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德國最先進的裝甲艦 - 阿達爾伯特親王號巡洋艦(計劃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阿達爾伯特親王號重巡洋艦相關設計概念圖

阿達爾伯特親王號重巡洋艦相關設計概念圖


阿達爾伯特親王號(德語:SMS Prinz Adalbert)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P級裝甲艦之一,她們為德國級裝甲艦的後繼艦。設計工程起於1937年,並持續到1939年結束。至少有9艘具備了相當細密而完整的設計。最後的設計是配備2座三聯裝砲塔共6門280公釐高速艦砲,如同先前的德國級。這些船艦以裝甲艦的標準進行設計,並將預定建造的12艘艦隻命名為P1至P12號。她們也是較原在1934年就被取消的D級裝甲艦更為先進的裝甲艦設計。


儘管這些船艦已下單到各造船廠,工程卻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過早爆發而停擺,建造計畫隨之流產。



船艦數據


排水量:22145 噸(標準);25689 噸(滿載)

:230米

:26米

吃水:7.2米

動力:165000匹

裝置:12 x MAN型9缸V型複動雙程柴油機;4 × 推進器 航速:33 節 航程:25,000 海浬/13 節

編製:586人

武器:2 x 三聯裝283mm/54.5 SKC34;2 x 雙聯裝150mm/55 SKC28副砲;4 x 雙聯105mm高砲;4 x 雙聯37mm手拉機;8-10 x 20mmMG機槍;2 x 四聯裝533mm魚雷發射器

裝甲:水線:40-120mm;砲塔:80-100mm:甲板:70mm;魚雷防護帶:30mm 艦載機:2 x Ar196 水上飛機

其它:1 x 雙端彈射器


碧藍航線 阿達爾伯特親王

碧藍航線 阿達爾伯特親王


設計

性能數據

阿達爾伯特親王號在水線上為223公尺長,全艦230公尺長、船幅26公尺、吃水有7.2公尺的設計;最大吃水高度為8公尺。她們還添加了縱向鋼架樑型結構,並主要使用焊接技術建造;還有13個隔間水密艙(watertight compartment)和一個方形艉(transom stern)以及2座蒸氣彈射器和2架Ar 196水上偵察機。 阿達爾伯特親王號設計裝載12座MAN製9汽缸V型複動雙程柴油引擎,並預計將提供共165,000匹馬力的動力,每分鐘轉速達250圈。引擎配置為3座一組,共4組,每組各接4個輪軸,每個軸接一個直徑4.3公尺的螺旋槳。艦體設計可搭載3,600公噸的油料,但能夠儲存多達5,000公噸,巡洋速度為13節時可航行25,000海浬,而19節航速時則降到15,000海浬。


碧藍航線 阿達爾伯特親王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阿達爾伯特親王 同人創作


裝甲與武器

裝甲使用的材質是克虜柏的滲碳鋼,但在其設計上並未完全採用,僅有保護重要部位處使用。主甲板裝甲約有70公釐厚,另外還有100公釐厚的傾斜裝甲。上部甲板約20公釐厚,保護兩座主砲塔的裝甲厚度約在80公釐至100公釐間。船側裝甲為120公釐厚,為全船防護最重地區。其他較不重要處裝甲很薄,約為40公釐厚,甚至部份還僅有14.2公釐厚而已。 該艦的武裝為2座三聯裝砲塔上的6門280公釐速射艦砲,船前後各一座砲塔。該艦砲不確定是否與前級德國級的280公釐SK C/28艦砲相同,亦或有不同之設計,艦上還裝有4門150公釐/L55副砲在2座雙聯裝砲塔上,該砲塔配置於船身中線,同樣前後各一座。船前的280公釐砲塔原設計替換掉船前的150砲塔;但此構想後來被推翻,成了船前後各一座的佈局。

碧藍航線 海因里希親王和阿達爾伯特親王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海因里希親王和阿達爾伯特親王 同人創作


該艦的150公釐雙聯裝砲塔是與俾斯麥級沙恩霍斯特級同一類型的Drh L. C/34砲塔。該砲塔仰俯角為-10度至40度,最大射距為22,000公尺。150公釐的副砲每分鐘可發射6到8發的45.3公斤重彈藥,炮口初速為每秒875公尺。該砲彈使用的是雙發射裝藥:每個黃銅彈體內都有14.15公斤的RPC/38前火藥包與23.5公斤的主火藥包。 阿達爾伯特親王號也裝有少量的防空砲,共4門的105公釐/L65高角度射砲和37公釐的高射砲。105公釐砲可發射2種砲彈:58.4公斤重的高爆彈和51.8公斤重的燃燒彈,這兩種彈藥僅使用單一的11.46公斤RPC/32裝藥發射,該砲可仰至80度高,可射擊12,500公尺遠的目標。該艦還另有6門533公釐的水下魚雷發射管。


raw-image


下訂與取消

1938年3月至1939年12月這段期間,船艦設計師至少擬定了9種不同的設計方案。各設計有不同的船體尺寸和武裝,有些還有如裝載3座三聯裝280公釐砲塔此類特別設計。起初,阿達爾伯特親王號與其他11艘船以P級設計為基礎下單建造,這些船艦暫定命名為P1至P12,建造工程交由多間德國造船廠來完成,包括基爾的德意志造船廠、漢堡的布洛姆-福斯和威廉港的威廉港戰爭海軍造船廠。然而,Z計畫接其建造規模縮減,最後變成僅建造8艘。第一艘船的龍骨原定於1940年2月1日鋪設,但是,1939年7月27日批准的Z計畫修訂版將P級裝甲艦從建造項目中屏除,由O級戰鬥巡洋艦取代之。


阿達爾伯特親王(Prinz Adalbert)這個艦名繼承自德意志帝國海軍(德意誌第二帝國)於20世紀初建造的阿達爾伯特親王級裝甲巡洋艦(德國稱大巡洋艦)的首艦,該艦得名於前普魯士海軍總司令兼普魯士親王阿達爾貝特 - 海因里希·威廉·阿達爾伯特。


碧藍航線 阿達爾伯特親王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阿達爾伯特親王 同人創作



(部份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10.3K會員
1.2K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5/01
涼波號(IJN Suzunami)是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她是夕雲級第10艘驅逐艦,由日本帝國海軍於1942年3月至1943年7月底在浦賀船塢建造。完工後被分配到第11魚雷戰隊做訓練,與旗艦龍田號及其姊妹艦一起參加在西部內海的訓練。
Thumbnail
2025/05/01
涼波號(IJN Suzunami)是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她是夕雲級第10艘驅逐艦,由日本帝國海軍於1942年3月至1943年7月底在浦賀船塢建造。完工後被分配到第11魚雷戰隊做訓練,與旗艦龍田號及其姊妹艦一起參加在西部內海的訓練。
Thumbnail
2025/04/30
蘇維埃聯盟級戰艦(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編號23號海軍計劃)是蘇聯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戰艦項目,屬於大型遠洋艦隊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這些新戰艦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威力最強的戰列艦,但該項目下建造的所有艦船均未完工。
Thumbnail
2025/04/30
蘇維埃聯盟級戰艦(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編號23號海軍計劃)是蘇聯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戰艦項目,屬於大型遠洋艦隊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這些新戰艦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威力最強的戰列艦,但該項目下建造的所有艦船均未完工。
Thumbnail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937級驅逐艦(Zerstörer 1937)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設計的一個驅逐艦船級。它被定位為遠洋護航艦艇,可以攻擊和保衛大西洋上的護航船隊,同時也能在熱帶氣候下作戰,該設計尚未及訂購或開建任何艦隻便遭摒棄。
Thumbnail
1937級驅逐艦(Zerstörer 1937)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設計的一個驅逐艦船級。它被定位為遠洋護航艦艇,可以攻擊和保衛大西洋上的護航船隊,同時也能在熱帶氣候下作戰,該設計尚未及訂購或開建任何艦隻便遭摒棄。
Thumbnail
奧丁號(KMS Odin)是基於20世紀30年代德國開發的快速戰艦計畫。她代表了德國級重型巡洋艦的發展,也就是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所屬的等級。
Thumbnail
奧丁號(KMS Odin)是基於20世紀30年代德國開發的快速戰艦計畫。她代表了德國級重型巡洋艦的發展,也就是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所屬的等級。
Thumbnail
奧托·馮·阿爾文斯萊本號(KMS Otto von Alvensleben)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設計的1937級驅逐艦。她被定位為遠洋護航艦艇,可以攻擊和保衛大西洋上的護航船隊,同時也能在熱帶氣候下作戰,該設計尚未及訂購或開建任何艦隻便遭摒棄。
Thumbnail
奧托·馮·阿爾文斯萊本號(KMS Otto von Alvensleben)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設計的1937級驅逐艦。她被定位為遠洋護航艦艇,可以攻擊和保衛大西洋上的護航船隊,同時也能在熱帶氣候下作戰,該設計尚未及訂購或開建任何艦隻便遭摒棄。
Thumbnail
德意志號裝甲艦或稱德國號裝甲艦(德語:Deutschland,之後改稱「呂佐號」Lützow)是納粹德國的一艘德國級裝甲艦。該艦是德國第一艘的裝甲艦,後來納粹德國海軍於1940年2月將其重新分類為重巡洋艦。
Thumbnail
德意志號裝甲艦或稱德國號裝甲艦(德語:Deutschland,之後改稱「呂佐號」Lützow)是納粹德國的一艘德國級裝甲艦。該艦是德國第一艘的裝甲艦,後來納粹德國海軍於1940年2月將其重新分類為重巡洋艦。
Thumbnail
海因里希親王號(SMS Prinz Heinrich)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裝甲艦之一,她們為德國級裝甲艦的後繼艦。這些船艦以裝甲艦的標準進行設計,她們也是較原在1934年就被取消的D級裝甲艦更為先進的裝甲艦設計。
Thumbnail
海因里希親王號(SMS Prinz Heinrich)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裝甲艦之一,她們為德國級裝甲艦的後繼艦。這些船艦以裝甲艦的標準進行設計,她們也是較原在1934年就被取消的D級裝甲艦更為先進的裝甲艦設計。
Thumbnail
阿達爾伯特親王號(德語:SMS Prinz Adalbert)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P級裝甲艦之一,她們為德國級裝甲艦的後繼艦。如同先前的德國級,這些船艦以裝甲艦的標準進行設計,她們也是較原在1934年就被取消的D級裝甲艦更為先進的裝甲艦設計。
Thumbnail
阿達爾伯特親王號(德語:SMS Prinz Adalbert)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P級裝甲艦之一,她們為德國級裝甲艦的後繼艦。如同先前的德國級,這些船艦以裝甲艦的標準進行設計,她們也是較原在1934年就被取消的D級裝甲艦更為先進的裝甲艦設計。
Thumbnail
亞德級航空母艦包括兩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海軍計劃改造成輔助航空母艦的客輪。這兩艘船於1935年分別命名為波茨坦號和格奈森瑙號,由德國航運公司北德意志-勞埃德在和平時期營運。二戰爆發後,這些船隻被德國海軍徵用作運輸工具,並於1942年5月制定針對這兩艘船的航空母艦改裝計劃。
Thumbnail
亞德級航空母艦包括兩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海軍計劃改造成輔助航空母艦的客輪。這兩艘船於1935年分別命名為波茨坦號和格奈森瑙號,由德國航運公司北德意志-勞埃德在和平時期營運。二戰爆發後,這些船隻被德國海軍徵用作運輸工具,並於1942年5月制定針對這兩艘船的航空母艦改裝計劃。
Thumbnail
Z-23號(德語:Z 23)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十五艘1936A型驅逐艦之一。她於1938年11月15日開始在不來梅的德希馬格威悉船廠鋪設龍骨,次年12月15日下水,至1940年9月15日交付使用。
Thumbnail
Z-23號(德語:Z 23)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十五艘1936A型驅逐艦之一。她於1938年11月15日開始在不來梅的德希馬格威悉船廠鋪設龍骨,次年12月15日下水,至1940年9月15日交付使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