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一號》證明了我們都低估院線電影的串流潛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紅色一號》證明了我們都低估院線電影的串流潛力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18

raw-image

→報導摘錄→


Amazon:「我們始終深信(《紅色一號》的)院線行銷投入和該片的院線專屬空窗期只會進一步放大和強化我們原本預期該片能在串流服務上的強勁表現。」


→報導連結→


https://www.nytimes.com/2024/12/17/business/media/streaming-movies-theaters.html


→葉郎讀報→


Amazon 製作的串流專屬電影的《紅色一號》(Red One)在最後關頭臨時決定在電影院發行,並以2.5億美元成本換得了全球大約1.6億美元左右的平庸票房。由於發行商只能拿到一半左右的票款(約8000萬元),而且還必須扣除最後一刻投入的數千萬美元行銷費用,因此當時被認為是非常糟糕的投資。


然而,幾天前電影終於在 Amazon 自家串流服務 Prime Video 上架之後,事情有了180度的轉變:


根據 Amazon 發佈的數據,該片在上架4天內吸引了全球5000萬用戶觀看,打破平台歷史紀錄,成為 Prime Video 歷來最多人觀看的電影。考量該片已經在全球超過6000個銀幕映演(並還有不少影廳還在演),這個強勁收視數據更加不可思議。


紐約時報昨天訪問了包含 Amazon 在內多家好萊塢片廠發行主管的說法,基本上非常一致的觀察是曾在電影院映演過的院線電影對於串流用戶來說,有非常強大的吸引力。《紅色一號》只是再度驗證了這個市場邏輯。


其中的關鍵因素可能與好萊塢長期以來對於院線電影實施的盛大且精巧的行銷有關係。這個行銷效果不止反應在正片上架串流之後,甚至在上架前觀眾就已經開始在串流上不斷搜尋相關內容,企圖提早消費廣告中接觸的那個熱門電影。比如 Paramout 過去的經驗是《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新片推出時,串流用戶對於前幾集的興趣會立刻激增181%。


因為「由串流經營者投資並在電影院映演的電影」仍是一個非常新穎的產品類型,整個產業都還在摸索評斷其成功失敗的標準,並經常低估它的財務潛力。比如許多人(包含我)都在幾週前太早推斷《紅色一號》已經註定敗北。


關鍵問題是:要在電影院映演多久之後上架串流,才能保有院線行銷的效果並且不會(因為太早上架而)過度傷害電影院的潛在票房?


已經過了整整兩年,大家都還在繼續爭論 Netflix 一週限定的《鋒迴路轉:抽絲剝繭》(Glass Onion: A Knives Out Mystery)是不是犧牲了太多潛在票房,白白把營收擋在(電影院)門外。監製兼男主角 Daniel Craig 幾週前還公開評論當時的上映策略讓人感到悲哀(sad)。或許是因為這個爭論,使得 Netflix 對於明年馬上要發行的第三集究竟採取什麼發行模式仍然非常謹慎地隻字不提。


《紅色一號》也有同樣的爭論。有不少娛樂產業媒體這幾天關注的是串流上架之後,《紅色一號》的第五週電影院票房竟然沒有出現雪崩,而只有下降39%左右。顯見觀眾仍有強烈動機前往電影院觀看那些明明串流上已經有的新片。有些人因此主張 Amazon 其實和 Netflix 一樣太早上架,白白浪費了明明可以直接入袋的潛在票房。


不過 timing 應該是 Amazon 決策的關鍵。《紅色一號》是完美的聖誕電影,因此他們不能再等幾個星期的院線空窗期才上架串流。那時候就來不及成為聖誕節全家收看的選項。


事實上,他們之所以把一部聖誕節電影安排在到11月映演,就是為了提前把《紅色一號》跟聖誕節大片的形象連結在一起,以便替代那些已經成為聖誕節電影必選清單的老片如《小鬼當家》(Home Alone)(Die Hard, any one? )。而那些提前一個月去到電影院看的觀眾扮演的就是,聖誕節返鄉之後負責拿起遙控器替全家人選片的重要角色。


表面上,這個出其不意的發行策略好像不太容易複製。但回頭想想,Amazon 似乎參透了1980年代以來好萊塢院線發行策略的經驗負責——週末票房從來不是營收的重點,真正的重點是貼上「X週票房冠軍」標籤後的錄影帶

、DVD、VOD 和有線電視授權能夠賣得更好、帶來真正翻本的營收。


院線發行老早就被好萊塢片廠當成一個行銷事件。串流業者只是青出於藍地衍生出了自己的策略版本,妥善運用了電影院這個巨大的行銷工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葉郎的沙龍
1.5K會員
287內容數
錄影帶不只是上個世紀的革命性科技媒介,也是一整個世代橫跨二、三十年的共同生活型態。我的首部數位連載作品《錄影帶生與死》,重溫 70 年代錄影帶工業的黃金年代與興衰跌宕,從錄影帶、DVD 到 Neflix 的數位崛起,錄影帶如何改變世界?一同探尋錄影帶的前世今生,走進電影工業後台,揭開幕後的文化革命。
葉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0
▌近4成英國影視從業人員考慮在5年內轉行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30 →報導摘錄→ BECTU 英國廣播娛樂電影與劇院業工會 :「超過半數自由工作者接不到案子,還有78%表示他們無力支付生活支出。」 →報導連結→ https://www.bbc.com/n
Thumbnail
2024/12/30
▌近4成英國影視從業人員考慮在5年內轉行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30 →報導摘錄→ BECTU 英國廣播娛樂電影與劇院業工會 :「超過半數自由工作者接不到案子,還有78%表示他們無力支付生活支出。」 →報導連結→ https://www.bbc.com/n
Thumbnail
2024/12/27
▌ Netflix 趕在2024年結束前補考通過直播節目的挑戰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27 →報導摘錄→ Cord Cutters News:「耶誕節賽事是對 Netflix 直播技術的關鍵一戰,大量觀眾上線檢驗該平台是否有能力承擔大型運動賽事轉播的壓力。 與先前
Thumbnail
2024/12/27
▌ Netflix 趕在2024年結束前補考通過直播節目的挑戰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27 →報導摘錄→ Cord Cutters News:「耶誕節賽事是對 Netflix 直播技術的關鍵一戰,大量觀眾上線檢驗該平台是否有能力承擔大型運動賽事轉播的壓力。 與先前
Thumbnail
2024/12/24
▌《魷魚遊戲:殺出重圍》會是 Netflix 遊戲業務的命運轉折點嗎?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24 →報導摘錄→ 《魷魚遊戲:殺出重圍》 遊戲開發主管:「當大家在追劇的時候,他們可能會聯想到這個遊戲,產生想玩的動機並表現在行動之上。或是當大家在玩遊戲的時候,可能因此決
Thumbnail
2024/12/24
▌《魷魚遊戲:殺出重圍》會是 Netflix 遊戲業務的命運轉折點嗎?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24 →報導摘錄→ 《魷魚遊戲:殺出重圍》 遊戲開發主管:「當大家在追劇的時候,他們可能會聯想到這個遊戲,產生想玩的動機並表現在行動之上。或是當大家在玩遊戲的時候,可能因此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紅色一號》證明了我們都低估院線電影的串流潛力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18 →報導摘錄→ Amazon:「我們始終深信(《紅色一號》的)院線行銷投入和該片的院線專屬空窗期只會進一步放大和強化我們原本預期該片能在串流服務上的強勁表現。」 →報導連結→ ht
Thumbnail
▌《紅色一號》證明了我們都低估院線電影的串流潛力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18 →報導摘錄→ Amazon:「我們始終深信(《紅色一號》的)院線行銷投入和該片的院線專屬空窗期只會進一步放大和強化我們原本預期該片能在串流服務上的強勁表現。」 →報導連結→ ht
Thumbnail
▌電影消費者原本高度集中化的口味正逐漸疏散到好萊塢大片以外的地方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715 ■ 好萊塢躲掉了 Sony 併吞 Paramount 這場可能的災難 Skydance 併購 Paramount Global 的提案雖然已投票通過,但後者仍然享有45天競購期
Thumbnail
▌電影消費者原本高度集中化的口味正逐漸疏散到好萊塢大片以外的地方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715 ■ 好萊塢躲掉了 Sony 併吞 Paramount 這場可能的災難 Skydance 併購 Paramount Global 的提案雖然已投票通過,但後者仍然享有45天競購期
Thumbnail
▌我們說不定快要有免費的 Netflix 可以用了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624 ■ 好萊塢從業人員也在遠離洛杉磯 從本世紀初以來好萊塢年年票房創新高的榮景已經嚘然而止。隨著串流大戰從熱戰進入冷戰階段,好萊塢片廠開始減少內容投資,並將製作轉移到其他成本更低的城市或國家。洛
Thumbnail
▌我們說不定快要有免費的 Netflix 可以用了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624 ■ 好萊塢從業人員也在遠離洛杉磯 從本世紀初以來好萊塢年年票房創新高的榮景已經嚘然而止。隨著串流大戰從熱戰進入冷戰階段,好萊塢片廠開始減少內容投資,並將製作轉移到其他成本更低的城市或國家。洛
Thumbnail
▌好萊塢劇組正默默地逃離洛杉磯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529 ■ 沒有富爸爸的小型串流服務正在倒下 專門報導串流產業動態的新聞網站 Cord Cutters News 表示許多小型串流服務已經面臨資金用盡的窘境。目前主要串流服務仍然只有 Netflix 真正賺錢,其餘的多
Thumbnail
▌好萊塢劇組正默默地逃離洛杉磯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529 ■ 沒有富爸爸的小型串流服務正在倒下 專門報導串流產業動態的新聞網站 Cord Cutters News 表示許多小型串流服務已經面臨資金用盡的窘境。目前主要串流服務仍然只有 Netflix 真正賺錢,其餘的多
Thumbnail
你平均一周或一個月花多少時間在串流媒體上?Netflix、Disney+等串流平台現在一直都在推出自家的原創作品,時不時找大導演或大咖演員加盟。讓我這個本來不太喜歡在家裡面看電影的人都漸漸「轉型」了哈哈哈。不僅如此,片藏量之豐富讓人選擇更多,然後我的待看清單也越來越長(?)。
Thumbnail
你平均一周或一個月花多少時間在串流媒體上?Netflix、Disney+等串流平台現在一直都在推出自家的原創作品,時不時找大導演或大咖演員加盟。讓我這個本來不太喜歡在家裡面看電影的人都漸漸「轉型」了哈哈哈。不僅如此,片藏量之豐富讓人選擇更多,然後我的待看清單也越來越長(?)。
Thumbnail
▌串流電影的大將軍掛冠求去——說好的支持電影院呢? ▌ #葉郎每日讀報 20240128 「和他們公開的說法完全背道而馳,Amazon 實際上對於支持電影院通路毫無興趣。」 上週好萊塢迎來一個又一個重大新聞,但最好看的莫過於《神鬼認證》(The Bourne Identity)導演 Dou
Thumbnail
▌串流電影的大將軍掛冠求去——說好的支持電影院呢? ▌ #葉郎每日讀報 20240128 「和他們公開的說法完全背道而馳,Amazon 實際上對於支持電影院通路毫無興趣。」 上週好萊塢迎來一個又一個重大新聞,但最好看的莫過於《神鬼認證》(The Bourne Identity)導演 Dou
Thumbnail
串流大戰似乎顛覆了許多觀眾的觀影觀念,許多熱門電影如今上架串流平台的速度更快,不用出門,在串流平台上就有看不完的電影;而也仍然有許多觀眾,享受在電影院觀看大銀幕的戲院體驗。今天要來介紹一個特別的「線上+線下」觀影優惠方案:讓你到戲院不到一百塊就能看電影+ 上萬小時電影看到飽的串流平台方案。
Thumbnail
串流大戰似乎顛覆了許多觀眾的觀影觀念,許多熱門電影如今上架串流平台的速度更快,不用出門,在串流平台上就有看不完的電影;而也仍然有許多觀眾,享受在電影院觀看大銀幕的戲院體驗。今天要來介紹一個特別的「線上+線下」觀影優惠方案:讓你到戲院不到一百塊就能看電影+ 上萬小時電影看到飽的串流平台方案。
Thumbnail
有限的是電影院的影廳空間,無限的是每週都有新電影上映。 身為影城工作者,假設現在有2部電影需要安排影廳,而此時你知道A電影滿座率高達80%,B電影只有A電影的一半不到,你會把空間排給誰?而為什麼你會知道A電影的滿座率比較高呢?
Thumbnail
有限的是電影院的影廳空間,無限的是每週都有新電影上映。 身為影城工作者,假設現在有2部電影需要安排影廳,而此時你知道A電影滿座率高達80%,B電影只有A電影的一半不到,你會把空間排給誰?而為什麼你會知道A電影的滿座率比較高呢?
Thumbnail
2018年第一季,中國電影的季票房首次超過美國,當時預估(那時還不知道會有新冠疫情),到了202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預估到了2023年,中國票房將成長到155億美元,而2019年的美國票房是114億美元(2019年美國電影票房還未受影響,比較能準確評估實際市場)。
Thumbnail
2018年第一季,中國電影的季票房首次超過美國,當時預估(那時還不知道會有新冠疫情),到了202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預估到了2023年,中國票房將成長到155億美元,而2019年的美國票房是114億美元(2019年美國電影票房還未受影響,比較能準確評估實際市場)。
Thumbnail
近年談幕後技術的紀錄片不少,但《電影音效傳奇》是其中非常值得進戲院去看的,聲音的細節和力量,真的得在戲院當中去被籠罩、被喚醒感官、再次臣服,更能感受滋味。
Thumbnail
近年談幕後技術的紀錄片不少,但《電影音效傳奇》是其中非常值得進戲院去看的,聲音的細節和力量,真的得在戲院當中去被籠罩、被喚醒感官、再次臣服,更能感受滋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