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Iris,一個正在加拿大打工度假的台灣女孩,現在在加拿大生活已經快兩個月了,來分享一下當時抽加拿大working hoilday 的心路歷程!
在台灣說到打工度假,第一個想到的大概是澳洲,網路上的資訊多,聽到的經驗大多也是好大過於壞,可我就是一個反骨的人,心想著這麼多人都去了澳洲,我想去一個更特別的地方(?)
當初想說這輩子還沒在完全講英文的地方生活過,要就先選擇一個離台灣距離遠一點的地方,喜歡冬天的我想著想著就決定去加拿大(加上當時還懷有移民夢XD),於是沒想太多就開始做功課,研究要怎麼拿到所謂的打工度假簽(一開始真的覺得超級複雜,畢竟申請的網站內容很複雜),接著遞交申請(大家所謂的入池)。
申請加拿大打工度假的方式和其他國家的方式很不一樣。
eg.澳洲是在你申請後基本上繳簽證費,通過健康檢查你就可以拿到簽證。
紐西蘭則是官方會公佈一個特定的日期,當天像搶演唱會門票一樣,馬上就能知道你未來有沒有機會在紐西蘭生活,接著進行體檢,等待簽證到手。
P.S.大部分國家的申請年齡限制大多是30-31歲以前。
加拿大則是35歲以前都還有機會,通過抽籤的制度,每年公佈今年度能有多少人拿到簽證,大家在剩餘名額的期間內遞交申請(也就是所謂的入池),網站上會寫目前多少人在池子裡等待(Candidates in the pool)、還剩下多少名額(Spots available),基本上是每週會進行一次抽籤,至於什麼時候被抽到不一定,倒是有都市傳說年紀比較大的會比較容易中獎!
*圖為2025的畫面
更多詳細的資訊可以去看IRCC的網站:
https://ircc.canada.ca/english/work/iec/selections.asp?country=tw&cat=wh
我個人抽加打的經驗是:
我和朋友一起入池(2024/2/19),但他大概幾個禮拜後就抽到籤了,我自己大概是七月中的時候才抽到,當時的機會真的超小,網站旁邊都會告訴你現在的被抽中的機率,我記得那時候是剩50名,但池子裡還有兩千人,就在我快要放棄時,7月加拿大IRCC突然又多開大概幾百個名額,很幸運的過不到一個禮拜就收到邀請信了,不然真的要準備開始研究澳打的申請方式了!
拿到邀請信後,十天內要記得在網站上點選拒絕或是接受,個人建議可以在最後幾天再點選回覆,並先預約體檢,這樣就又多拿到幾天的緩衝時間,因為回復邀請信後就開始計算時間,要在時限內完成進行體檢與生物辨識,如果還是上班族或是沒有那麼多空閑時間的人,可以多利用收到邀請信後那十天安排接下來要進行的項目!
收到加打邀請信後的大致流程是:
1.十天內在網站上回覆邀請信
2.確認邀請後的20天內要繳交要求的資料與體檢
-家庭成員表
-個人簡歷(同履歷,盡量不要有空窗期,可以省去要補交旅遊史的步驟)
-護照內頁掃描檔
-2寸大頭貼數位檔
-體檢證明(體檢完後醫院方會幫你上傳)
-良民證(在確定要申請加打前就可以先去申請,人不在台灣也可以遠端申請或請人代為處理只是需要戶籍謄本)
3.繳費生物辨識費用及簽證費,30天內完成生物辨識
4.拿到核發的POE,一年內入境(最好在體檢過期前較為保險)
5.持POE入境加拿大後在機場換發工作簽證(Work permit)
我個人當時抽到簽證時人在國外,最後是在美國做的健檢(真的超貴,總共大概375$美金)跟生物辨識,不過體檢跟生物辨識的人都超少,省了很多時間,台灣做的話4000-7000$之間,看各大醫院的醫院計算,完成後就等到加拿大發給你的簽證,就可以研究要去哪個城市跟機票了,還有重要的保險!
最後一件重要的事情-保險(攸關你的簽證時效)
保險的話其實就看個人選擇哪一間公司,比較知名的是富邦跟國泰,差別在於有沒有旅行不便險這部分(行李、飛機等等),可以依照個人的需求去詢問保險業務員,唯一要注意的是保險生效的時間請記得壓在你入境加拿大的那天(超級無敵重要!!),因為入境加拿大後在機場換發的work permit,是以你的保險日期開始計算你的工作簽證,如果你在台灣保險就開始生效的話,會影響你可以待在台灣的長短,除非你不介意就沒差。
領到Work permit 之後就算成功開始加打的旅程啦!(開啟另一段打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