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投稿(2/14)
感謝指導老師的大力幫忙,我將摘要完成後通知所有作者得到許可,再將完整的投稿檔案寄出。這場研討會我的報告方式不限口頭報告(Oral)或海報比賽(Poster)。一個月後才會知道結果。
二、申請Graduate Student Excellence Award
國際研討會有許多獎項可以申請,我目前為碩班生,所以是申請「Graduate Student Excellence Award」,需要寄出一份CV。我將所有學術經歷結合Canvas上釋出的求職版CV,給指導老師過目後,被建議還是傳統的白紙黑字CV較安全。
三、結果通知(3/31)
當天晚上,收到來自SMBE的信,我獲得了口頭報告(Oral)的機會,馬上將訊息和指導老師分享!
不過Graduate Student Excellence Award沒有申請到,心裡非常平靜。因為我常經歷沒有申請到的心情,麻痺了!

四、申請到獎學金(4/25)
先前申請的「113-2韌世代獎學金」通知出爐,我有幸再次獲獎。馬上手寫600字心得,到郵局寄信。
五、申請出國開會補助(4/26)
得到Oral的通知後,就可以至國科會網站申請「國科會補助國內研究生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再次感謝老師幫忙寫推薦信。
六、海報比賽獲得優勝(5/15)
那一週感染了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原本想要放棄,但780元的海報已經製作完成。雖然當天發燒、頭暈、咳嗽,但還是撐下去了!5分鐘英文報告、3分鐘問答,為17人當中的第一名。
下回分享有哪些出國參加研討會的補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