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利用食用色素檸檬黃水溶液,可使活小鼠的皮膚變透明之作用──這是否也能成為提升肌膚透亮感的新策略?
現代人對美容的追求已不僅僅局限於無瑕的膚質,更進一步強調「肌膚透亮感」。這種「透亮感」不只是肌膚白皙的表現,更是肌膚在光線下展現健康光澤的狀態。它象徵著肌膚的年輕、健康與活力,因此成為無數美容產品廣告的主軸。然而,要實現肌膚透亮,除了傳統的保濕、美白及去角質,是否還有其他的科學方法可以達成?
根據Zihao Ou等人的研究報告《Achieving optical transparency in live animals with absorbing molecules》表示:利用常見的食用色素「檸檬黃(Tartrazine,CI 19140)」水溶液,塗抹於活小鼠的腹部皮膚後,可使其肌膚變透明,直接肉眼可見皮下血管和內臟器官。
並且此透明化作用「可逆」──藉由清洗與皮膚中殘留經代謝由尿液排出──讓皮膚回復原本的狀態(不透明)。
原理:透過檸檬黃溶液,使皮膚組織整體的光折射率趨於一致,提升光線的穿透率而達視覺透明效果──皮膚的折射率反映了光線進入皮膚時發生彎曲的程度,通常受到角質層、表皮及真皮層內物質組成的影響。皮膚的折射率由表皮的約1.33逐漸增加至皮下組織的1.44之間,與水、脂質&蛋白質等生物分子的佔比與分子結構有關。(參→皮肤组织容积脉搏波400~1 000 nm光谱特性仿真研究)
當光線進入皮膚組織,若折射率的差異較大,光線會被散射,導致肌膚外觀看起來不夠透亮;反之,若折射率差異減少,光線的通透性增加,肌膚則會呈現透明和光滑的質感。(延伸→透過調整內外[油/水]相折射率,產生透明霜體「透潤保濕霜 (CM210001)」)
若能將檸檬黃的透明化機制應用於護膚品,理論上有望大幅提升肌膚的「透亮感」。然而,人體皮膚的結構與小鼠有顯著差異。例如,人類皮膚的厚度約為小鼠的十倍,且不同的皮膚狀態對光線的散射與折射特性更加複雜。因此,檸檬黃是否能以溫和且安全的方式應用於人體,從而有效提升肌膚的透明度,仍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儘管檸檬黃(Tartrazine, CI 19140)已被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藥品及化妝品中,其安全性也得到了多數國家食品與藥物監管機構的認可。例如,根據台灣TFDA化妝品法規,檸檬黃可用於所有化妝品;只在染髮產品中的限量0.5%──然而,此濃度遠低於相關研究中所使用的檸檬黃溶液濃度(研究團隊有在社交平台X上公開細部操作流程)。此外,對於某些對食物色素敏感的人,檸檬黃可能導致皮膚發紅、瘙癢或皮疹等不良反應,其可接受的劑量閾值會更低──在這樣的安全性考量下,檸檬黃是否能有效且安全地帶來預期的透亮感,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目前通過改變皮膚內部光學折射率,來提升肌膚透亮感的方法,還有利用多元醇類或吸水成分增加皮膚含水量等方式──然而這些成分可能顯著影響膚觸,或改變皮膚分子結構(如蛋白纖維或脂質層的組態),進而對皮膚屏障功能或生理狀態產生潛在影響。因此,使用色素分子來改變皮膚折射率,提供了一個相對新穎且理論上更直接的方向。而隨著科學研究的持續進展,更多實驗數據的積累或能揭示其作用機制和安全性,從而在提升肌膚透亮感方面,為美容市場提供一種創新的選擇。更別說在醫用方面,最簡單的、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在打針或抽血時,護理師能更直觀精準找到血管下針。
*免費[試閱]索取→電子書《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
*My Skin My Forum, MSMF 【護膚保養品diy交流】 FB粉絲頁 &Youtube頻道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