帝從荷蘭引進了第一隻貓,專門用來捕捉冬宮的老鼠;彼得大帝的女兒更為激進,命令大臣將會抓老鼠的貓咪通通都送進皇宮。載滿貓咪的馬車來到冬宮之後,鼠患問題終於解決,這些貓咪就待在冬宮裡代代繁衍。

到了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II)時期,雖然她不喜歡貓,但為了防止老鼠破壞她收藏的藝術品,她正式賦予冬宮貓咪「藝廊守衛」的頭銜,以正職公務員的身份守護宮內的藝術作品。在貓咪守衛之中,如果有貓咪具有領導才能,同時又能防止外來野貓混進守衛隊,還能享有最高等級的待遇。

這些貓咪就這樣守護了隱士廬博物館數百年,俄羅斯政府已正式承認牠們是博物館神聖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冬宮貓咪可以說是隱士廬博物館的活招牌,每年博物館還會特別幫牠們舉辦粉絲見面會的活動;除此之外,冬宮裡一隻名為阿基里斯的白貓,還曾擔任過 2018 年世界杯足球賽的勝利預言官!

隱士廬博物館作為歷代沙皇寢宮,除了館內珍藏的藝術品之外,宮殿外觀和內裝也是參觀重點,但也別忘了慰勞一下貓咪守衛保衛冬宮的辛勞。

烏菲茲美術館

司湯達症候群(Stendhal Syndrome)是指人在欣賞藝術品的時候,因為藝術品太美或太震撼,一時心理情緒大受衝擊,導致身體出現像是哭泣、暈眩、心跳加速,甚至昏倒、休克等激烈反應。根據研究顯示,這種症狀特別好發在參觀義大利佛羅倫斯的人身上。

烏菲茲美術館就座落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每年吸引著約兩百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當地醫院的醫護人員曾受訪表示,他們已經習慣處理遊客在觀賞烏菲茲美術館的藝術品後,因為頭暈、迷失方向而緊急送醫的情況。例如,在 2018 年一位遊客在觀賞鎮館之寶《維納斯的誕生》時,由於過度激動導致心臟病發,好險送醫後幸運獲救。

館內最受歡迎的,就是這幅差點要了人命的鎮館之寶《維納斯的誕生》,是文藝復興時期大師波提切利所畫的作品。內容描繪的是古代神話中,掌管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從海中誕生,充滿仙氣的場景,象徵著歷史上開始有了「美」的概念。這幅畫長約 2. 7 公尺,高約 1.7 公尺,是一幅大尺寸的畫作,不難想像站在它面前時感覺會有多震撼了。

館內還有其他知名的藝術品,像是達文西的畫作《天使報喜》,描繪了天使拜見年輕的聖母瑪利亞,告訴她懷上耶穌的消息;或是拉斐爾的畫作《金翅雀聖母》,描繪了年輕的聖母瑪利亞,看顧著兩位撫摸金翅雀的小孩,一位是受洗者約翰,另一位是耶穌。

除此之外,美術館內部,完整保有了過去梅第奇家族留下的輝煌裝潢。梅第奇家族因為創辦銀行而致富,並且用這些財富大力支持著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家創作,因而獲得了「藝術家伯樂」的稱號。能在百年後的今天欣賞到這些不朽的藝術作品,真的必須感謝這些在幕後不遺餘力地擁護著藝術的推手。

在親身走訪烏菲茲美術館之前,要先做好心理準備,避免一時被大師名作美暈喔!

在遵循資本主義的社會裡,不管在什麼時代,藝術家似乎都不是一個受到主流青睞的志業。這本書介紹了許多博物館的歷史來由,從這些歷史軌跡可以發現,藝術品大多不是自然而然就受到大家的重視和珍惜,而是必須依靠著少數有權、有勢、有財力的人,以各種資源進行贊助支持,才得以跨越時代保存下來。雖然這些權貴人士收藏藝術品的初衷,大多都是為了想要滿足自己炫耀的欲望,並不是懷抱著什麼世界大同的遠大理想;但就結果來說,這些私欲確實成為了藝術作品的奠基,讓藝術作品提升至更高的層次,也才有了機會向全世界傳遞「美」的理想。

看著這些百年、千年前的藝術匠作,不禁也讓筆者反思,千年後的人,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發現我們這個時代的遺物,解讀我們的生活?在一個極致追求數位化的時代,能供未來挖掘考古的,是不是只有不再能被啟動的電子產品?面對漆黑空洞的螢幕,考古學家最終只能徒勞地,發現一世望眼欲穿的空白。

延伸閱讀

  • 《博物館的守望者》(All the Beauty in the World,2024)by Patrick Bringley
    • 作者曾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從事警衛工作十年,這部作品記錄了他在這段期間,在博物館相遇的人和藝術所交織出來動人、風趣、充滿美的頓悟又療癒的故事。
    • 這部作品看到非常多人推薦,之後也想找時間來看看。
  • 《戀物》(2024)by 鄭穎
    • 作者對歷史與文物有極大的熱情,在這部作品中,她巡禮了故宮的多件文物,娓娓道出它們背後動人的故事,偕同著讀者一起感受文物在歷史和文學層次上的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an Salon
25會員
81內容數
記錄看過的書,以及從中體會到的感悟,並期盼透過這些記錄,能讓你偶然於此邂逅觸動共鳴的書。
Cyan Salon的其他內容
2025/03/30
重新思考閱讀和分享的本質
Thumbnail
2025/03/30
重新思考閱讀和分享的本質
Thumbnail
2025/03/23
《伊凡.伊里奇之死》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描寫死亡的顛峰之作」。相較於托爾斯泰其他知名作品如《戰爭與和平》,或是《安娜.卡列尼娜》,這部作品僅僅用了四萬字極短的篇幅,將死亡來臨的焦慮,以及生命無法重來的悔悟,歷歷在目地傾淌出來。
Thumbnail
2025/03/23
《伊凡.伊里奇之死》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描寫死亡的顛峰之作」。相較於托爾斯泰其他知名作品如《戰爭與和平》,或是《安娜.卡列尼娜》,這部作品僅僅用了四萬字極短的篇幅,將死亡來臨的焦慮,以及生命無法重來的悔悟,歷歷在目地傾淌出來。
Thumbnail
2025/03/16
故事中所有的角色,都圍繞著 Runway 雜誌總編輯米蘭達的世界打轉。米蘭達的苛刻,不只壓迫著公司裡的員工,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公司之外、處於員工生活圈的其他人。這部作品銘心地刻畫出職場上身不由己的無可奈何,安德莉亞因工作而紊亂的生活,牽動了眾多讀者和觀影者的共鳴,關於那些難以啟齒的職場辛酸。
Thumbnail
2025/03/16
故事中所有的角色,都圍繞著 Runway 雜誌總編輯米蘭達的世界打轉。米蘭達的苛刻,不只壓迫著公司裡的員工,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公司之外、處於員工生活圈的其他人。這部作品銘心地刻畫出職場上身不由己的無可奈何,安德莉亞因工作而紊亂的生活,牽動了眾多讀者和觀影者的共鳴,關於那些難以啟齒的職場辛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參觀博物館的小技巧:從紀念品店開始逛!瞭解熱門展品,有效率地安排參觀路線。
Thumbnail
參觀博物館的小技巧:從紀念品店開始逛!瞭解熱門展品,有效率地安排參觀路線。
Thumbnail
前陣子我人生第一次去首爾旅行,並拜訪了位於龍山家族公園內的韓國中央博物館(以下簡稱央博)。這個博物館是我在首爾最喜歡的景點之一。其中,我認為央博之所以能夠讓不同背景的參觀者對展覽更有共鳴,使參觀體驗升級,展廳空間的設計實在功不可沒!
Thumbnail
前陣子我人生第一次去首爾旅行,並拜訪了位於龍山家族公園內的韓國中央博物館(以下簡稱央博)。這個博物館是我在首爾最喜歡的景點之一。其中,我認為央博之所以能夠讓不同背景的參觀者對展覽更有共鳴,使參觀體驗升級,展廳空間的設計實在功不可沒!
Thumbnail
台北不只是個現代化都市,更是一座藏滿歷史、文化與藝術寶藏的城市。如果你是個熱愛博物館、藝術館與歷史場域的探索者,那麼這趟三日深度之旅絕對能讓你挖掘台北的獨特魅力。從現代藝術、古文物、工藝設計到產業歷史,每個角落都藏著故事,準備好開啟這場文化探險吧!
Thumbnail
台北不只是個現代化都市,更是一座藏滿歷史、文化與藝術寶藏的城市。如果你是個熱愛博物館、藝術館與歷史場域的探索者,那麼這趟三日深度之旅絕對能讓你挖掘台北的獨特魅力。從現代藝術、古文物、工藝設計到產業歷史,每個角落都藏著故事,準備好開啟這場文化探險吧!
Thumbnail
我個人超喜歡博物館,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是遊倫敦必去的地方之一。 如果你很喜歡博物館的話,那這一篇肯定很適合你了。 博物館館區不僅非常大,展品也是珍貴且超多,而且博物館設計也很古典又華麗。 我用了12 天也無法把博物館所有展品都仔細看一遍,恐怕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逐一欣賞了。
Thumbnail
我個人超喜歡博物館,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是遊倫敦必去的地方之一。 如果你很喜歡博物館的話,那這一篇肯定很適合你了。 博物館館區不僅非常大,展品也是珍貴且超多,而且博物館設計也很古典又華麗。 我用了12 天也無法把博物館所有展品都仔細看一遍,恐怕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逐一欣賞了。
Thumbnail
來推薦一本用活潑可愛插圖帶你認識博物館方方面面的新書——《#發現驚奇博物館:#從博物館的由來、#策展,#解開博物館與它的產物祕密》✨
Thumbnail
來推薦一本用活潑可愛插圖帶你認識博物館方方面面的新書——《#發現驚奇博物館:#從博物館的由來、#策展,#解開博物館與它的產物祕密》✨
Thumbnail
小編要來推薦一本最新,小編我本人自己寫&錄音的線上課程啦——《聽見大英博物館:50件經典館藏,帶你走進不一樣的世界史》✨
Thumbnail
小編要來推薦一本最新,小編我本人自己寫&錄音的線上課程啦——《聽見大英博物館:50件經典館藏,帶你走進不一樣的世界史》✨
Thumbnail
本篇感謝換日線 Crossing 特別報導,想進一步瞭解博物館吧小編如何從 #與博物館無關的成長背景,一路 #走進博物館領域 ?!歡迎閱讀內文...
Thumbnail
本篇感謝換日線 Crossing 特別報導,想進一步瞭解博物館吧小編如何從 #與博物館無關的成長背景,一路 #走進博物館領域 ?!歡迎閱讀內文...
Thumbnail
博物館是個奇妙的空間,雖然安靜但一點也不嚴肅。有旅客拿著手冊、戴著翻譯機認真地瀏覽,也會有帶著孩子的爸爸媽媽,一手提著包包、一手牽著小孩,邊走邊看邊給孩子解說,還要鷹眼一樣警戒,確保另一個自己走的孩子沒有亂來。 剛好前幾天剛到了近500公里以外、車程超久的東海岸登嘉樓,認識了一個新的博物館。
Thumbnail
博物館是個奇妙的空間,雖然安靜但一點也不嚴肅。有旅客拿著手冊、戴著翻譯機認真地瀏覽,也會有帶著孩子的爸爸媽媽,一手提著包包、一手牽著小孩,邊走邊看邊給孩子解說,還要鷹眼一樣警戒,確保另一個自己走的孩子沒有亂來。 剛好前幾天剛到了近500公里以外、車程超久的東海岸登嘉樓,認識了一個新的博物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