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vogue.com.tw/fashion/content-46555
「雙排釦、袖口調整、肩上設計...」關於經典風衣Trench Coat的小細節功能介紹 By Maude Bass Krueger、Yoyo Su和Flower Chen2019年4月3日
對於Trench Coat風衣,因其名稱與結實耐穿的特性,普遍有個錯誤的認知就是它是給第一次世界大戰身處泥濘戰壕中的士兵們所穿的軍用大衣。但實際上,它是從1820年代由蘇格蘭化學家兼發明家Charles Macintosh和英國發明家Thomas Hancock(英國橡膠工業的開創者)所開發的防水大衣演變而來的。而在戰時的確有穿過它的主要都是軍官以上階級的軍人們,這些人自行購買風衣作為他們的制服-以此來標示身分與階級,即便這是在軍隊中。
但是,溯源至風衣1820 年代的歷史。Charles Macintosh和Thomas Hancock所製作的防雨大衣-稱作「Mack」-則是以橡膠塗面的棉布製作而成,是供衣著講究且生活上會觸及騎馬、射擊、釣魚、戶外活動和軍隊服役的男士作為外衣所用。隨著科技進步,橡膠塗層變得更加透氣、更不易讓人出汗,而且防水的性能也更好。在1853年,John Emary 這位來自梅費爾Mayfair的男裝裁縫師開發出改良的防雨大衣,並以他的公司Aquascutum(取自拉丁文,意為「水」與「盾」)的名義進行製造。而Thomas Burberry,這位來自漢普郡Hampshire的年輕服飾布料商則在1856年創立同名的公司時起而仿效之。讓單一條的棉線與羊毛纖維具有防風防水的效果,以此取代經過上膠處理的布料,Burberry的「Gabardine」布料就這樣在1879年問世,是自此之前以來最透氣的布料,且出產之後更是受到探險家、冒險家、飛行員和其他喜歡冒險的男士所喜愛。
Print CollectorAquascutum和Burberry皆宣稱自家「發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軍人們穿著的軍裝大衣,但事實上這兩家公司是幫助推廣一種已然存在的大衣,並將其改造供軍隊所用。看看這張拍下上級軍官軒昂氣度的相片,他正英勇地執行軍務,而他身上所穿的那件風衣則讓整體造型更顯神氣。Burberry和Aquascutum製造的風衣非常昂貴,只有富裕的人買得起,但有許多其他的零售商販賣較為便宜的同款服飾-非常像現在的狀況。而外國的士兵與平民則在戰時開始穿起這種大衣,以此服裝來表現愛國的意識。
💡風衣的細節功能由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的風衣(這個名詞在1916 年於一本服裝製作的專業刊物上首度在出版物中使用)為雙排鈕扣、腰部經過剪裁,而腰部到低於膝蓋的下擺則為狀似喇叭的外擴線條。腰帶上配有D形環可掛上配件。背面帶有披風讓水能順其滴下,而肩上則有防風的布片作為通風之用;口袋具有相當的深度,袖口則可調緊,而頸部的鈕扣則能幫助穿著者抵禦毒氣。有些大衣還附有一層具有保暖功能並可以拆卸的襯裡,若有需要則還可作為寢具所用。肩膀上的肩章則表明了穿著者的軍階。在戰時,大衣是以卡其色製造並發售,以求能提供最好的偽裝效果。
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官們又再度穿起這種大衣,但這種大衣已在1940 年代開始擺脫它那極為鮮明、講求實用於軍隊的形象,因為它開始受到好萊塢賦予其浪漫的故事。軍官的形象遭到替換,取而代之的是口若懸河的記者、狡猾的犯罪份子、謹慎仔細的偵探、神氣瀟灑的間諜與妖豔誘人的蛇蠍美女,好萊塢幫助軍裝大衣成為時髦衣裝的一種。某些電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場景中皆有角色穿著這種大衣-《北非諜影Casablanca》裡的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裡的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柏林艷史A Foreign Affair》裡的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裡的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風衣就這樣與勇猛無畏的男人與聰明慧黠的女人劃上等號。
時至今日,風衣已經過許多設計師的再次改造,如Martin Margiela、Rei Kawakubo 和Jean-Paul Gaultier,而且仍是其創始者Burberry歷久彌新的代表作品。有各種的樣式、顏色組合、長度,再附上或去除其原有的眾多細部設計,風衣或許已失去了它在軍事上的實用意義,但它仍大致保有那經典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