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rompt控制模型內建CoT 的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新模型 ChatGPT-o1-preview 使用心得2

「提示詞工程已死,但又活了?」

在使用 ChatGPT-o1-preview 時,如果提示詞不夠具體,模型可能會產生過度發散或失控的創意表現。因此,我開始思考,能否利用提示詞來控制模型內建的「思維鏈 (CoT, Chain of Thought)」功能?我將這種控制技巧暫且稱為「prompt engineering for CoT(思維控制提示詞工程)」。

以下是我嘗試後認為有效的兩個技巧:

1.新的Magic words「請盡可能仔細且花時間思考後回答」

根據 OpenAI 自己的說明,模型在有更多思考時間時,表現會更佳。雖然目前用戶無法直接控制 ChatGPT 思考的時長,但為什麼不在提示詞中加入「請盡可能仔細且花時間思考後再回答」或「請從多個角度仔細分析問題」等要求模型分配更多計算資源的語句呢?

經過多次嘗試,我發現這樣的語句確實有效,成功率相當不錯。一句簡單的提示詞似乎可以讓 ChatGPT 的思考時間增加 20% 到 300% 不等。由於 o1-preview 的使用次數有限,歡迎大家來實測這個方法。(雖然這種技巧與prompt injection有些相似,未來可能會被 OpenAI 修正,但趁現在還能用,快試試看!)

2.直接指定思考方向

另一個有效的方式是,在提示詞的最後加入具體的思考方向。舉例如下:

#思考方向

“””

1.(思考的切入點)

2.(思考的切入點)

3.(思考的切入點)

“””

分享一個實際的案例,比如說我詢問ChatGPT「在生成式AI快速發展的時代,各種產業的公司會需要哪一些生成式AI相關的服務呢?(請用繁體中文回答)」。

【原本的情況】:內容生成服務、AI客服與聊天機器人、個人化推薦系統、程式碼自動生成與輔助等等洋洋灑灑列了15項給我。

但我另外加入了提示詞如下:

#思考方向

“””

1.理解使用者的語言所代表的國家/地區和當地產業的關係性

2.探索當地產業與政治經濟與生成式AI之間的關聯性

3.探索生成AI如何能落地應用

“””

【新的情況】:

製造業:產品設計、自動化生產流程優化、預測性維護

醫療保健:生成醫學影像分析、個人化治療方案、生物信息學研究

金融業:風險評估、欺詐檢測、個性化理財建議

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創作輔助、虛擬現實體驗、數位行銷

結果的確有效地改變了ChatGPT的思考內容。最後生成的結果的也完全不一樣,有機會更能切合使用者的需求。

附圖提供有沒有加入思考方向的ChatGPT思考內容對照。

raw-image
raw-image

(【003號】原文發佈於2024/9/25 觸及人數:847)

avatar-img
0會員
8內容數
探索ChatGPT等生成式AI 的各領域應用 1.分享 AI 工具的實測結果&提示詞技巧 2.分享 AI 創作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幻詠 Gen Ai Studio 的其他內容
ChatGPT實用技巧分享 在我的使用經驗中,最後能從ChatGPT得到滿意的答案,很多都是在用力吐槽、諷刺或是嫌棄之後才獲得的。 我將這種AI的使用技巧,「All you need is Tsukkomi(吐槽)」。 如果不這樣做,ChatGPT預設的回答通常都很「官方」,看似有用,但常常不
ChatGPT 推出了一種新功能,稱為 "Canvas 模式",可以對特定內容進行反覆修改。根據官方說法,這是為了幫助撰寫程式碼或文章,但我認為這個功能幾乎適用於所有問題。以下是我的理由: 1. 調整知識水平更方便 在我熟悉的領域(如商務日語和資料分析),我可以調整到碩博士水準來獲取更多
【從和AI交談中獲得商業洞見】 ChatGPT認為企業營運效率的關鍵因素是「領導力與企業文化」 而「自動化與數位化工具」的優先度或許並不這麼高 問ChatGPT(GPT-4o):「一個公司組織要有效率的營運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他回答了以下八個重點:
文科生福音?更聰明的 AI 可能會拉高語言能力上的門檻 生成式 AI 本來就是一種對指令(提示詞)高度敏感的工具,輸入內容稍作改變,輸出的結果可能就會不同。隨著 OpenAI 對模型進行各種優化,到 GPT-4o 時,用戶體驗上似乎不再需要對輸入的用詞過於精確,也能獲得不錯的回應。
【Google的NotebookLM好玩又實用!】 三個步驟實現個人化AI創業策略分析
ChatGPT實用技巧分享 在我的使用經驗中,最後能從ChatGPT得到滿意的答案,很多都是在用力吐槽、諷刺或是嫌棄之後才獲得的。 我將這種AI的使用技巧,「All you need is Tsukkomi(吐槽)」。 如果不這樣做,ChatGPT預設的回答通常都很「官方」,看似有用,但常常不
ChatGPT 推出了一種新功能,稱為 "Canvas 模式",可以對特定內容進行反覆修改。根據官方說法,這是為了幫助撰寫程式碼或文章,但我認為這個功能幾乎適用於所有問題。以下是我的理由: 1. 調整知識水平更方便 在我熟悉的領域(如商務日語和資料分析),我可以調整到碩博士水準來獲取更多
【從和AI交談中獲得商業洞見】 ChatGPT認為企業營運效率的關鍵因素是「領導力與企業文化」 而「自動化與數位化工具」的優先度或許並不這麼高 問ChatGPT(GPT-4o):「一個公司組織要有效率的營運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他回答了以下八個重點:
文科生福音?更聰明的 AI 可能會拉高語言能力上的門檻 生成式 AI 本來就是一種對指令(提示詞)高度敏感的工具,輸入內容稍作改變,輸出的結果可能就會不同。隨著 OpenAI 對模型進行各種優化,到 GPT-4o 時,用戶體驗上似乎不再需要對輸入的用詞過於精確,也能獲得不錯的回應。
【Google的NotebookLM好玩又實用!】 三個步驟實現個人化AI創業策略分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如果您對自動模擬中的細節不滿意,您可以使用一系列引導 Prompt 將對話引導至您喜歡的方式,以下範例示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施行 Universal Simulation Pattern (USP) 需要對角色、流程和場景結構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結構 Universal Simulation Pattern (USP) 分為三個主要組成部分:Ro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再來談一個使用 TOCD 這個 Prompt 範本,建立「食譜推薦」的完整 Prompt,TOCD 的說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今天來談使用 TOCD 這個 Prompt 範本,建立「旅遊行程創建」的完整 Prompt,TOCD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OCD 範本體現了簡單性和有效性,此範本以四個基本元素 ( Task、Output、Context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ChatGPT縱然成功,但是仍有一些任務處理得不好,例如: 需要邏輯推論的任務 多步驟的任務
延續使用Meta釋出的模型,實作Chat GPT - Part 4,我們現在遇到一個問題:語言模型回答的資訊不是我想要的。 於是我參照ChatGPT回答不是你要的怎麼辦?,想使用低成本的技術:RAG,來改善這問題。 以下開始實作,首先引入一個重量級工具包,它叫做LangChain,這是做語言模型
Thumbnail
給出好的指令也是一門學問! 我們在業界稱為「指令工程」(Prompt Engineering),OpenAI 官方也有公布指令工程的操作資訊,但是今天我們只要學會這樣的操作方式,你可以贏過現在多數的AI使用者。
Thumbnail
本文介紹「思維鏈」(Chain of Thought,CoT)的提問技巧,探討其如何影響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的表現。由於「思維鏈」能使機器人模仿人類推理的過程,因此,建議在使用大型語言模型進行提示工程時加入類似「讓我們循序思考」等提示詞,以提高多步驟問題的解決能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如果您對自動模擬中的細節不滿意,您可以使用一系列引導 Prompt 將對話引導至您喜歡的方式,以下範例示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施行 Universal Simulation Pattern (USP) 需要對角色、流程和場景結構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結構 Universal Simulation Pattern (USP) 分為三個主要組成部分:Ro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再來談一個使用 TOCD 這個 Prompt 範本,建立「食譜推薦」的完整 Prompt,TOCD 的說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今天來談使用 TOCD 這個 Prompt 範本,建立「旅遊行程創建」的完整 Prompt,TOCD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OCD 範本體現了簡單性和有效性,此範本以四個基本元素 ( Task、Output、Context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ChatGPT縱然成功,但是仍有一些任務處理得不好,例如: 需要邏輯推論的任務 多步驟的任務
延續使用Meta釋出的模型,實作Chat GPT - Part 4,我們現在遇到一個問題:語言模型回答的資訊不是我想要的。 於是我參照ChatGPT回答不是你要的怎麼辦?,想使用低成本的技術:RAG,來改善這問題。 以下開始實作,首先引入一個重量級工具包,它叫做LangChain,這是做語言模型
Thumbnail
給出好的指令也是一門學問! 我們在業界稱為「指令工程」(Prompt Engineering),OpenAI 官方也有公布指令工程的操作資訊,但是今天我們只要學會這樣的操作方式,你可以贏過現在多數的AI使用者。
Thumbnail
本文介紹「思維鏈」(Chain of Thought,CoT)的提問技巧,探討其如何影響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的表現。由於「思維鏈」能使機器人模仿人類推理的過程,因此,建議在使用大型語言模型進行提示工程時加入類似「讓我們循序思考」等提示詞,以提高多步驟問題的解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