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雲談劍(5)雙雁與賁虎
中國古代冷兵器的〔劍〕與〔刀〕,在基本形式結構及劍法或刀法上,有許多不同。今以個人初期蒐藏刀劍時,曾委託浙江龍泉刀劍廠、手工製作的素裝刀劍各一把,漫談於後:
首先,劍的樣式是雙刃開鋒、且造型筆直的;而刀的樣式則是單刃開鋒、且造型略呈彎曲的。至於武林上的〔劍術〕與〔刀法〕、乃至槍法、棍法等,若以流派來分,最著者有《武當派》《峨眉派》《青城派》《嵩山派》等名門;而在衍生的劍術、刀法上,則多不勝數,頗負盛名者如:《太極劍法》《昆吾劍法》《青萍劍法》《三才劍法》等等不同套路。
劍者,檢也,古人用於(防檢非常),指為防備不測,用於防身。商周以後,劍的形制逐漸衍化,到唐代基本定型;上海博物館所藏的《人頭紋青銅劍》,科學鑒定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全劍組成部分有鋒、有鍔、有脊、有鋏、有鐔。一般來講,劍走輕靈(走青),是刺殺武器,故在重量配當上,講究平衡容易揮舞,基本技術上則有刺、劈、撩、挂、云、點、崩、截、剪腕花等動作出現。
而刀行厚重(走黑),是砍殺武器,故趨向劈、砍、削、切之類的動作;因此,依照不同朝代的戰鬥演變,其刀法配合使用上的需求,形狀有刃與刀柄的長短不一(長如三國關公叱咤風雲的《青龍偃月刀》、短如荊軻刺秦王的《徐夫人匕首》),外觀特色則有:漢代的〔環手刀〕、唐代的〔橫刀〕、宋代的〔斬馬刀〕、元朝的〔朴刀〕、明清的〔腰刀〕等;設計上更有〔雁翎刀〕〔柳葉刀〕〔牛尾刀〕,乃至抗日時期也用到近身搏鬥的〔苗刀〕或〔大刀〕。
圖示《雙雁劍》(又名《鳴霄》),是把劍刃高碳鋼、劍鞘花梨木、護手鞘環純銅,不做花悄華麗的裝飾,完全呈現了中國刀劍原來質樸簡約的風貌;其劍身近劍格處雕刻有劍名《鳴霄》兩字,並作(鳴霄賦)一首如下,以彰顯藏劍主人的平生胸懷自述:
雙雁出雲兮,比翼向青虹;
雁鳴九霄兮,凌雲躍山河;
老驥伏櫪兮,壯志猶未酬;
歸隱田園兮,淵明照初心。
另把圖示《賁虎刀》,也是鑄造工法與材料相似的作品(增打造花紋鋼)。其刀身近護手處雕刻刀名《賁虎》,則有名稱的典故來源,略述如下:
〔虎賁〕一詞初見於《書經 • 牧誓 • 序》:(武王戎車三百兩,虎賁三百人,受戰於牧野。),虎賁為勇士之意;又虎賁亦為職官名,周禮夏官有〔虎賁氏〕掌王出入護衛,漢改稱〔虎賁郎〕,置有〔虎賁中郎將〕主宿衛之事,歷代沿襲至唐始廢,故軍旅喜以《虎賁》形容將士的威武儀態。此把刀参照命名為《賁虎》,以象徵它潛在勇敢果斷的精神,如虎氣勢!
如炬
2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