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能改善的四部曲中,第一階段是從歷史電費單挖掘節費空間,第二階段是利用資料獲取設備與EMS(能源管理系統)進行深入分析,以識別人為可優化的節能空間。這一階段的目標是找出不必要的能源浪費,並通過管理優化來降低能耗,而不需要立即更換設備或進行物理改造。
1、採用EDC可擕式SCADA系統,精准採集資料
由於企業在早期通常沒有導入能源管理系統(EMS),此時可以採用肯革陸科技的EDC系統(可擕式SCADA:電力品質分析記錄儀),作為移動式資料獲取工具:
EDC系統的作用:
如何部署EDC?
第一步:確定監測目標
第二步:安裝EDC並開始資料獲取
3.第三步:資料分析,發現能源浪費點
2、通過EMS工具,找出人為節能優化點
資料獲取後,下一步是利用EMS(能源管理系統)工具,將資料視覺化並分析,以制定人為優化策略。
關鍵優化方向:
2.1.負載管理優化
問題:
優化措施:
✅錯峰啟停:調整設備啟動時間,避免多個高功率設備同時運行,減少需量電費。
✅優化生產排程:如可調整生產時間,儘量避開電費尖峰時段。
✅設定待機控制策略:夜間或週末關閉非必要設備,減少閒置能耗。
2.2.低功率因數改善
問題:
優化措施:
✅調整設備組合:避免低功率因數設備單獨運行,提高整體功率因數。
✅設定手動或自動補償策略:建議使用者先嘗試手動調整負載分配,如成效不佳,再評估第三階段加裝功率因數補償設備或變頻器。
2.3.識別設備異常或能源浪費
問題:
優化措施:
✅定期檢查高能耗設備:如果某設備能耗異常,可安排維護或檢修。
✅優化空調與照明管理:安裝時間控制或感測器,在無人時自動關閉。
3、具體案例:通過人為優化,降低10%以上能耗
以某加工廠為例,在僅進行人為節能優化的情況下,通過資料獲取和EMS分析,發現以下問題並採取相應措施:
最終,該企業僅通過人為優化措施,即節省了10%的電費,無須投資任何額外硬體。
4、結論:如何高效執行第二階段的人為節能優化?
✅利用EDC可擕式SCADA設備,快速採集能來源資料,發現關鍵問題點。
✅結合EMS工具分析負載管理、功率因數、異常能耗,找出人為可優化的空間。
✅執行優化策略(錯峰用電、待機管理、溫控優化等),實現5~15%的節能成效。
這一階段的節能措施投資成本極低,但成效顯著,並為後續第三階段的物理節能(更換設備、變頻改造等)提供精准的資料支援,是企業邁向智慧節能管理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