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臺灣嘻哈音樂值得驕傲的一年。
海外有DISS大戰、性犯罪、熱度不再的節目總冠軍出爐,和衍伸的其他作品與花邊。
臺灣呢,MC HotDog自各種音樂類型脫穎而出,摘下金曲歌王和最佳作詞人。繼2007年再度開張,名利雙收。
參劈精神細水長流。老莫譯了《與世為敵:吐派克官方授權傳記》,林老師合譯《叛逆之韻:台灣饒舌樂的敘事與知識》。「少女痣的奇幻下流」也發表了論文《學院、街頭、女人:台灣嘻哈社群中的性別論述與行動》。
楊舒雅出歌。五木入圍金鐘。陳嫻靜動作頻頻令人期盼。新面孔LilHAO、袁語笙和其他人浮上檯面。連PNC陳老師都回來了。
其實我最想說的是專輯。
到目前為止,今年應該是臺灣史上最多嘻哈專輯問世的一年?盤點如下,順序不具任何意義,若有遺漏歡迎補充:
Muilteverse《破籠》
禪波ZENBØ《咖啡氤》
艾蜜莉AMILI《蜘蛛感應》
PIZZALI《赤子》
阿跨面《心》
YoungLee《最像你的決定》
呂士軒《好聲豪氣》
REX《BERRY LUV GARDEN》
wannasleep《且且》
神經元《迴旋樓梯》
趙翊帆《LUNARFACE》
馬克《Bayboy4life》
someshiit山姆《愚公》
Quanzo《THE PENROSE ROOM 鏡房》
芮鯊RapShark《大部分的事》(2023年發行,很好聽所以擅自加入)
阿夫《阿夫音樂故事》(是EP,很好聽所以擅自加入)
阿法《一條船》(是EP,別具意義所以擅自加入)
五年前、三年前有人能想到如今風光?
2022年中在《大嘻哈時代一週年回顧》文裡寫下:「如果嘻哈作為一種文化,那擴散必定需要時間」,終於在2024年迎來繁花齊放。身為聽眾,我只有開心。
每張專輯各領風騷。ZENBØ鬆弛,艾蜜莉踏實,阿跨面軒昂氣宇。
《Bayboy4life》不僅創造豐沛圖像,馬克還用旋律忠實紀錄情緒轉折。最後一首〈路易斯卡羅〉饒富興味。整張專輯一氣呵成反覆聽了多次。
山姆像嘻哈哲學家,不斷重建又推翻,正反沒有合,《愚公》最後也不收在一般專輯常見的「故事圓滿」。潘柏霖說得精確:「這是一個在問問題的專輯。」
細聽PIZZALI在〈狠操俱樂部〉hook那一句「覺得自己很酷」。就那句話,足以體現《赤子》整張專輯的態度。旋律、腔調、音色,細節滿滿,臻至完美。
相信芮鯊會在未來某天點開《大部分的事》重聽後感動萬分。我自己每隔一陣子聽〈原諒〉仍會泛淚。
到現在還會重聽YoungLee《Go home then Go BIG》。總決賽三年後發了首張專輯,中間我一度存疑,走Drill適合嗎?一如以往,《最像你的決定》是一張真摯得可怕的專輯,而且總是帶來力量。
礙於時間與篇幅,點到為止。希望大家都能以實際行動支持這些專輯,從中找到只屬於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寫這篇文的起心源於2024年11月16日,去了大支佛心主導舉辦的萬華大鬧熱「艋舺有嘻哈」,物超所值免費音樂祭表演,接連爽看好多饒舌歌手。
到最後一位歌手Gummy B登台,從傍晚開始的整場表演最後一首歌前的talking,他說自己四年前因為楊舒雅邀請而來萬華大鬧熱(影片現在還找得到),那時候他有一首歌,到現在都還會唱。
原版的《敦化南路》前奏下。他說:「那時臺下都不會唱,現在你們全部都會嗎?」
全場大合唱。
內心無比激動。一來是選這首歌太貼切(歌詞宛如預言),二來是,對啊,臺灣嘻哈竟然也走到現在。那2024年臺灣嘻哈發生了什麼?
此刻,臺灣絕大多數嘻哈創作或行動都無法變現的此刻,還是有這麼多人願意不計成本發專輯,從這個觀點來看,每一張都很有意思。
特別抓專輯來講,也想談談專輯的價值。
可能這五年、十年來吧,有一種聲音說,單曲當道,專輯已亡。果真如此?
從音樂創作者來說,專輯是一幅偉大藍圖,渴望透過不只幾分鐘,向世人訴說情感,因而像作家,將數篇短篇小說集結收攏,發行一本短篇小說集。其中又有人發展出變體,像長篇小說或劇作一樣打造起承轉合的專輯,形成一個「小型創作宇宙」,獨自聽一首有其意義,完整聽完專輯又能幅射出其他多重意義。
就這層啟動一切的基礎動機來說,專輯怎麼會死?
從商業行銷角度來說,專輯囊括更多意象,更多細節,更多可讓人挖掘的地方,因而能特別開個記者會、演唱會大肆宣傳,因為可供玩味之處太多了。
試想小人間隔三個月才發一首《歌佈靈的奇妙電台》裡的歌,跟整張專輯能一口氣聽完。兩者感受會天差地別。
從聽眾來說,單曲比較容易膩。專輯當然也會膩,但因為篇幅拉長,舒緩了重複性而導致的無趣。試想一張專輯聽十次和一首單曲聽十次,兩者就是不同。
全世界大概只有Kendrick Lamar或Travis Scott這種等級的人,可以在演唱會上連續播放同一首歌這麼多次,而不招致民怨(想想周杰倫粉絲同一首歌聽第二遍的反應,即便那不是他主動設計的)。
專輯的另一個意義在於,創作是要有斷點的。創作完一張專輯,往往就是創作者本身的斷點了。一部電影、一齣戲劇、一篇小說、一張文憑、一張專輯,宣告著某一部分的自己停止。
總不能一輩子當豹子膽吧。
一條河無法踏入第二次。就算觀眾期盼創作者某時期的作品,有時候也因為年紀、收入、情感等各種環境不同,創作者早就回不去了。以Weeknd為例,有時候甚至是創作者主動尋求斷點。
反過來說,支持專輯不代表貶低單曲。小人《在遇見你之前》、KE柯蕭《社會底層》或Leo王《陪我過假日》,都值得回味再三。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單曲是重要的敲門磚。
但要如何延續?如何在頻繁快速發出的爆紅單曲後,依然被人記得或不顯疲乏?連Central Cee都要發第一張專輯了。
誠如Kendrick Lamar在Wesley's Theory打給Dr. Dre得到的回覆:任何人都可以得到,最難的是保持下去(Anybody can get it, the hard part is keepin' it)。
若嘻哈音樂只是短線操作,那恭喜像《愛你真的梅辦法》這類歌(姑且把它納入嘻哈範疇內)。Lil Pump出現時也很成功,無可忽視。
但時間拉長,誰才是真正的嘻哈音樂創作者?
YT頻道SUN嘻哈世界指出抖音創作者搶走泰半流量(我對於「搶走其他嘻哈歌手流量」抱持懷疑),背後討論的也是相同議題:短小輕薄、迅快博人耳朵的作品是趨勢。其實Joeman早在2023年就提過類似說法,宣稱長影音流量巔峰已過,原因是因為平臺演算法眷顧的短影音。
那難道演算法不會有一天再次傾斜轉向?或者,一名真正的嘻哈音樂創作者就不考慮其他,純然屈服於流量嗎?
現實是像E.SO說的:「沒文化的商人賺錢生意/搞文化的素人只賺生計。」但阿法也唱得好:「你可以為流量失心瘋/或者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回歸創作本質,無論技術難度或耗費的時間精神,專輯要具備的條件遠高於單曲,也因而更彰顯其價值與意義。
口味、趨勢、潮流會變,但專輯不會死。
另一件2024年值得被記錄的是嘻哈文化中的性別反思。
更早之前勢必就有人討論,但此刻或許因為演算法,讓更多人對此發聲(嗎)。
簡化地說,是嘻哈音樂長久以來都有貶低、嘲諷、「性化」生理女的傳統存在。不分男女大小,想得到的饒舌歌手(撇除宗教因素)說不定都曾在歌裡唱過一句bitch。
歌手和歌曲情境會讓這些詞的意義存在差異,但光譜上,還是看得出那些滿懷惡意的人,比如諧幫remix《有緣作伙》。
邏輯分析已經夠多了,其實更應該對話的是創作這些音樂的人。
你可能因為年輕而放蕩狂妄,覺得框架、規範就是拿來打破的,但你的陽剛異男小圈圈可能太小了。社會上不只有你和你的快樂夥伴,而言語確實有其影響力。過去的流量讓你以為這樣做是對的,但實際上是錯的。
你可能缺愛吧。父母離異?被同儕霸凌?被情人背叛?被別人嘲弄夢想?羞辱女性不會讓你比較帥。世道艱難,你可以找個簡單的出氣筒,也可以像Kendrick Lamar試著改變。Let's give the women a break/Grown men with daddy issues。
你可以有選擇。B很好發音押韻,但我不信沒有其他字可以用。太多不帶這類字詞的好歌了。
你可以有選擇。傾聽、同理並非脆弱,也不會讓你低人一等或變不帥。不要跟我講人設,試想E.SO的轉變。
你也可以平衡一下,用一些問候別人爸爸或阿公的詞,說不定還有賣點。鄭宜農cover《現主時》是蘊含智慧的範例。或黃大謙在《Sad Bitch》裡用這類詞。
你可以有選擇,聽眾也可以有選擇。
我呢,作為真的會花錢支持、持續關注嘻哈音樂,而非在網路上匿名留言放屁的人(就問什麼時候在售票的活動看見你),是不會支持這種音樂。
我可能還是會聽啦,比如某些禁藥王&栗子、潮州土狗的歌,偷偷摸摸在耳機裡放個幾次,讓藝人盈利個幾塊錢。但若要花錢或公開推薦某些明知充斥無理惡意的歌,就完全做不到。
我也不知道跟我類似的聽眾還有多少。年節將近,多說好話,祝各位創作者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