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 總非常期待過年的到來, 過年前, 會特別去買一本過年期間的特別節目表, 把想看的電影或節目圈起來。終於除夕夜到了~吃了年夜飯、領紅包, 當爺爺還在的時候, 我們會去阿公家圍爐, 飯後和堂兄姊及妹妹們玩撲克牌、擲骰子, 小朋友一起玩總是特別開心。過年期間大人總是和顏悅色, 只說吉祥話不罵人的。過年有許多好吃的, 減肥就等過年後~再說吧! 大年初一去廟裡拜拜, 初二媽媽回娘家, 眼看著我的節目表越來越少….一直到初五, 爸爸開始上班, 好像就得回歸到現實生活, 心裡總是特別悵然, 好像一年一度的期待, 又得再等一年了。
所以現在過年或是特別節慶, 我總試著把它變成一般日常生活, 沒有儀式感, 平時就除舊布新, 想吃的~也隨時可以去吃, 新衣也隨時可添購, 和家人相聚、出去玩, 在平日也可以去, 並不要得等到過年!
但少了這些儀式~似乎節慶的年味, 也淡少了許多。
去年過年, 一家11人浩浩蕩蕩去餐廳吃飯, 總吃得焦慮, 因為用餐有時間限制, 得趕緊上菜, 趕緊吃, 因為, 下一輪的客人已在等待。今年過年, 妹妹採買了許多食材, 2個冰箱撐得滿滿的, 我們從除夕夜到初五, 幾乎餐餐在家開伙, 這幾天張羅11人的吃吃喝喝, 及餐後的餐鍋碗瓢盆洗滌而忙碌不堪。
我瞰見~我的心情和往年很不一樣:
1. 我一樣做這些事, 但我的心情是平靜的, 當有犧牲感的「念頭」出現時…我瞰見了~
這是頭腦製造出來的想法, 瞰見~「這個念頭」來了~又去, 我不去評斷這個想法, 也不被這個想法改變, 我的起心動念只是單純的:好開心、好珍惜大家都回來團聚喔!
2. 我也不去比較~誰做得多?誰做得少?我也不去尋求他人對我的肯定以及讚美。
哪裡有缺~我就去補位。
哪裡沒做~我就去把它做好, 心情上盡量放輕鬆。
3. 家裡亂就亂, 不再去要求孩子們把東西收好, 這就是日常。
當我試著「瞰見, 就好」, 不去大張旗鼓做些什麼, 就沒有想要逃開的念頭或有犧牲感。也不會因為家裡亂, 而影響心情或氣得臉紅脖子粗。
我也發現~
當我好好扎實將眼前的事做好, 當妹妹及家人們離開後, 我就不會有遺憾或是悵然假期結束了!
今年的過年, 我心情很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