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雙板滑雪單日體驗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滑雪有單板和雙板的選擇,不想一開始就瘋狂摔屁股,就先從雙板開始嘗試。(各有優缺點,大家再自行爬文)

先說結論,雙板除了不怕摔之外,其實也不太好控制,尤其我上板開始滑才知道我左右腳控制力差這麼多,只要求平行滑下,但左腳臀肌弱無法控制雙腳在平行位,煞車也難兩腳平均內八滑行,滑行方向只能一直偏右滑下去,甚至難以煞車。

來分享第一堂上課我學到的技巧,以及之後自我訓練(待續)時的動作給你們。

正確姿勢五大重點

  1. 脛骨(小腿前側)輕靠鞋舌,但不過度前傾
  2. 膝蓋略微彎曲,但不超過腳尖太多
  3. 核心啟動,脊椎延伸,避免過度拱背或駝背
  4. 臀部輕坐,維持穩定支撐
  5. 重心落在腳掌前半部,但腳跟不懸空

要一直讓脛骨頂住鞋舌其實不容易,我們很習慣用大腿前側工作(用力),腳跟不小心就飛起來。

想像你的 小腿輕輕斜靠在鞋舌上,而不是用力壓迫。重量應該分佈在腳掌前半部(特別是前腳掌與腳趾根部),而不是完全壓在腳趾上。

初學者最常發生的錯誤姿勢,一旦出現膝蓋前移,其他姿勢大多也都會跑掉或是力量抓不到,容易跌倒或受傷。

❌ 錯誤姿勢:膝蓋過度前移

  • 動作描述
    如果你的膝蓋過度前移,而核心與臀部沒有適當出力支撐,會導致重量壓在腳趾上,甚至腳跟浮起,使得下肢壓力集中在膝關節,增加受傷風險。
  • 錯誤特點
    ❌ 膝蓋明顯超過腳尖,壓力全落在膝關節
    ❌ 腳跟可能浮起,導致重心不穩
    ❌ 核心與臀部沒有出力,完全靠膝蓋承受壓力

🔹 「你會像是在往前跌倒,而不是站穩支撐。」如果你的感覺是腳趾快要抓不住地面,或膝蓋像是在往前推倒自己,那很可能是過度前移了。


💡 如何確認自己的姿勢?

  1. 體驗腳掌壓力變化
    • 站立時,試著讓壓力集中在前腳掌,但確保腳跟仍然貼地,這樣就能感受到適當的腳掌前側壓力感覺。
    • 若腳趾開始緊抓地面、腳跟懸空,表示膝蓋過度前移了。
  2. 核心與臀部的感覺
    • 正確的姿勢下,你應該能感覺到臀部與大腿前側一起發力,而不是只有膝蓋承受壓力。
  3. 對鏡子檢查
    • 從側面觀察,膝蓋應該在腳尖稍微前方,但不超過太多,且脛骨與鞋舌接觸時應維持穩定。

一個錯誤的習慣或是動作就容易造成相對應的傷害

常見錯誤姿勢 & 產生的問題

❌ 錯誤 1:膝蓋過度前移

🚨 問題:過度壓迫膝關節 → 可能導致前十字韌帶(ACL)受傷

✅ 解決方式:利用臀部穩定,而不是讓膝蓋承受所有壓力

❌ 錯誤 2:核心沒啟動,骨盆前推,重心後傾

🚨 問題:失去平衡,容易跌倒 → 腰部代償,可能導致腰痛同時也增加膝蓋的壓力

✅ 解決方式:啟動核心,調整骨盆位置,保持身體微前傾但不彎腰

❌ 錯誤 3:踝關節沒參與,僵硬不靈活

🚨 問題:無法靈活轉彎 → 增加腳踝扭傷風險

✅ 解決方式:強化腳踝與小腿肌力,訓練滑雪平衡感


整堂課我的問題發生在錯誤2和錯誤3中,導致膝蓋受壓比較大,相對的其實也會影響我腳踝的活動度,在課程後半段煞車練習時也會受到比較大的挑戰,不好控制腳板外翻的角度,相對膝蓋也會比較痛。

所有的問題其實都從小地方環環相扣,如果有想去滑雪的大家很建議可以先在台灣滑雪練習場試上一堂課,也可以先訓練自己本體感覺,超前部署訓練身體基本能力,真正到雪場請教練的時候才部會光練習基本動作就耗盡大量體力,這一小時我上課下來其實很累,好難想像如果我和我弟一群人要去雪場滑三天請三天教練會是什麼疲憊的狀態。

我在台南SNOWIN體驗,全台灣也滿多分店的,大家可以去體驗一下,我覺得也是給身體藉由不同的運動項目去刺激身體的肌肉控制能力,同時發現身體的其他Bug!

之後再分享自我訓練的動作給大家~

avatar-img
2會員
5內容數
分享皮拉提斯大小事 透過皮拉提斯好好認識自己身體的過程,請交給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loe Mo Pilates 的其他內容
重訓的穩定性動作若是加上皮拉提斯原則去練 肌肉感受度不是一塊肌肉 而是所有力量經過的地方 展現出肌肉在拉長延展中穩定 練的不是一塊肌肉而是「線條感」 例如一個臉拉動作 若只專注在單純的三角肌或是肩膀旋轉 會有點可惜少了全身肌肉一起參與的穩定感 從雙腿站立下的力量扎地感 穩妥
如標題所,其實尿失禁(漏尿問題)治癒率很高,前提是我們是否有正視這個問題。 許多女性選擇避,問題反而累積的越來越複雜,治療時間就會拉長,相對可能擊垮治療的信心。 男女生都會發生尿失禁的問題,但女性比例相對較高,原因以下幾個 -女生天生尿道較短,容易發炎(膀胱或尿道炎 -會因懷孕肚子變大的過程
如果你剛開始接觸Pilates,可能會困惑到底要上器械還是墊上課程。「器械」無疑是Pilates的象徵,但經典的墊上課程不代表不值得你花時間。如果你有機會選擇器械課程,那很好,但別輕易評論墊上課程的不是。 如果你深愛器械課程而忽略了墊上課程,該是時候重新發現墊上課程不可否認的好處了囉! 此為翻譯文章
去年我剛進入人生新階段,也是家庭抗爭的一年,家庭抗爭沒有十年抗戰,當然也還沒有成功,當溝通沒有辦法化解時,一切先交給時間,各自冷靜...... 每當不經意想起、當呼吸也在痛的時候,還能去哪兒呢? 還記得去年夏天去小琉球,望著無邊無際的海,看著海底下的魚群和海龜,溫煦的陽光折射在海中,披著這道光想著你
重訓的穩定性動作若是加上皮拉提斯原則去練 肌肉感受度不是一塊肌肉 而是所有力量經過的地方 展現出肌肉在拉長延展中穩定 練的不是一塊肌肉而是「線條感」 例如一個臉拉動作 若只專注在單純的三角肌或是肩膀旋轉 會有點可惜少了全身肌肉一起參與的穩定感 從雙腿站立下的力量扎地感 穩妥
如標題所,其實尿失禁(漏尿問題)治癒率很高,前提是我們是否有正視這個問題。 許多女性選擇避,問題反而累積的越來越複雜,治療時間就會拉長,相對可能擊垮治療的信心。 男女生都會發生尿失禁的問題,但女性比例相對較高,原因以下幾個 -女生天生尿道較短,容易發炎(膀胱或尿道炎 -會因懷孕肚子變大的過程
如果你剛開始接觸Pilates,可能會困惑到底要上器械還是墊上課程。「器械」無疑是Pilates的象徵,但經典的墊上課程不代表不值得你花時間。如果你有機會選擇器械課程,那很好,但別輕易評論墊上課程的不是。 如果你深愛器械課程而忽略了墊上課程,該是時候重新發現墊上課程不可否認的好處了囉! 此為翻譯文章
去年我剛進入人生新階段,也是家庭抗爭的一年,家庭抗爭沒有十年抗戰,當然也還沒有成功,當溝通沒有辦法化解時,一切先交給時間,各自冷靜...... 每當不經意想起、當呼吸也在痛的時候,還能去哪兒呢? 還記得去年夏天去小琉球,望著無邊無際的海,看著海底下的魚群和海龜,溫煦的陽光折射在海中,披著這道光想著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小熱愛運動到現在依然不變,還有從生活中去體會身心靈, 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人要在不同的年紀去成長和去突破, 就像我2019年參加了兩鐵,先騎乘腳踏車到了山下之後才去爬山,這就是所謂的兩鐵 山上的風景就是讓人有不同的心境,到了一個定點有山友的熱情請人喝涼水, 這是山下遇不到的人情味
Thumbnail
45歲的我,最近開始學習騎腳踏車。絕大多數的人在8歲以前就學會的事情,我現在才初次摸索。據說平衡感隨年紀越大,越不好掌握。兩個孩子陪我試了幾個禮拜,果然跌跌撞撞,沒有起色。
Thumbnail
1.先從徒手開始,伏地挺身+深蹲+平板撐,先持續一個禮拜,不用管次數時間 2.家裡有條件空間大有閒錢可以買一組啞鈴+臥推椅,沒有空間至少買一組啞鈴 3.找一家離家近的健身房,不要找遠的 4.要不要找教練?可以不用找,網路上很多教學都很實用,但如果你想要有人調整你的姿勢,那就需要找教練,我個人認為,要
滑板是一種受歡迎的極限運動,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基礎的滑板手,都可以透過這份滑板教學指南提升技能,享受滑板樂趣。 1. 選擇適合的滑板 首先,選擇一塊適合自己的滑板非常重要。通常,初學者可以嘗試較寬的滑板板身,這有助於保持平衡。確保滑板車輪和軸承的質量也是關鍵,這將影響您的滑行順暢度。 2.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進入第一周練習,過得還算輕鬆,沒有給自己設太難的目標,重點是要出門跑就是! 我參考的是ASICS設計的新手半馬訓練菜單,這禮拜的目標是輕鬆跑3K、4K、7K。雖然說是輕鬆跑,不過對我這個新手來說,是也不怎麼輕鬆🤣不但呼吸會亂掉,腳還超痠! 第一天選了住家附近的湖跑步,可以一邊看漂亮的風景一邊跑
要訣 從馬步轉換成獨立式,將重心移至其中一隻腳,另一隻腳抬高,一手上一手下 上手護頭,拳頭45度角,拳面向內;下手擊打大腿中斷 整體手臂宛若成S型,上下手拉稱 上腳膝蓋抬高,夾緊膝窩,想像往身體拉 腳底板往下壓,護住下腳膝蓋,想像踩在膝蓋上 身軀微斜,協助不晃動 心得 擺脫身體形
Thumbnail
運動健身&超慢跑好處 1.上健身教練課好處與心得 動作正確避免受傷 呼吸正確提升力度 增加效率效能/細節調整提升感受度 其他:細緻的觀察,有減重減脂肪經驗,好溝通;注意體態均勻,影像紀錄 我的生活實際改善:跳彈簧床不會漏尿(凱格爾運動)、扁平足復健/增加穩定度、肌膚變好、可以少吃保健食品
本文紀錄了一次運動菜單,主要針對下肢進行訓練,並提到了擬定的訓練時間和循環訓練內容。文章內容包括各項運動的具體內容和數量,以及運動後的感受和調整訓練菜單的想法。
Thumbnail
在極寒天氣下進行運動可能帶來一系列風險,包括肌肉拉傷、骨折、心血管負擔和低體溫等。為了有效管理這些風險,我們需要謹慎選擇運動類型,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和保護措施,並遵從相關的健康和安全指南。保護自己的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因此請根據自身情況和當地條件做出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從小熱愛運動到現在依然不變,還有從生活中去體會身心靈, 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人要在不同的年紀去成長和去突破, 就像我2019年參加了兩鐵,先騎乘腳踏車到了山下之後才去爬山,這就是所謂的兩鐵 山上的風景就是讓人有不同的心境,到了一個定點有山友的熱情請人喝涼水, 這是山下遇不到的人情味
Thumbnail
45歲的我,最近開始學習騎腳踏車。絕大多數的人在8歲以前就學會的事情,我現在才初次摸索。據說平衡感隨年紀越大,越不好掌握。兩個孩子陪我試了幾個禮拜,果然跌跌撞撞,沒有起色。
Thumbnail
1.先從徒手開始,伏地挺身+深蹲+平板撐,先持續一個禮拜,不用管次數時間 2.家裡有條件空間大有閒錢可以買一組啞鈴+臥推椅,沒有空間至少買一組啞鈴 3.找一家離家近的健身房,不要找遠的 4.要不要找教練?可以不用找,網路上很多教學都很實用,但如果你想要有人調整你的姿勢,那就需要找教練,我個人認為,要
滑板是一種受歡迎的極限運動,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基礎的滑板手,都可以透過這份滑板教學指南提升技能,享受滑板樂趣。 1. 選擇適合的滑板 首先,選擇一塊適合自己的滑板非常重要。通常,初學者可以嘗試較寬的滑板板身,這有助於保持平衡。確保滑板車輪和軸承的質量也是關鍵,這將影響您的滑行順暢度。 2.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進入第一周練習,過得還算輕鬆,沒有給自己設太難的目標,重點是要出門跑就是! 我參考的是ASICS設計的新手半馬訓練菜單,這禮拜的目標是輕鬆跑3K、4K、7K。雖然說是輕鬆跑,不過對我這個新手來說,是也不怎麼輕鬆🤣不但呼吸會亂掉,腳還超痠! 第一天選了住家附近的湖跑步,可以一邊看漂亮的風景一邊跑
要訣 從馬步轉換成獨立式,將重心移至其中一隻腳,另一隻腳抬高,一手上一手下 上手護頭,拳頭45度角,拳面向內;下手擊打大腿中斷 整體手臂宛若成S型,上下手拉稱 上腳膝蓋抬高,夾緊膝窩,想像往身體拉 腳底板往下壓,護住下腳膝蓋,想像踩在膝蓋上 身軀微斜,協助不晃動 心得 擺脫身體形
Thumbnail
運動健身&超慢跑好處 1.上健身教練課好處與心得 動作正確避免受傷 呼吸正確提升力度 增加效率效能/細節調整提升感受度 其他:細緻的觀察,有減重減脂肪經驗,好溝通;注意體態均勻,影像紀錄 我的生活實際改善:跳彈簧床不會漏尿(凱格爾運動)、扁平足復健/增加穩定度、肌膚變好、可以少吃保健食品
本文紀錄了一次運動菜單,主要針對下肢進行訓練,並提到了擬定的訓練時間和循環訓練內容。文章內容包括各項運動的具體內容和數量,以及運動後的感受和調整訓練菜單的想法。
Thumbnail
在極寒天氣下進行運動可能帶來一系列風險,包括肌肉拉傷、骨折、心血管負擔和低體溫等。為了有效管理這些風險,我們需要謹慎選擇運動類型,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和保護措施,並遵從相關的健康和安全指南。保護自己的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因此請根據自身情況和當地條件做出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