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包
含有「紅包」共 23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吳柳蓓的沙龍
2025/04/09
住院機緣
淑華年輕的時候,做水泥工、看護工養孩子,都是粗重的工作,但是她沒有退路,只能咬牙做到底。三十五歲那一年,淑華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她得了甲狀腺亢進,那時她在東部的小醫院治不好,只好轉到北部醫院,住院期間,鄰床有一位阿嬤很慈祥的對她說,「妳的命不好,妳要下去做,有錢的人出錢,沒有錢就要出力氣,妳
#
責任
#
看護工
#
住院
2
留言
付費限定
豹子的小說世界
2025/04/07
里長伯 39
#
長春
#
紅包
#
父母
2
1
呂泰翰(澎湖土豆)
2025/04/08
2
雖然只是在小說世界中 不過土豆深深相信 現實人生中 還是有像曾父與曾母的長輩們不會在意同志婚姻 時代在進步 我們的思維也會進步 我就舉例自己吧! 雖然還沒有伴侶 不過家母與親友們也說了 選擇同性或是異性都無妨 重點是要好好的平安的活著 自己的人生自己為自己負責 無論好壞 人是自己選得 要活得平安 至於是否精彩 自己為自己負責就好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 老娘沒辦法一直陪著你 你要對自己負責 嗯 乖
2
擁抱夕陽的人生的沙龍
2025/04/04
公司很要求參加同仁的婚禮,關於長官逐桌進酒盯哨的異談
很要求同仁參加婚禮的某公司 簡言之,我待過的某公司對於 團體活動非常重視,不管是公司舉辦的淨灘、爬山、單車環島活動,或者是同事間的人生大事都是,其中也包含婚禮,主管非常重視同仁的出席率。 我們部門大概有100人,婚禮常常都能坐個6桌左右,而且呢.....在新郎新娘父母跟賓客們敬酒後,我們副總也會
#
職場故事
#
婚禮
#
紅包
2
留言
瘋言凡語
2025/02/25
《那一年,一起領紅包的相聲》
#
紅包
1
留言
粉圓媽的幸福日常
2025/02/15
年初五規劃壓歲錢
幸福教養學發放零用錢 過年期間,孩子們得到了不少「紅包」,這些紅包是長輩們祝福的心意,如何帶領孩子規劃這些金錢?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這麼做~
#
壓歲錢
#
紅包
#
教養
喜歡
留言
【陸語國文】
2025/02/15
【國語寫作】【紅包與我】成果建議(0203)
【國語寫作】【紅包與我】成果建議(0203)
#
線上教學
#
寫作
#
高中國文
1
留言
吳柳蓓的沙龍
2025/02/14
住院機緣
淑華年輕的時候,做水泥工、看護工養孩子,都是粗重的工作,但是她沒有退路,只能咬牙做到底。三十五歲那一年,淑華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她得了甲狀腺亢進,那時她在東部的小醫院治不好,只好轉到北部醫院,住院期間,鄰床有一位阿嬤很慈祥的對她說,「妳的命不好,妳要下去做,有錢的人出錢,沒有錢就要出力氣,妳
#
責任
#
看護工
#
住院
1
留言
威利財經生活隨筆的沙龍
2025/02/10
過年紅包怎麼投資?幫小朋友鋪路的智慧選擇
小朋友領紅包該幫他投資什麼? 今天來跟大家討論一下過年的特別節目,題目是:小朋友領紅包該幫他投資什麼?幫孩子投資這件事情來跟大家聊聊。 我想,過年又到了,大家可能家裡親戚比較多,小朋友領到很多紅包。於是,你拿到這些錢,通常搞不好你也不會給小朋友,像我小時候經驗,通常是媽媽會來保管,等
#
紅包
#
小孩投資
#
小朋友
2
留言
雨兒 的沙龍
2025/02/05
包紅包的體悟
每年過年,包紅包給爸媽前,妹妹都會跟我商討今年要用什麼創意紅包包給爸媽,但是從今年開始,我決定只用普通的紅包袋包了⋯⋯
#
紅包袋
#
紅包
#
年終獎金
3
2
天涯漫客
2025/02/06
1
創意紅包可能對小朋友比較吸睛~ 我們家的小朋友,近幾年都是因為紅包袋在驚呼,搞得長輩們都開玩笑的吃醋說,好像袋子比裡面的錢有吸引力🤣 (因為阿公阿嬤給小朋友的紅包都比我們這些阿姨舅舅給小朋友的大包😆)
1
雨兒
發文者
2025/02/06
1
天涯漫客 原來是這樣😆 太有趣了 祝您新年快樂唷!(元宵前都還是新年😂)
1
無腦老嫗小沙龍
2025/02/05
點滴在心的蛇年新年
慶幸蛇年我還是有個紅包,無論裡面裝什麼,點滴在心,都很開心。
#
蛇年
#
春節
#
農曆新年
86
54
輕煙飄過
2025/02/05
13
時代變遷,舊時大家族的凝聚力,隨著族中長老逐個離世後已逐漸散佚,看您娓娓書來四代人的生活變遷,也讓人思想起美好的舊時光,每個人都曾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收紅包的喜悅,長大後開始發紅包給上下輩,才知道紅包背後是長輩的愛心與晚輩的孝敬,如今年少一代逐漸西化,對於傳統習俗的理解付之闕如,也無從期待甚麼文化傳承,紅包成了凝聚美好舊時光的藏寶袋,給曾經經歷過溫婉人心與濃厚人情舊時代的長輩們,一分走入時光甬道的慰藉與溫潤的回憶。
13
Angela Chen
發文者
2025/02/05
2
輕煙飄過 紅包的儀式感及心意,多過實質的價值,每個收到的紅包都彌足珍貴。 別對年輕人逐漸西化,淡忘傳統文化習俗覺得可惜,文化轉型本就是開放國門難以阻止的趨勢,連90歲的阿公都能逐漸接受外帶年菜或簡化部分的儀規,我輩更無須因此覺得扼腕,而是考慮如何推廣或改進,讓大家更能歡喜接受及傳承,就如西方的聖誕節一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