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標題所,其實尿失禁(漏尿問題)治癒率很高,前提是我們是否有正視這個問題。
許多女性選擇避,問題反而累積的越來越複雜,治療時間就會拉長,相對可能擊垮治療的信心。
男女生都會發生尿失禁的問題,但女性比例相對較高,原因以下幾個
-女生天生尿道較短,容易發炎(膀胱或尿道炎
-會因懷孕肚子變大的過程將骨盆底肌延展,生產時可能造成肌肉撕裂
-容易受到賀爾蒙影響,包括懷孕期間以及更年期的賀爾蒙變化,影響膀胱周邊結締組織支撐度度不足(膀胱下墜),以及尿道括約肌的收縮的反應力和強度下降
尿失禁主要簡單分成三種型
應力型:
- 40歲以上的女性中,每3人就會有1人有問題
- 有應力性尿失禁的人中,9成的人有生產經驗
- 老化、運動不足造成肌肉衰退
急迫型:
- 漏尿量會較多
- 成因無法確定,發炎、神經傳導問題影響
混合型 :急迫+應力型
- 應力型若置之不理,長期下來會變成混合型
文章想再著墨更多較多孕期及產後出現的應力型尿失禁
女性漏尿問題從懷孕開始,有六成在產後有過漏尿的經驗,懷孕後期至產後三個月,通常漏尿症狀會相對比較明顯,隨著身體自癒能力的修復,症狀會逐漸下降,若懷孕初期就發生漏尿,產後恢復時間就需要更長。
但,孕期漏尿一點也不羞恥,越了解之後,會回頭感謝媽媽很勇敢的誕下一個新生命。
孕期的賀爾蒙變化影響實在很大,為了讓骨盆腔裡可以塞下一個嬰兒,也為了生產時的環境孕育。
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會影響泌尿系統,以下是幾個關鍵因影響尿失禁風險:
1. 雌激素和黃體素的增加
懷孕時,雌激素(estrogen)和黃體素(progesterone)的水平顯著升高,這些荷爾蒙有助於子宮和其他肌肉的鬆弛,為分娩做準備。然而,它們也會使膀胱、尿道和骨盆底肌肉變得較鬆弛,導致這些組織在控尿能力上變弱,更容易發生尿失禁。
2. 骨盆底肌肉的壓力增加
隨著懷孕進展,子宮增大會對骨盆底肌肉施加更大的壓力。骨盆底肌肉是支持膀胱和其他骨盆器官的重要組織,當這些肌肉承受壓力或變得較弱時,控制膀胱的能力可能會下降,進而導致壓力性尿失禁,尤其是在咳嗽、打噴嚏或運動時。
3. 尿量增加
懷孕期間,因賀爾蒙影響使血容量顯著增加,這導致腎臟過濾更多的液體,從而增加尿量。膀胱承受更多的壓力,頻繁的小便成為常態,有時可能難以控制。
4. 懷孕後期的荷爾蒙變化
隨著孕期進入晚期,荷爾蒙水平進一步改變,尤其是鬆弛素(relaxin)分泌增多。鬆弛素有助於骨盆關節和韌帶的鬆弛,為分娩做準備,但這也會讓骨盆底肌肉的支持性減弱,導致更多的尿失禁,除此之外,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也會因為鬆弛素一起變得鬆弛。
5. 神經影響
賀爾蒙變化也可能影響控制膀胱功能的神經傳導。尤其是在懷孕晚期,骨盆區域的壓力可能壓迫神經,進一步影響膀胱控尿功能。
6. 姿勢變化
隨著子宮的增大,孕婦的身體重心改變,這可能影響骨盆底的肌肉和姿勢,進而影響膀胱的控尿能力。
如何緩解尿失禁問題?
運動可以有效幫助緩解孕期由賀爾蒙變化引起的尿失禁問題主要透過加強骨盆底肌肉和核心肌群來改善膀胱以及提升下肢肌力改善身體循環。
- 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s):專門針對骨盆底肌肉進行訓練,可以幫助加強控制膀胱的能力,減少壓力性尿失禁。
- 核心穩定性訓練:一些針對深層核心肌肉(如橫腹肌)的運動可以幫助維持核心的穩定性,同時減少腹直肌分離和骨盆底壓力。
- 深蹲運動:不同方向的深蹲(如正向、側向、和旋轉深蹲)會刺激不同的肌肉群,有助於全面改善肌力和穩定性。
- 避免增加腹內壓的活動:懷孕期間應該避免運動時憋氣、提過度彎腰等不正常增加腹內壓的動作。(中高強度運動請事先詢問產科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