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有趣泰幸福花新泰國行―花新小組活動報告

泰有趣泰幸福花新泰國行―花新小組活動報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很開心能夠以眷屬身分參加荒野花園新城定點小組由日日春主辦的泰國之旅。

能夠有這趟旅行當然是因為花新前組長蓮霧與無花果賢伉儷這一年多移居泰國的關係。無花果是因服務單位響應政府南向政策,奉派到泰國擔任駐泰代表,而蓮霧已退休,就順勢一起過去定居。 

大家都知道蓮霧是個做事非常認真的人,從他為花新小組做的厚厚一本解說手冊就可以看出,因此當2024年春天,在花新群組裡看到日日春號召年底到泰國找無花果與蓮霧玩,當時看看行事曆剛好有空,就跟蘊慧報名參加。泰國之旅的群組建立後,蓮霧就開始在群組裡分享他在泰國的生活札記,我在十二月初臨行前將他寫的文章稍微整理編排一下列印出來,居然有四十多頁A4紙張之多。 

36年前我與蘊慧渡蜜月的地方就是泰國,但是留下的印象就是很多金碧輝煌的寺廟,坐在長尾船上遊水上市場、騎大象、人妖秀以及芭達雅海灘的拖曳傘及水上摩托車,除了熱鬧的活動之外其他有關泰國的一切都不太清楚。 

泰國是台灣的鄰居,也算是地緣政治裡的共同生活圈,但是我們卻不太關心也不太認識泰國。 

我們到達曼谷那天是12月5日,泰國的國慶日,是九世泰皇蒲美蓬的生日,後來訂為泰國的父親節,是放假的國定假日。 

放好行李蓮霧帶我們搭捷運到朱拉隆功大學參觀,這是泰國最好的大學,有趣的是學生必須穿制服。朱拉隆功是第五世的泰皇,也是電影「國王與我」裡面,被從美國請來的家庭教師安娜所教導的學生。 

在歷史上備受泰國人崇敬的朱拉隆功大帝(泰國人對歷代君王中,少數極有貢獻的才尊為大帝),從八歲到十四歲這價值觀養成的關鍵時刻,剛好是在安娜的教導下,因此後來泰國的現代化,引進西方的教育及各種制度與設施,全都是在朱拉隆功大帝手上完成。我們在校園一邊漫步,一邊聽蓮霧講故事,看到校園中朱拉隆功大帝與他父親的雕像,在雕像前不時有民眾前來虔誠地跪拜、默禱、誦經。 

晚上到位於湄南河畔的Icon Siam購物廣場吃飯,才剛坐定,就看到湄南河上正在放煙火,對了,這一天是泰國的國慶日啊! 

泰國的購物中心都很大,這個Icon  Siam在冷氣空調的室內,還打造了人造水上市場,沒有仔細數,但是百來個攤位應該跑不掉吧!我們都以為台灣夜市很多,但是來曼谷一看,應該是小巫見大巫,很難相比,曼谷市區除了在地圖上找得到數十個知名夜市之外,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就有群聚的夜市。 

    從媒體新聞得來的印象是曼谷交通堵塞的情況很嚴重,但是我們卻沒有感覺,因為蓮霧總是帶我們搭捷運,地鐵以及湄南河上的渡輪或觀光船,或者就是用走路的,所以都沒塞到車。最有趣的是在各大樓及空橋間穿梭,不必走在馬路上。 

    蓮霧認為,連接各大樓及購物中心的空橋,在曼谷的觀光旅遊業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除了主空橋還有分支空橋,如八爪魚般,接引你進入購物中心,在市中心連接著捷運站及各個景點大樓,有長達一千多公尺全都走在空橋上。 

    去同樣的景點,有人解說跟沒人解說就有差,若是能遇到熱情又專業的解說員,那就差更多了,相信長年在荒野擔任解說員,以固定場域不斷觀察與解說分享的各位夥伴,一定深深認同,這也是為什麼大家一定要來曼谷找無花果與蓮霧的原因。 

    泰國是一個比想像中有趣的地方,泰國的國名「泰」,這個字的意思是自由、自在的意思,而十三世紀泰國首先建立的王朝「素可泰」,意思就是幸福自由的意思。 

    在曼谷以及曼谷北邊的老城「大城」旅遊只有短短的六天,但是不管是從人文、建築、歷史、宗教、自然到時尚潮流,樣樣都令我們驚艷,之後會抽空再陸續將心得分享給伙伴,希望吸引大家能趁著無花果與蓮霧還在曼谷的時候揪團到泰國。

raw-image

在校園一邊漫步,一邊聽蓮霧講故事,看到校園中朱拉隆功大帝與他父親的雕像,在雕像前不時有民眾前來虔誠地跪拜、默禱、誦經。

avatar-img
閱讀書評
1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閱讀書評 的其他內容
 前幾天一大早在大學同學的Line群組裡,收到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邀請同學參加生前告別式。     震驚的原因是那位同學一直是生龍活虎般的健康寶寶,從大一開始打網球至今四十多年,現在還常常參加各種網球比賽;大二擔任登山社社長,在八0年代全國的登山社團蓬勃發展的情況下,能當社長絕對有好幾把刷子。
前天上午到林口麗林國小跟五年級的同學演講,主題是被選錄為國文課文的「從媒體學思考」,這篇文章是我從2015年出版的「看新聞學思考」這本書改寫成的,變成課文也有七八年了。 原本以為少子化的關係,小學一個年級恐怕只有三兩個班級,我可以輕鬆地跟孩子聊聊天。想不到麗林國小五年級有十二個班,嚇了我一跳,校長
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第八屆分區全國大露營上星期舉行,北區在龍門露營場,有1800人參加,中區在埔心農場,有1400人參加,南區在走馬瀨農場,有1200人參加。親子團大露營原則上三年舉辦一次,但是上次遇到疫情而延期至今。 這種大規模的露營活動,起源自童軍運動,1920年在英國倫敦的第一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前幾天一大早在大學同學的Line群組裡,收到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邀請同學參加生前告別式。     震驚的原因是那位同學一直是生龍活虎般的健康寶寶,從大一開始打網球至今四十多年,現在還常常參加各種網球比賽;大二擔任登山社社長,在八0年代全國的登山社團蓬勃發展的情況下,能當社長絕對有好幾把刷子。
前天上午到林口麗林國小跟五年級的同學演講,主題是被選錄為國文課文的「從媒體學思考」,這篇文章是我從2015年出版的「看新聞學思考」這本書改寫成的,變成課文也有七八年了。 原本以為少子化的關係,小學一個年級恐怕只有三兩個班級,我可以輕鬆地跟孩子聊聊天。想不到麗林國小五年級有十二個班,嚇了我一跳,校長
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第八屆分區全國大露營上星期舉行,北區在龍門露營場,有1800人參加,中區在埔心農場,有1400人參加,南區在走馬瀨農場,有1200人參加。親子團大露營原則上三年舉辦一次,但是上次遇到疫情而延期至今。 這種大規模的露營活動,起源自童軍運動,1920年在英國倫敦的第一屆世界童軍大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