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神探】與冷硬派-漫步在冷硬偵探的墓碑之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鐵血神探】-漫步在冷硬偵探的墓碑之間
(A Walk Among the Tombstones,2014)

raw-image

入坑冷硬派:卜洛克與史卡德

 一個疏離的城市,一個歷盡滄桑的無照偵探,以及無數個飄蕩在夜色中的生魂,交織出了一幅蒼老的都會風情畫。
 跟著史卡德在70年代的紐約市中信步穿梭、查案問話,不僅身歷其境地看遍了當代文明的墮落與麻木,更嚐盡了這位硬漢偵探蒼老與寂寞。作者沒寫、人物也沒講,但我們都知道,那份淡淡的憂傷,在偵探試圖挖掘真相的過程中,也從我們每個人的靈魂深處一起被挖出來了。
 這是美國偵探小說家勞倫斯.卜洛克筆下,「馬修.史卡德」偵探系列的魅力所在。(同時也是所有冷硬派偵探最吸引人的地方)

raw-image

 所以當年剛看完這部電影時才會那麼生氣。
 認真說起來,我會認識「馬修.史卡德」系列,從此一頭栽入冷硬派偵探的世界,甚至開始閱讀文學,這全部都要歸功於【鐵血神探】這部電影……的預告片
 那看起來十分駭人的電影片段,配上Nouela演唱的〈Black Hole Sun〉,又懸疑又唯美,逼得心癢難搔的我,在接下來兩個月裡時不時就跑到書店,抱著卜洛克的小說不肯離開。

raw-image

 然而,就在我讀完了本片的原著小說《行過死蔭之地》,認識了史卡德,認識了卜洛克,順便認識了其他一狗票子冷硬派偵探與小說家之後,興致沖沖地看了【鐵血神探】之後,才發現,這部片跟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raw-image

失敗的改編

 【鐵血神探】的成品,可以說是處在一種最尷尬的情況:

 刪除細節

 由於電影篇幅的限制,導演兼編劇的史考特·法蘭克不得不刪除小說中大部分的查案過程與故事支線。以一個小說讀者的角度而言,我覺得【鐵血神探】基本上就像是一棵被過度修剪的樹,光禿禿地只剩下樹幹了。

 你可能會說這是改編成電影的必要之惡。但可別忘了,如同前面所說,閱讀史卡德的故事最大的樂趣就是可以跟他一起走遍紐約的大街小巷、遭遇都會中各形各色的人與事,並細細品嘗現代人的冷漠孤寂啊!
 把這些都刪了,只讓我們看一些簡單談話、跟監,並把重點放在與綁匪的交涉、對峙,與其這樣我還不如去看【即刻救援】咧~
(小說中最關鍵的情節之一:偵探史卡德年輕助手的協助之下,從公共電話系統去追查綁匪的這段查案過程,貌似是因為故事時代背景從70年代被移到了90年代,所以全部拿掉了。換成他去跟蹤一個墓園管理員、問出了兇手資訊)
 可想而知,這部電影絕對沒有辦法滿足任何一位「史卡德」系列的書迷!

raw-image

 步調緩慢

 更糟糟糕的不只如此。可能原本製作方的如意算盤是,藉由刪繁就簡、保留最具戲劇張力的故事主線,使得電影看起來更緊湊、更具有娛樂性。
 但沒想到,史考特·法蘭克拿掉了原著的細膩刻劃,卻保留了小說的緩慢節奏與平穩步調。你原本看預告以為會有的驚悚氛圍、病態獵奇,還是峰迴路轉、讓人惴惴不安的懸疑劇情,電影一概沒有;大部分的時候甚至用配樂與鏡頭來多傳達一點情感的意圖也沒有,整部電影就是這樣穩穩當當、毫無特色地走到最後。
(電影原本看起來是有想要強調綁匪的變態,多著墨一些血腥、獵奇元素;但大概是顧到票房的緣故,尺度仍相對保守)
 我不是很懂,明明人家小說家寫的是「冷硬」,你卻可以拍得那麼「冷感」,讓觀眾不斷地感覺「冷場」。不用說也知道,完全沒讀過原著的觀眾,只會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地問「這哪裡『鐵血』、哪裡『神探』了?」;更有甚者,可能就在導演平穩無趣的說故事節奏中不省人事,最後精神煥發地走出戲院了。
 作為一部知名作家的經典小說系列的翻拍電影,既沒有獲得廣大書迷的支持與愛戴,同時也嚇跑了一般觀眾,錯失了吸引新讀者的良機,甚至讓人對這個系列產生反感,你說【鐵血神探】這部電影的存在尷不尷尬?

raw-image

 只剩情懷

 如今這麼多年過去,對原著小說的印象已稍微模糊,看電影時也已不再如當年一般看得怒火中燒了。因緣際會之下又再偉大的「好萊塢電影台」重溫這部電影,我的心中真是五味雜陳。
 電影不僅十分詳實地講述了馬修.史卡德在酒吧遇到槍擊案,後來在街上追擊匪徒時誤傷小女孩的經歷,交代主角辭去警察職務、當上私家偵探的原因;連他喜歡兩杯波本配咖啡的習慣,時不時跑戒酒互助會的生活片段,以及嫉惡如仇的性格,創作團隊也一一地透過畫面呈現。
 更何況在我心目中,連恩.尼遜確實就是扮演馬修.史卡德的最佳人選:身形高大,一臉滄桑,嚴肅剛正的硬漢形象之下,又能感受到一絲中年男人的柔情。
 簡單來說,【鐵血神探】這部電影是把我在小說中讀到的那位中年私家偵探,以視覺化的方式實現在電影中了。即便故事本身是無聊至極,但連恩.尼遜所詮釋的史卡德卻給了我滿滿的情懷啊~

raw-image

冷硬派偵探介紹

 標題的雙重意義

 這邊我額外想提一下的是中文譯名。原著的書名〈A Walk Among the Tombstones〉,直翻的意思是「在墓碑間漫步」,這當然是跟故事中,主角與綁匪交換人質的場景就在墓園有關;電影則是沿用此標題。
 而此書的中文譯名則是很有文學氣息的〈行過死蔭之地〉,我大膽預測這用字遣詞跟聖經中「我雖行過死陰的幽谷」一句有關;電影譯名則如你們所知:【鐵血神探】。

 我覺得特別有趣的一點是,這兩種中文譯名,正好點出了「冷硬派偵探」最大的特色。

raw-image

 時代背景

 「冷硬派」起源於20年代的美國,並鼎盛於30到50年代。一方面,當時剛經歷過一次世界大戰,不管事世界的現實狀況或是人的心靈狀態,都不再適合歐洲那種宣揚科學與理性、在貴族莊園中輕鬆解謎的紳士偵探了;另一方面,美國經歷了禁酒令經濟大蕭條等一連串的動盪,幫派崛起、公權力腐敗,街道沒有「治安」可言,「暴力」成了近在眼前的人民日常。

 冷硬本色

 於是乎,小說家們發展出了一種人物:他們在殘酷大街上生存、在黑白兩道間遊走;專門為人解決麻煩、揭露人類的貪婪與不堪。接案查案、追索罪惡,並非因為想改變世界,而是想保有自己最後的一點點信念與價值;不過堅守自己的善良,使得橫眉對這一切的他,成了這墮落社會中最也最孤單的身影。
──這,就是冷硬派偵探
 為了要查案,他勢必得接觸三教九流的人、經歷各種骯髒齷齪的鳥事;而要能穿透種種罪行與黑幕,他對待犯罪勢必要有一種鐵面無私的行事風範,以及不可撼動的道德原則。這麼看來,冷硬派偵探確實有著堅韌意志的「鐵血」性格,並以「帶槍的聖者」之姿態,行走在人性最黑暗的「死蔭」幽谷中。

raw-image

觀後感

 總之,假設你並非冷硬派偵探的讀者,卻對這部片有興趣,那我想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像我一樣:去讀原著小說!預告片當成你閱讀時的參考就好了。
 看這部電影,我感覺是名符其實地「漫步在墓碑之間」;那些墓碑,就是這部電影扼殺了我們愛的冷硬派偵探而來的啊~

raw-image

#宥影評 #AWalkAmongTheTombstones #HardBoiled #冷硬派 #推理
原著 #LawrenceBlock #MatthewScudder 系列
導演、編劇 #ScottFrank
主演 #LiamNeeson #DanStevens #BoydHolbrook #BrianAstroBradle #DavidHarbour #ÓlafurDarriÓlafsson
配樂 #CarlosRafaelRivera
攝影 #MihaiMalaimareJr
剪輯 #JillSavitt


延伸閱讀:
【關於冷硬派偵探】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432087686825073/1461369157230259/

【極地追擊 - 雪白剛毅的鐵漢柔情】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374754535891722/1673995735967599/

【布魯克林孤兒-有一種疾病叫「真實」】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729456767088162/2835890156444812/

【空中救援】短評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729456767088162/1481948981838943/

【低壓槽 - 誠意十足的香港黑色動作電影】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374754535891722/189797947356922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宥影評的沙龍
92會員
156內容數
電影評論,是成為觀眾與讀者的一雙天眼,去看那些平常看不見、看不清的細節與脈絡。
宥影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社會批判的力道與層次,都弱得令人失望。
Thumbnail
2025/04/25
社會批判的力道與層次,都弱得令人失望。
Thumbnail
2025/04/18
哪怕是此刻台灣拍出這麼一部作品,我都還是會嫌它「過時」。
Thumbnail
2025/04/18
哪怕是此刻台灣拍出這麼一部作品,我都還是會嫌它「過時」。
Thumbnail
2025/04/18
在這場注定失敗的抗爭中,他們拼命也要保存下來的,就是音樂。
Thumbnail
2025/04/18
在這場注定失敗的抗爭中,他們拼命也要保存下來的,就是音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18、2011年\《蝙蝠俠的幫手》\The Night and the Music 增訂新版集結了十一篇史卡德的短篇作品,從中,你可以回味《酒店關門之後》的故事源頭,可以回到《刀鋒之先》寶拉自17層高樓墜下的現場,還有他和老長官馬哈菲處理一樁舉槍自殺意外的插曲,以及他跟米基•巴魯共處的最後一夜……
Thumbnail
18、2011年\《蝙蝠俠的幫手》\The Night and the Music 增訂新版集結了十一篇史卡德的短篇作品,從中,你可以回味《酒店關門之後》的故事源頭,可以回到《刀鋒之先》寶拉自17層高樓墜下的現場,還有他和老長官馬哈菲處理一樁舉槍自殺意外的插曲,以及他跟米基•巴魯共處的最後一夜……
Thumbnail
你曾看完好看的影集?遺憾以後看不到怎麼辦嗎?其實我相信所在多有,是人生經驗跟當下時空切磋的現象。任何作品無論旅途如何呈現都是導和覽一步一思堆砌出來的,無間警探(True Detective)對我而言就是這種佳作。
Thumbnail
你曾看完好看的影集?遺憾以後看不到怎麼辦嗎?其實我相信所在多有,是人生經驗跟當下時空切磋的現象。任何作品無論旅途如何呈現都是導和覽一步一思堆砌出來的,無間警探(True Detective)對我而言就是這種佳作。
Thumbnail
馬丁.史柯西斯近期因不斷抨擊商業電影遭到炎上,由於駁斥漫威電影與主題樂園大同小異,再痛批IP續集與流水生產根本毫無價值,惹了自己一身腥。許多觀眾就藉此反問,到底什麼樣的作品,或是需要哪些要素,才符合他眼中所謂的電影藝術(cinema)?我想《花月殺手》就是他給出的答案。
Thumbnail
馬丁.史柯西斯近期因不斷抨擊商業電影遭到炎上,由於駁斥漫威電影與主題樂園大同小異,再痛批IP續集與流水生產根本毫無價值,惹了自己一身腥。許多觀眾就藉此反問,到底什麼樣的作品,或是需要哪些要素,才符合他眼中所謂的電影藝術(cinema)?我想《花月殺手》就是他給出的答案。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基於對威權人格的厭惡,我很難說自己「喜歡」庫柏力克,但他創作中的某種矛盾,的確引我好奇。作為導演的他無情、理性、專制,自視甚高且愛冒險,執著於開拓新知,儼然是個陽剛形象滿格的將軍,眾人則自願追隨他,聽令行軍、打仗。但在他的作品裡,我又一再看見對威權和階級的警醒。
Thumbnail
基於對威權人格的厭惡,我很難說自己「喜歡」庫柏力克,但他創作中的某種矛盾,的確引我好奇。作為導演的他無情、理性、專制,自視甚高且愛冒險,執著於開拓新知,儼然是個陽剛形象滿格的將軍,眾人則自願追隨他,聽令行軍、打仗。但在他的作品裡,我又一再看見對威權和階級的警醒。
Thumbnail
接案查案、追索罪惡,並非因為想改變世界,而是想保有自己最後的一點點信念與價值;不過堅守自己的善良,使得橫眉冷對這一切的他,成了這墮落社會中最硬也最孤單的身影。
Thumbnail
接案查案、追索罪惡,並非因為想改變世界,而是想保有自己最後的一點點信念與價值;不過堅守自己的善良,使得橫眉冷對這一切的他,成了這墮落社會中最硬也最孤單的身影。
Thumbnail
今晚是個特別的夜晚,我總算看了大衛林區的《雙峰:與火同行》這部當年褒貶不一,現在已經成為一代經典的作品,之前一直沒有看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總覺得沒看影集直接看這部電影好像會不太好,另一方面我也很排斥跟影集掛勾的電影,只因我有種牢固的觀念就是一部電影自身最好要能不假外求的闡釋。
Thumbnail
今晚是個特別的夜晚,我總算看了大衛林區的《雙峰:與火同行》這部當年褒貶不一,現在已經成為一代經典的作品,之前一直沒有看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總覺得沒看影集直接看這部電影好像會不太好,另一方面我也很排斥跟影集掛勾的電影,只因我有種牢固的觀念就是一部電影自身最好要能不假外求的闡釋。
Thumbnail
前一陣子,把史卡德最後的幾部作品:《蝙蝠俠的幫手》、《烈酒一滴》、《聚散有時》看完,我可以理解硬漢史卡德受到一幫熟男讀者歡迎的理由,完全理解:
Thumbnail
前一陣子,把史卡德最後的幾部作品:《蝙蝠俠的幫手》、《烈酒一滴》、《聚散有時》看完,我可以理解硬漢史卡德受到一幫熟男讀者歡迎的理由,完全理解:
Thumbnail
我其實蠻擔心這部片的,不知道臺灣觀眾是否會對這系列有距離感,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在我從影城走到捷運站的路途中,我看見了鋪天蓋地的電影宣傳,也看到很多人在討論這部作品,看來不管熟不熟悉這個IP,威爾史密斯和馬汀勞倫斯的星光,還是能得到不少關注呢!
Thumbnail
我其實蠻擔心這部片的,不知道臺灣觀眾是否會對這系列有距離感,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在我從影城走到捷運站的路途中,我看見了鋪天蓋地的電影宣傳,也看到很多人在討論這部作品,看來不管熟不熟悉這個IP,威爾史密斯和馬汀勞倫斯的星光,還是能得到不少關注呢!
Thumbnail
綜觀以上「美學、精神、情感」的啟示以及「電影院體驗」的兩大面向,馬丁.史柯西斯的《愛爾蘭人》無疑能成為日前引起非議的言論的最佳辯證,以此部作品來印證導演對於電影始終如一的堅持,同時在科技日益推進造成觀影習慣改變、以及「系列大作」日漸推擠著藝術電影生存空間的困境之中,仍能保護著自身對於電影藝術的信仰。
Thumbnail
綜觀以上「美學、精神、情感」的啟示以及「電影院體驗」的兩大面向,馬丁.史柯西斯的《愛爾蘭人》無疑能成為日前引起非議的言論的最佳辯證,以此部作品來印證導演對於電影始終如一的堅持,同時在科技日益推進造成觀影習慣改變、以及「系列大作」日漸推擠著藝術電影生存空間的困境之中,仍能保護著自身對於電影藝術的信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