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中全家去了裡冷林道。裡冷林道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屬大甲溪及烏溪集水區範圍,八仙山事業區內;裡冷林道因位於裡冷部落及大甲溪支流裡冷溪而得名,裡冷一詞原自 泰雅族語「里浪」意思為從深山來的人(來自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網站的介紹)。
先生和大寶騎登山車,我則步行跟著騎滑步車的小寶。車子停在林道5K附近比較寬闊的地方,我們就出發了。
這天陽光燦爛,我們到達時已是中午時分,陽光下有點熱,陰影下又有點涼涼的。中海拔的林相混合著針葉和闊葉林,地上不時看到橡實和松果,是冬季的饗宴。
小寶跟著兩台登山車前進,我需要跑步才能跟上,心裡正想著不會要開始體驗越野跑了吧,就看到她停下來回頭等我。如果她不停,我可能追不上了呢。我們通過6K和6.4K兩道閘門之後,先生和大寶就努力往上踩上去,我跟著小寶走走看看。
她想要去追爸爸和哥哥,水泥路面也還算平,所以前進的滿快的。我們停下來撿了一些可愛的橡實,有些已經從帽子脫落,有幾顆完整的,也有觀察到象鼻蟲打的洞洞。一顆巨大的崖薑蕨長在樹木的中段,彷彿一個綠色的大鳥巢。我最近剛好下載了植物辨識app,可以一邊認識植物一邊前進,覺得很有意思。
路邊往山崖下去的地方,忽然出現一群蕨類植物。直挺挺的葉子從土裡長出來,大約是小寶的身高,帶著黃色細毛的嫩葉捲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小寶停下來看,我用植物辨識app辨識出這些是芒萁。小寶學到新的名詞顯得很開心,一路念著芒萁芒萁。我們發現她喜歡在背光處,再前行到陽光比較熱的地方,就看不到她了。
捲捲毛毛的芒萁
路面漸漸變得不平整,在7K附近我們遇到一群蚊子發出嗡嗡嗡的聲音,小寶就害怕地說要折返了。回程又經過芒萁們,小寶說想要去摸,但她們都長在山崖邊,最後還是怕掉下去。我們又一起認出咸豐草和紫花霍香薊,這兩種在校園裡也很常見的植物。然後遇見一群透著光的芒草,毛毛的鬚鬚輕飄飄,也讓小寶很喜歡。
陽光下金黃的芒草
我去程的時候看到一種刺刺成串的果實,回程想好好看看是甚麼東西。細細的枝條上大小大約一公分的果實累累,有些成熟打開了露出裡面小小的黑色種子。很可愛但植物app辨識不出來她是甚麼東西......
神秘刺刺果⋯
我們回到往覓靜莊園的分叉路口時,先生和大寶也回來追上我們了。他們說往上騎到了11K才折返,真是好厲害啊。還遇到了山羌呢。
林道風景優美,身體健康能來看看真好。孩子慢慢大,感覺我體驗越野跑的時間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