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弔詭》摘要+心得

《選擇的弔詭》摘要+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分類:心理學→行為決策

作者:洛根.尤里

個人評分:4.4/5

————-

幾點摘要與心得:


1、本書出版於2004年,是作者探討「自由的消極面」延伸而成。作者認為,過度自由不全然是好事,除了「選擇」過多不見得是好事,隨之而來的標準提高(高心理預期)更會造成嚴重問題。p11、p267


(消極自由:無需干涉就能自動擁有的自由,比如身體自主、生命、財產和安全等權利。積極自由:有權利去做某事,比如教育和就業。)p17


個人認為,本書更像是在告訴讀者「快樂的秘訣」——滿足「夠好」選項、心懷感激、克制慾望、認真對待重大決定⋯⋯。


由於本書內容常見於其他書籍,故閱讀起來速度很快,但內容相對鬆散,概念之間多有牽扯,整理起來頗花時間。


另外,本書如同《脫單指南》般引用了海量的心理實驗,甚至有些「謬誤/效應」甚至讓我覺得「這不是大家都知道嗎😂」——我這樣的想法就犯了「易得性偏誤」——自己知道就覺得別人也知道。

———-

2、關於「選擇」


多數人相信:越自由就越幸福快樂,而選擇越多就越自由,因此選擇越多就越快樂自由,比如「財務自由→快樂」;然而1999年的研究發現,過多的選擇會讓人無所適從,對決定的滿意度也相對要差。


作者認為,讓我們將「選擇變多」視為負擔而非權益,其中包含許多不同心理歷程的交互作用,不僅存在於個人層面,還涉及整個社會文化,主要有以下6種原因:


(1)時間:由於大量心理偏誤,我們不見得能夠做出明智選擇,就算可以也需要大量時間,影響我們經營社會關係(幸福的關鍵)


(2)心理負擔(取捨&機會成本):由於人們傾向「損失/風險/後悔 趨避」,在抉擇的過程中,每做一次選擇就會覺得失去什麼,負面情緒持續累加,以至於最後不想選擇。


(3)後悔:如果我們負責的事差一點就有成果,但最後搞砸了,就會懊悔不已,尤其在擁有很多選擇權時,光想像「如果我當初做了什麼,會不會更好?」就會讓自己感到痛苦。


(4)適應效應(期待提高):無論情況好壞,人們都會快速適應並視為理所當然。作者認為,在資源豐富的世界,適應效應會讓我們提高預期,導致結果經常性不如預期,從而產生後悔等負面情緒。


(5)社會比較(產生匱乏感):選擇越多就越需要收集資訊幫助決策,也就越常和別人比較,從而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糟。


(6)自責:憂鬱症是相當複雜的病,作者認為除了缺乏掌控權之外,難以實現的高度期望以及失敗時的自責傾向,最終會形成毀滅性結論,而個人主義加劇了這種傾向。

————-

3、影響因素很多,但作者給出的解方卻很簡單:


(1)限制選擇的數量&質量:


透過「原則、預設、標準、習慣」減少選擇的數量,將時間花在在重要的事物上。


重視主觀感受而非客觀結果。比如為了划算(客觀結果)讓自己吃撐(主管感受)就不太好。


(2)設定「夠好」的標準,停止追求最大化:比如《脫單指南》中提到用前1/3的樣本當標準,選擇後面遇到第一個達到標準的對象。


(3)有意識地感激選擇的結果,並練習「向下反事實思維」來降低預期,比如想像明天末日來臨、失業破產等糟糕情況,或者對日常他人給予的善意表示感激。


(4)練習克制欲望而非放縱:將最好的東西留到特別的時刻,會讓美好體驗變得稀有而珍貴。


(5)讓自己沒有反悔餘地:面對重大決定時,告訴自己即將做出不可逆的決定(即使可以反悔),就能讓自己把心力放在改善目前的關係,而不是反覆質疑猜忌,並尋找另外的機會。

———-

4、最後,發現困擾自己許多年的問題,甚至自我感覺良好的生活經驗,大部分都可以從心理學得到改善,不免有種「如果早點知道,也許現在生活會更好(向上反事實思維)」的遺憾和失落;但換個角度(框架效應),事實上我也沒得選擇,一路上也已經盡可能做到最好了——嘗試接納自己會是較佳選擇。

————-

5、每天找3件事分別「感恩他人善意」、「肯定自己付出」、「期許自己改善」執行已經一個多月了,自我感覺良好——情緒更加穩定,想像力更加豐富,更容易感到滿足——缺點是容易怠惰,不思進取。😅

avatar-img
劉大毛的投資筆記
3會員
22內容數
書呆子,自2017年10月起學習投資,總是研究,經常瞎買,偶爾中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劉大毛的投資筆記 的其他內容
分類:兩性關係 作者:洛根.尤里 個人評分:4.2/5 ————- 1、本書是本相當實用的工具書,由大量的心理學研究支撐(至少10-20種心理偏誤),幾乎適用於感情關係的各個階段(約會、交往、分手、同居&結婚) 作者畢業於哈佛大學心理學系,長年從事人類行為和關係方面的研究,還是一名經驗豐富
分類:個人理財 書名:《投資的底氣》 作者:股市隱者 個人評分:3.8/5 ————— 1、有別於作者前作《隱市致富地圖》,本書沒有艱深的技術指標、財務會計等知識,而是更多關於理財觀和人生觀的分享。 在作者的定位裡,前作《隱市致富地圖》目的是透過廣泛地介紹,幫助投資人找到適合的投資方式和
書名:《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 作者:李彔 個人評分:5/5 ——————— 一、幾點摘要和感想 1、本書含金量十足,雖然融合了大量史詩鉅著,比如《西方憑什麼》《槍砲、病菌與鋼鐵》《大衰退時代》《快思慢想》等書,但讀來邏輯通暢,不會有明顯的破碎感。 2、作者把人類文明的發展階段分
分類:兩性關係 作者:洛根.尤里 個人評分:4.2/5 ————- 1、本書是本相當實用的工具書,由大量的心理學研究支撐(至少10-20種心理偏誤),幾乎適用於感情關係的各個階段(約會、交往、分手、同居&結婚) 作者畢業於哈佛大學心理學系,長年從事人類行為和關係方面的研究,還是一名經驗豐富
分類:個人理財 書名:《投資的底氣》 作者:股市隱者 個人評分:3.8/5 ————— 1、有別於作者前作《隱市致富地圖》,本書沒有艱深的技術指標、財務會計等知識,而是更多關於理財觀和人生觀的分享。 在作者的定位裡,前作《隱市致富地圖》目的是透過廣泛地介紹,幫助投資人找到適合的投資方式和
書名:《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 作者:李彔 個人評分:5/5 ——————— 一、幾點摘要和感想 1、本書含金量十足,雖然融合了大量史詩鉅著,比如《西方憑什麼》《槍砲、病菌與鋼鐵》《大衰退時代》《快思慢想》等書,但讀來邏輯通暢,不會有明顯的破碎感。 2、作者把人類文明的發展階段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