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心井

一口心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個人的心就像一口井,心量若大就如井水,無止盡供應人們所需,解他人之渴、紓他人之困。心若陰鬱,也就如深井一般,陽光不進,自囚自困,與世隔絕。


身而為人,在這個世間行走,需要很多的善因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沒有很多的助緣,其實很難順利度過每一場難關。有時候一句話就是解題的關鍵,只是我們身處盲區看不見,只有透過他人的提點才能順利解自己之危。善緣如何而來,從我們自己先付出而來,老智者說要自創福緣,就能自得福緣,我們先去付出,先去關心別人,先付出的人福就先生成,等待別人來對我們好,其實是緣木求魚,如果沒有善因,又何來的善果。


彩夜從對岸嫁到中部海邊,她的先生便拎著行李飛到對岸工作了,一個新嫁娘面對婆婆和一群陌生的小姑、小叔,和親戚朋友,內心十分徬徨。生活習慣不同,家事沒有一樣會,連將最簡單的被子套被單也搖頭說不會,惹得婆婆很是生氣,不知道娶這樣的媳婦回來幹什麼。彩夜得不到婆家人的歡心,想念對岸的家人,又沒有朋友說心事,只好將心靈寄託在簽牌,原本只是小賭怡情,後來玩開了,越賭越大,怕先生怪罪,也把婆婆拖下水,帶婆婆一起玩,輸自己,贏了分婆婆,婆婆覺得「賺到」也就跟著玩。


將心靈寄託在簽睹並沒有讓彩夜得到滿足,反而越玩越空虛,開始有憂鬱症的傾向,有一天,她一邊開車一邊打電話叫先生立刻回台灣,晚一天她就要離婚。先生回台灣了,事情也沒有解決,兩人面對面無言,不知未來如何走下去。一直到有一天,先生的表妹出面解救這對夫妻,應該說解救這一家人。表妹請彩夜帶孩子參加慈善團體舉辦的親子課程,彩夜閒在家裡也沒事就參加了,沒想到彩夜在課程中感受到親子和諧的力量是家庭成功的關鍵,她便主動要求加入慈善團體。


加入慈善團體之後,彩夜便戒賭了,當初賭博是因為心靈空虛想要填補,現在心靈很飽足,只想做更多有意義的事來為自己的家庭加分。彩夜說,原本與婆婆關係不融洽,互看不順眼多,但是她在團體中習得一句話,行善行孝不能等,身在台灣無法就近孝順自己的媽媽,那就孝順身邊的婆婆,用心對待,婆婆一定能感受得到。往後,只要有團體有活動或是環保站的回收日,彩夜一手牽婆婆、一手牽孩子,一家三口一起做,許多人都以為婆婆是媽媽。一個善的力量將彩夜拉進善道,彩夜自度度親,將婆婆、孩子、先生一起度進善的場域,一人得度,全家行善。


修行就是要自利利他,自己得到利益了,趕緊回頭看看有誰需要,這一份連鎖的善的關懷就像井水,源源不絕,還能提供中暑之人一口深邃的清涼。總是做好事自己先獲得,得到快樂、善解、包容、智慧,和圓滿。


#自利利他

#善的循環

#自覺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6會員
1.5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單親家庭的孩子總是多心疼爸爸或媽媽,因為一雙手要養很多張嘴,要任勞任怨、做馬做牛,甚至完整犧牲才能達到。亞男的母親三十四歲就守寡,一個人千辛萬苦把亞男拉拔長大,吃過的苦、受過的罪,亞男記在心裡清清楚楚。這對母子彼此依賴甚深,亞男對母親的依賴是情感上的,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讓媽媽安心開心,而母親的依賴
有些人,一生過得很幸福很圓滿,所以臨終發願乘願再來當人。也有一些人,一生艱辛,心心念念都在想辦法斷輪迴,了脫生死,不要再投胎受罪。每個人對苦的感受不同,有些人對苦很敏感,稍微感覺到苦就積極修身養性,希望去一個沒有人間疾苦的地方。有些人對苦看得開,苦到極點也頓悟不出道理,反正苦就苦,苦瓜人生比比皆是。
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不喜歡交朋友,也不愛看電視,只喜歡在家誦經唸佛,偶爾出門做環保、買菜買日常用品,最常上郵局做布施放生匯款。她的生活很簡單,人生觀也很單純,因此願望只有一個,就是孩子平安。這位老太太識字有限,所以誦經速度很慢,遇到不懂的字就先標記起來,等兒子下班回家再問。老太太心地善良,但是人生
臥床三十三年的玉霜,至今仍然努力用兩隻手指和嘴巴做十字繡,她刺的十字繡非常優美,每一次的義賣都能獲得無數粉絲的支持,義賣金額屢創新高。玉霜躺了三十三年,她曾經數度輕生,不管是絕食,還是咬舌,卻都死不了,死不了的玉霜只好賴活著,看三個孩子慢慢長大成人也是一份安慰。 玉霜二十九歲那一年,獨自在房間
認命了,往後的日子,遇到好的都是撿到的。老智者說,不順遂有不順遂的原因,要去探討原因,不要抱怨,抱怨就是讓自己受苦加倍,好比如,一個人做錯事不認錯,反過來怪東怪西,四處告狀,拖不相干的人下水,這就是錯中錯,罪加一等。 有一個老婦,五歲那年罹患小兒麻痺,家人本以為她會永遠在地上爬,幸好得上天垂憐
福報厚實的人總是比別人多出一份、兩份的選擇。當同齡的人正在為房子的頭期款燒腦衝鋒陷陣的時候,他們已經準備退休,或是已經從職場退下來,踏進人生第二階段,退而不休的愜意生活。 老智者說,沒有人嫌錢多,同樣的道理,福報也不會有人嫌太多,但是凡夫俗子對世間財總是很感興趣,拼死拼活不吃不喝也要賺,對功德
單親家庭的孩子總是多心疼爸爸或媽媽,因為一雙手要養很多張嘴,要任勞任怨、做馬做牛,甚至完整犧牲才能達到。亞男的母親三十四歲就守寡,一個人千辛萬苦把亞男拉拔長大,吃過的苦、受過的罪,亞男記在心裡清清楚楚。這對母子彼此依賴甚深,亞男對母親的依賴是情感上的,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讓媽媽安心開心,而母親的依賴
有些人,一生過得很幸福很圓滿,所以臨終發願乘願再來當人。也有一些人,一生艱辛,心心念念都在想辦法斷輪迴,了脫生死,不要再投胎受罪。每個人對苦的感受不同,有些人對苦很敏感,稍微感覺到苦就積極修身養性,希望去一個沒有人間疾苦的地方。有些人對苦看得開,苦到極點也頓悟不出道理,反正苦就苦,苦瓜人生比比皆是。
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不喜歡交朋友,也不愛看電視,只喜歡在家誦經唸佛,偶爾出門做環保、買菜買日常用品,最常上郵局做布施放生匯款。她的生活很簡單,人生觀也很單純,因此願望只有一個,就是孩子平安。這位老太太識字有限,所以誦經速度很慢,遇到不懂的字就先標記起來,等兒子下班回家再問。老太太心地善良,但是人生
臥床三十三年的玉霜,至今仍然努力用兩隻手指和嘴巴做十字繡,她刺的十字繡非常優美,每一次的義賣都能獲得無數粉絲的支持,義賣金額屢創新高。玉霜躺了三十三年,她曾經數度輕生,不管是絕食,還是咬舌,卻都死不了,死不了的玉霜只好賴活著,看三個孩子慢慢長大成人也是一份安慰。 玉霜二十九歲那一年,獨自在房間
認命了,往後的日子,遇到好的都是撿到的。老智者說,不順遂有不順遂的原因,要去探討原因,不要抱怨,抱怨就是讓自己受苦加倍,好比如,一個人做錯事不認錯,反過來怪東怪西,四處告狀,拖不相干的人下水,這就是錯中錯,罪加一等。 有一個老婦,五歲那年罹患小兒麻痺,家人本以為她會永遠在地上爬,幸好得上天垂憐
福報厚實的人總是比別人多出一份、兩份的選擇。當同齡的人正在為房子的頭期款燒腦衝鋒陷陣的時候,他們已經準備退休,或是已經從職場退下來,踏進人生第二階段,退而不休的愜意生活。 老智者說,沒有人嫌錢多,同樣的道理,福報也不會有人嫌太多,但是凡夫俗子對世間財總是很感興趣,拼死拼活不吃不喝也要賺,對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