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直覺這個作品很像西默農的《雪上污痕》.......閱畢日期應該是2023.2.12
時間來到了終於有個家之後,我如自己預期地在今天把〈馬丁貝克探案〉的第三本《陽台上的男子》給啃個精光,如果你以為這本書精彩到我是狼吞虎嚥地不惜睡眠成本玩命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也跟一個多星期前在百無聊賴的選擇下,繼續跟著馬丁貝克走著,從預期的冷硬派偵探的微反轉卻底蘊強韌的既定印象裡,找到了一本失敗的冷硬派犯罪小說。

其中有些微獵奇、微香豔的突發狀況,八成他們兩個也知道這種新奇的冷硬派犯罪小說的賣點很低吧!
這無疑是偵探小說領域中的獨立嘗試篇章吧?我覺得從事件一開始的端上賣場要吸引客倌們興趣的案件裡,就讓讀者們隱約可以發現故弄玄虛的必要性老手法在這裡擺設的有些俗氣了。

抓錯人了,一直~

這,還給我這一個星期的睡前時光,我生氣了,馬丁貝克呀!你快點離婚吧!你會跟我擁有一樣多的自由時間的,你也可以看看你的兩個沒結婚的父母親,怎麼利用你的名字謀殺我的中年歲月的!(咬牙切齒中!)
雖然許多感性評論家的想法落在關注社會弱勢階層被疏於照料,進而存在不可預測的秩序、治安上的隱憂,又或者強調警力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實際虛弱上無法兼顧自身生活與社會安全的這個議題,但是對我這樣的讀者而言,這些已經脫離了懸疑推理偵探小說的範疇了,而且蜻蜓點水的簡述這些心情,以及故佈疑陣的繞圈子,弄的疑雲迷霧薄弱,弱勢照料所引發的共鳴感也不足,或許是對應著當時該地方的實際情況,但是六十年前的社會狀態與民俗文化已經相隔甚遠了,現在看起來,總不免覺得主題模糊,而且離題甚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