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香港人
香港人
含有「香港人」標籤的內容
全部共 0 篇文章
排序:發佈日期新到舊
香港性格的前世今生(2)
之二: 我們只能示範一次? 2020年1月11日是台灣大選的投票日及開票日,一名來自香港的黑衣女子站在高雄高鐵左營站,舉著寫下了20字的紙板﹕「我是香港人,請珍惜你的選票,我們只能示範一次」。 這一幕令人心傷,但最後一句卻暴露出香港人的軟肋,以至瓶頸。 這是就是 |臺灣價值|﹑|臺灣性格|。
春日陽一
發佈於
國際政治雜誌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2-06-02
2
亂世下,「我和我們」也要讀這本手冊,對抗《暴政》
如果恐懼是會傳染的疾病,散播勇氣就是治癒此病和病態社會最好的疫苗。 願勇氣智慧也永不滅。
Ray Chair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05-09
3
香港性格的前世今生 (1)
之一: 說在前頭 最近好像因一篇已移民臺灣的港人所寫的文章而在 Twitter 上引起了港臺網民又一場罵戰,看來還沒有平息的趨勢。 但這並不新鮮。早在2021年香港 |蘋果日報| 關閉時已有別有用心人士在臺港網民之間煽風點火。 再往前推也有。 「總有打之一日」: 這是黨策。 代續... ■
春日陽一
發佈於
國際政治雜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05-07
2
[隨筆] 20220421 從Hong Kong到HongKonger--一個歷史性的回答
這是春山出版社舉辦的講座,講者是吳叡人。 因為下班晚了,我也只能風塵僕僕地邊趕路邊聽。有很多內容被路上呼嘯而過的風聲蓋過。 他講香港,是怎麼逐漸形成一個民族認同。
施宏儒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05-01
2
《時代革命》── 屬於香港人的悲愴奏鳴曲
「香港人」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代表著所有堅持「香港自由」的人,而「香港」則是那些堅持「香港自由」的人所在的地方。因此,只要有那些人在,世界各地哪裡都會是香港,只要他們還在,自由的香港還在。香港人的文化認同在這一步走到最終形態,那就是超越並內化本土意識,讓香港精神在世界遍地開花。
沒有名字的桃子
發佈於
桃子的遊人牧語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22-03-26
4
《時代革命》,勇敢地對抗遺忘
身在全球唯一院線上映的台灣,這部電影同樣被世界孤立的處境,讓人惺惺相惜。 想像那個畫面,這個孩子乃至於這些人,都值得好好被愛。 反送中運動造成超過一萬人被捕,上百人來台尋求政治庇護,主要是年輕人,年紀最小的不到18歲。他們有人把自己看成逃兵,對手足深感歉疚。 壯飲熱血,醉成含淚顛沛。
詹宇
發佈於
好電影有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03-14
13
【菲比讀書】時代,重建
看著《時代革命》開頭的《中英聯合聲明》,讓菲比想起(非常鍾意的)香港藝術家石家豪的《一九八四》,全本zine正是以這段過往為起點,並且這也是菲比在課堂中最常分享給學生的一段,那年,香港前途定了局,作為香港政治的分水嶺,但那年的香港很娛樂,很奇情。
沈菲比
發佈於
菲比讀書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2-03-13
4
【長大後的我們】
時光流逝的速度被我們量化成時和分,在永恆以內,又在瞬間以外。 人生好像變得只剩複製,貼上,複製,貼上,複製,貼上; 我們的成長故事,會無可避免地會出現一點瑕疵,我們會在一直改變。 我們也許都過得沒想像中的好,但還是能驕傲地說起這個關於我們成長的故事。
水渰楠橋
發佈於
《我想做你桌上的那檯燈》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2-03-02
6
我們都是不想被斬舌的兩百萬加一。一部香港人作品
沒有想過能在有生之年,在台灣的電影院裡聽見掌聲,而這份掌聲、這份祝福,是獻給香港人作品、獻給那個自由之夏_ 嗯…我們成了坎城影展以外 全世界唯一能在電影院觀賞時代革命的地方,但我希望這個掌聲,能讓全世界聽見… 也聽見了其他人們感受到這件事帶來的傷痛,而不再是置身事外。 嘿,香港人 #時代革命
ernest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2-03-01
2
影評│《時代革命》:被馬賽克與匿名的抗爭者,期待有人聽他們說一場夠好的抗爭
你可曾看過一齣電影,裡面大部份人的臉都被馬賽克掉?片尾呈現的製作與參與團隊,人員名字幾乎全部是假的?而且你會驚訝於,電影裡露臉說話的許多人士,今天都已經在牢獄之中? 如此,即使是最支持「反送中」運動的觀眾,也必須在觀影時重新回憶、經驗、思考抗爭中每一個環節,他人與自我的立場,以及抗爭讓如何走下去。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2-02-28
9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 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