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度下的低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截圖,來自氣象新聞的報導)

raw-image

這這這....這......太驚人了!!😱

有北迴歸線經過的台灣,照理說~ 氣候、溫度,是非常溫暖的,就算寒流來襲、冷氣團經過台灣本島上空,也是冷個幾天,溫暖的太陽又露臉,恢復溫暖的日常溫度。


北迴歸線位於北緯23.5度,是亞熱帶與熱帶的分界處;台灣經過3個縣市:嘉義縣水上鄉、花蓮舞鶴台地、花蓮縣豐濱鄉。

既然,台灣是「熱帶」的分界點,除了海拔高度超高的玉山、合歡山,之類的高山,才會水氣多,溫度低,凝結成冰晶、下雪。

卻不然~

在平地氣象溫度檢測站,檢測到5度以下的低溫?!

國外,西方國家由於經緯度關係,常年低溫、下雪的國度,或許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


但~

這,在溫熱帶的台灣,是多麼罕見、稀奇的事情啊!!


從記憶中搜尋~以往,14、15度的低溫寒流來臨,讓眾人紛紛穿上羽絨外套、厚外套、圍巾,才敢出門。現今,14、15度的溫度居然算是溫暖的?

低溫,甚至來到5度以下,出現在苗栗縣的1.6度?!!

發熱衣、圍巾、手套、毛帽、護耳帽、耳罩、毛衣、帽T,是大家出門的必備品。

不穿得保暖點,沒勇氣出門啊~~~


記憶中的過往,想起~

學生時期的兩位地理老師,都是上課很精彩、把地理課程講得很詳盡、豐富的老師們。讓在座的同學都聽得津津有味!

其中一位男地理老師,某天聊到地球地殼變動?!遠古時代的氣候嗎?突然聊到氣溫的話題~~

地理老師,畫起了氣溫曲線圖,標示當時未來的年份!!

劈哩啪啦說了前半段

(忘了說什麼?!>”<)


只記得~

地理老師:「台灣的氣溫,會逐年下降喔!」

(停頓一會)

(指著黑板上畫得陡降的溫度圖)

「會低於到5度的低溫。」

這時,全班超安靜的~~~~~~~~


老師的這句:會低於到5度的低溫。

宛如魔咒般,深深印入了記憶裡。


不清楚,那位男地理老師,是根據什麼來做判斷、預測未來氣溫的升降、溫度?!

這時,回想起來,都要讚嘆那位地理老師了!!


「老師!您真是太神了!!」

「老師,您真是太厲害了!」

「老師,您是傑克啊!」

「老師,要不,您當預言師吧!!~XD」


嘴角微微上揚,學生時期的記憶,總是鮮明生動的。

關於老師姓啥,叫什麼?已不可深究。

學生與老師的緣分,也是彼此人生旅途中的過客。


「老師,謝謝您當年的精彩講課,指導大家地理位置概念。」

「老師,您生動活潑的教學,讓當時的諸位獲益匪淺啊!」

(雖說,現今的某些地理概念已模糊~)

卻可以驕傲地對老師說:「老師,那時在您的指導下,夢夢的地理課業很厲害的喔!~X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芙璐夢的小窩
64會員
234內容數
喜歡笑,喜歡開心的笑;喜歡簡單,平凡的小事物。容易感動,容易滿足。喜歡寫下腦海裏浮現的文字,紀錄品嚐過的美食、遊憩的地方。每件簡單的事物,背後都有不同的意義存在。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台灣位於北回歸線上,比較靠近赤道,夏日高溫時常都是攝氏30度起跳,甚至可以高達40度! 加上海島型氣候,濕度又非常高!常常又熱又黏~~ 中暑更是夏日新聞日常播報內容,身旁的人包含自己也常常中暑! 雖然沒曬太陽,但冷氣房頻繁進出,確實也時常頭暈! 那到底要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台灣位於北回歸線上,比較靠近赤道,夏日高溫時常都是攝氏30度起跳,甚至可以高達40度! 加上海島型氣候,濕度又非常高!常常又熱又黏~~ 中暑更是夏日新聞日常播報內容,身旁的人包含自己也常常中暑! 雖然沒曬太陽,但冷氣房頻繁進出,確實也時常頭暈! 那到底要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台灣近期的天氣普遍為晴朗多雲,氣溫更是高熱如夏;不過,下週二(4月2日)將迎來一波天氣變化,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將陸續受到鋒面及東北季風影響,預期將帶來降溫和雨勢。 根據中央氣象署的資料,今天台灣各地以及澎湖、金門、馬祖地區大多為多雲到晴天,東半部地區以及中部以北的山區可能會有零星短暫陣雨。而金門、馬
Thumbnail
台灣近期的天氣普遍為晴朗多雲,氣溫更是高熱如夏;不過,下週二(4月2日)將迎來一波天氣變化,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將陸續受到鋒面及東北季風影響,預期將帶來降溫和雨勢。 根據中央氣象署的資料,今天台灣各地以及澎湖、金門、馬祖地區大多為多雲到晴天,東半部地區以及中部以北的山區可能會有零星短暫陣雨。而金門、馬
Thumbnail
我的離島生活 強烈的冷風吹過掠奪著行人的體溫,這裡是台灣的北疆,連江。   好冷。 我拉拉外套看能不能再溫暖一點,窗外被強風吹著彎曲枝幹的松樹,發出啵啵聲,這是樹幹摩擦的聲音。 抬頭看了一眼辦公室的溫度計,8度。 數字上比前天溫暖一點,但我一點感覺也沒有。 到了杯燙開水,捧在手心,手終
Thumbnail
我的離島生活 強烈的冷風吹過掠奪著行人的體溫,這裡是台灣的北疆,連江。   好冷。 我拉拉外套看能不能再溫暖一點,窗外被強風吹著彎曲枝幹的松樹,發出啵啵聲,這是樹幹摩擦的聲音。 抬頭看了一眼辦公室的溫度計,8度。 數字上比前天溫暖一點,但我一點感覺也沒有。 到了杯燙開水,捧在手心,手終
Thumbnail
過往經驗,如今也可能失準。
Thumbnail
過往經驗,如今也可能失準。
Thumbnail
「地面溫度攝氏23度。」機長廣播說。 一個月前,飛抵當日的地面溫度30度。時隔一個月,降溫7度,就一座四季分明,且值秋冬之交的城市來說,似乎不太正常。 前幾日查詢天期預報,意外得知一個豆知識。 此城判斷時序入冬的標準是,連續五天的平均氣溫低於10度。而上週連著幾天降溫,四天的平均氣溫不到10度
Thumbnail
「地面溫度攝氏23度。」機長廣播說。 一個月前,飛抵當日的地面溫度30度。時隔一個月,降溫7度,就一座四季分明,且值秋冬之交的城市來說,似乎不太正常。 前幾日查詢天期預報,意外得知一個豆知識。 此城判斷時序入冬的標準是,連續五天的平均氣溫低於10度。而上週連著幾天降溫,四天的平均氣溫不到10度
Thumbnail
天氣好到 懷疑季節 這真的是冬天該有的熱情太陽跟天氣嗎
Thumbnail
天氣好到 懷疑季節 這真的是冬天該有的熱情太陽跟天氣嗎
Thumbnail
我,大前天半夜3點多,冷到摸黑起來到房間角落推出暖氣機、摸黑插電、打開暖氣開關,恍恍惚惚地調溫度。前天半夜5點,我再度冷到起來開暖氣機。 陽光露臉了一天,今天又是濕冷的天氣。我住在亞熱帶國家,但感覺不太真實。
Thumbnail
我,大前天半夜3點多,冷到摸黑起來到房間角落推出暖氣機、摸黑插電、打開暖氣開關,恍恍惚惚地調溫度。前天半夜5點,我再度冷到起來開暖氣機。 陽光露臉了一天,今天又是濕冷的天氣。我住在亞熱帶國家,但感覺不太真實。
Thumbnail
最近天氣雖然略略轉冷,但始終很晴朗,透中午的南台灣還是有點熱熱的... 想起以前在日本流浪時,雖然夏天一樣熱到不行,但大概九月中旬中秋時分就頗有涼意… 然後就有各種理由為自己添購一些「保暖」行頭… 圍巾、外套、長袖衣物,連厚襪子都是購物對象… 台灣的冬天實在不太明顯,雖然冷起來對於很快就適應當地氣候
Thumbnail
最近天氣雖然略略轉冷,但始終很晴朗,透中午的南台灣還是有點熱熱的... 想起以前在日本流浪時,雖然夏天一樣熱到不行,但大概九月中旬中秋時分就頗有涼意… 然後就有各種理由為自己添購一些「保暖」行頭… 圍巾、外套、長袖衣物,連厚襪子都是購物對象… 台灣的冬天實在不太明顯,雖然冷起來對於很快就適應當地氣候
Thumbnail
聯合國 IPCC 日前公布了《氣候變遷報告》,指出全球暖化「亮起紅燈」,全球升溫的速度快於預期,而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於 8 月 10 日舉辦「台達氣候沙龍」活動,邀請專家線上即時解析 IPCC 報告,其中邀請到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先是分享台灣百年來的氣象觀測資料,並評估台灣未來
Thumbnail
聯合國 IPCC 日前公布了《氣候變遷報告》,指出全球暖化「亮起紅燈」,全球升溫的速度快於預期,而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於 8 月 10 日舉辦「台達氣候沙龍」活動,邀請專家線上即時解析 IPCC 報告,其中邀請到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先是分享台灣百年來的氣象觀測資料,並評估台灣未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