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如何選擇第一顆吹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情提要:關於換吹嘴這檔事

今天看到林昱廷老師「如何購買你人生中第一顆吹嘴?」這部影片,今天就來聊聊選擇吹嘴的一些經驗,雖然自己也花了一些學費,由於真的太窮了,所以交的學費不算太多就是了,AL3和AP3目前還是用ALTO吹管樂團的主力,TENOR則是一顆30多年的Selmer S80**,沒有毛病,通通都是古典嘴,在管樂團裡面等於是穿了制服,沒有太多替換的空間。


現在買樂器很幸福,通常都會附贈一顆好吹的小開口吹嘴,尤其是YAMAHA低階到中階的樂器都會附上YAMAHA 4C吹嘴,這顆赫赫有名的YAMAHA 4C吹嘴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天大的本事或是超棒的音色,相反的,音色乾憋但極為適合新手使用,連一輩子沒吹過薩克斯風的人都可以拿到樂器時輕鬆吹出聲音,所以,這顆吹嘴是很多人入門首選,就連我也不例外,我在剛開始拜師學藝的時候就買了YAMAHA 4C吹嘴,讓我省下不少時間和金錢,但學習差不多過了一年,開始覺得這顆吹嘴不夠用,搭配藍盒2.5號竹片開始覺得氣塞,於是買下第二顆吹嘴-Vandoren AL3,AL3確實是一顆很優異的古典吹嘴,就連我的分部老師到現在也還在使用這顆吹嘴,操控十分容易且精準,要挑的話,算是唯一的缺點吧,就是快速點音時的反應稍微差了一點(和後來買的Vandoren AP3比起來的話,也許是我的功夫還沒到那裏),不過一般的管樂團演出算是非常夠用了,即便是拿來當作樂器第一顆吹嘴,個人也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如果你試買沒有附吹嘴的二手樂器,直接買AL3真的沒有問題。另外,會買AP3的原因是因為AL3的開口實在太小,用藍盒3號竹片實在太閉塞,用力催下去整個竹片會黏在吹嘴上,AP3開口大了一點,目前也夠用了。

raw-image


雖然在「關於換吹嘴這檔事」簡單的說了一下換吹嘴的一些注意事項,我們還是快速地複習一下HANK老師在兩段影片中對於吹嘴設計與構造的一些眉角吧!

關於吹嘴開口的大小會影響操控和聲音響度,開口越大音色變化越大但越難操控;大內腔聲音較渾厚,音色偏暗,小內腔則是聲音集中,吹透力較強,古典吹嘴通常是小內腔和小開口;內腔反射板越高則音色越亮,反之反射板越低則偏暗;至於金屬吹嘴是不是都是很亮的音色,膠嘴音色都偏暗,這個就不一定了,前面說的內腔和反射板決定了音色亮暗程度,在HANK老師的影片中都有舉例說明了。


換吹嘴真的誠如影片中林昱廷老師提到的,需要找一家可以試吹嘴的店家來買,這樣你才能知道這顆吹嘴是否真的適合你(你能否吹得動),首先昱廷老師提到的,先去聽看看你喜歡的音色,再問演奏者他的Setup,這點我要提出小小的意見,倒不是這樣就跑去買吹嘴是錯的,而是音色是長在人家的腦袋哩,並不是因為他的Setup,曾經看過一部影片,一位日本演奏家測試了10幾種吹嘴,雖然每種吹嘴的特徵不太一樣,但這位演奏家試吹出來的音色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你叫他換10幾種吹嘴去吹同一首歌,感覺都是一樣的,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吹奏方式和他不一樣,簡單舉個例子,Kenny G現在在你面前用他的樂器和配備吹奏,樂器和配備完封不動交到你手裡,你也吹不出和他一模一樣的音色,關於聽別人音色當然只能當作參考,買了吹嘴後努力學到人家的演奏音色,就這樣。當然也有人可以學得很像的,但我在上面指的是你想換吹嘴只是因為想要人家的音色卻沒有透過適當的練習來達成,如此一來換吹嘴就沒有意義了。


影片中提到需要帶平常使用的樂器、束圈、竹片等,這點我對於竹片有點不同的意見,如果只是要買相同屬性的吹嘴,比如我從AL3換到AP3,那麼我拿著常用的藍盒3號或3.5號絕對沒有問題,但如果今天我要去買一顆大開口亮音色的金屬吹嘴,那我帶著3號甚至3.5號竹片去試可能會吹不出聲音來,所以必須帶著不同號數但平常自己會用的型號去,然後通常金屬吹嘴的脖子管徑會大一點,拿著古典吹嘴用的脖子可能會漏氣或需要塞得更裡面,音準會跑掉,再者,同樣樂器使用的金屬吹嘴通常外徑會比膠嘴小,拿平常用的束圈可能會束不住,得使用小一點或是拿其他的束圈來用,例如ALTO使用鐵吹嘴通常會拿SOP高音薩克斯風的束圈來用,同樣TENOR金屬吹嘴可能會拿ALTO束圈來用,這些小細節都必須考慮。


試音的時候,先吹音階,每個音都吹過,你才能適應這顆吹嘴需要的用氣和力度,有些吹嘴在某些音域會比較弱,比如大內腔的吹嘴通常低音會比較強,高音音域就必須適度的加點氣,全音域音量、音色才能平均,然後強、弱平均全音域,你才能知道這顆吹嘴的特性;接著試一下不同力度和速度的點音,可以的話,Sub Tone和超高音都試一下,一些平常會用到的技巧都給他來一下,這樣才能確認你和這顆吹嘴合不合,然後按照自己的使用需求來吹一下平常吹的內容,比如說是為了買一顆新的古典吹嘴來吹團,可以試吹平常吹的練習曲或演出樂曲片段測試一下,亦或是為了買一顆吹流行歌、老歌的吹嘴,那麼就要準備一些流行歌來試了。


最後,還是老話一句,別人的音色和Setup和設備無關,通通長在他的腦袋中,不管他換了什麼樣的配備,音質音色都會差不多的,下面影片中Kenny G 在現場沒有透過AP錄下來的音色幾乎和唱片裡面沒什麼兩樣,努力練好自己的音色才是最重要的,樂器、配備只是工具,好的工具只是縮短自己努力的時間,但完全不練習就沒有好的音色,喜歡樂器或正在學習的看倌們,我們一起努力吧!


avatar-img
88會員
261內容數
無聊亂寫一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聊亂寫的小茶几 的其他內容
《Danzón No.2》是墨西哥作曲家阿圖羅·馬奎茲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因其熱情奔放的拉丁風格、融合古典與現代的旋律、以及在國際舞臺上的頻繁演出而聞名於世。本文探討此曲的創作靈感、音樂特色、以及其廣受歡迎的原因,並分享作者親身演奏此曲的經驗。
5/5《Danzón No.2》
前文提到,在台灣普遍有兩種簡譜使用的方法,一種是「固定調」簡譜,另一種則是「首調」簡譜,但嚴格來說不應該有「固定調」簡譜,因為簡譜在使用時就是以「首調」概念來設計的,方便沒有樂理概念的一般人使用相對音高來唱歌。
知名爵士薩克斯風演奏家Kenny Garrett的演奏觀念與練習方法,從長音練習、H.Klose 的25 Daily Exercices練習曲、Marcel Mule的練習曲,到爵士與古典樂演奏法的異同,以及即興演奏的觀點,提供薩克斯風演奏者深入學習的參考。
「首調」與「固定調」哎啊!不就那回事!本文討論簡譜的「首調」與「固定調」兩種記譜法,說明其差異、優缺點以及學習建議。首調法以主音為Do,方便移調;固定調法則音符固定,無法移調。作者建議兩種記譜法都學習,以應付不同場合的需求。
《恭喜恭喜》這首歌曲的作曲者陳歌辛先生,是1930~50年代的上海,非常知名的流行音樂作曲家,陳歌辛後來死於中共政權下的勞改,他與金嬌麗的愛情結晶之一,名叫陳鋼,長大後也成為作曲家,陳鋼跟同校同學何占豪所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大概是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中國色彩古典音樂作品之一。
5/5《恭喜恭喜》
《Danzón No.2》是墨西哥作曲家阿圖羅·馬奎茲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因其熱情奔放的拉丁風格、融合古典與現代的旋律、以及在國際舞臺上的頻繁演出而聞名於世。本文探討此曲的創作靈感、音樂特色、以及其廣受歡迎的原因,並分享作者親身演奏此曲的經驗。
5/5《Danzón No.2》
前文提到,在台灣普遍有兩種簡譜使用的方法,一種是「固定調」簡譜,另一種則是「首調」簡譜,但嚴格來說不應該有「固定調」簡譜,因為簡譜在使用時就是以「首調」概念來設計的,方便沒有樂理概念的一般人使用相對音高來唱歌。
知名爵士薩克斯風演奏家Kenny Garrett的演奏觀念與練習方法,從長音練習、H.Klose 的25 Daily Exercices練習曲、Marcel Mule的練習曲,到爵士與古典樂演奏法的異同,以及即興演奏的觀點,提供薩克斯風演奏者深入學習的參考。
「首調」與「固定調」哎啊!不就那回事!本文討論簡譜的「首調」與「固定調」兩種記譜法,說明其差異、優缺點以及學習建議。首調法以主音為Do,方便移調;固定調法則音符固定,無法移調。作者建議兩種記譜法都學習,以應付不同場合的需求。
《恭喜恭喜》這首歌曲的作曲者陳歌辛先生,是1930~50年代的上海,非常知名的流行音樂作曲家,陳歌辛後來死於中共政權下的勞改,他與金嬌麗的愛情結晶之一,名叫陳鋼,長大後也成為作曲家,陳鋼跟同校同學何占豪所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大概是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中國色彩古典音樂作品之一。
5/5《恭喜恭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學習薩克斯風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面臨聲音不好聽的問題。本文將分享如何透過控制氣來改善音色,並提供有效的練習方法。
Thumbnail
今天剛剛因為閱讀了 花茶菓子的文章,她推薦了三首歌, https://vocus.cc/article/66344dd9fd89780001097ecc 然後突然回想到,幾年前我也有演奏此曲錄音在YT上面 落雨聲(聆聽時,喇叭切忌太大聲,因為我吹單簧管的聲音穿透力很強XD) https: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須川展也演奏薩克斯風的祕訣,包含了許多練習方法和示範,初學者或是已經具備基本吹奏能力和耐心的人都適合閱讀喔!
Thumbnail
我先說,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 因為我跟許多人聊過、大概就有幾種版本,各有各的方法。 「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是最重要的。」 一、初學一開始其實琴不用買太好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其實經濟條件許可要買多高都可以) 一般的經濟條件 大概四千、六千、一萬左
Thumbnail
這本教本由鄭瑞賢老師編著,針對流行歌曲或老歌的基本技巧與節奏型態進行了系統化的介紹,適合新手或是已在學習薩克斯風的人。建議找老師指導學習,內容包括五線譜及簡譜。這本教本對於想要提升技巧和掌握流行樂曲的人會很有幫助。
Thumbnail
初學者在網路上買來的薩克斯風貨比三家,價格低廉讓人心生買樂器的意念,然而,這位老兄所得到的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究竟這筆低價的購物真是划算的買樂器嗎?讓我們一旁學習一下他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古典吹嘴的評比心得,從不同吹嘴的音色、適用程度等方面進行探討。作者分享了自己的試吹經驗和選擇吹嘴的過程,同時提到了各種不同古典吹嘴的特點和優缺點,讓讀者更瞭解古典吹嘴的選擇。
Thumbnail
相信對於學習薩克斯風的人來說,拉長音不是一件陌生的事,但其實做到的人少的可憐,其實拉長音真正的意義不在於只是拉長音,而是感受如何去「控制」氣。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回想當初第一次接觸中國笛,只見學長隨手就能流暢的吹上一曲,感覺似乎不難,沒想到輪到自己吹奏時,不論怎麼用力,都無法吹出聲音,即使後來好不容易吹出音來,也有很多雜音,甚至常常岔音,身旁的家人或朋友常必須摀住耳朵忍受。有時還會因為用力錯誤導致唇爆音,肺活量不足導致頭暈……當時只覺得好難啊!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學習薩克斯風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面臨聲音不好聽的問題。本文將分享如何透過控制氣來改善音色,並提供有效的練習方法。
Thumbnail
今天剛剛因為閱讀了 花茶菓子的文章,她推薦了三首歌, https://vocus.cc/article/66344dd9fd89780001097ecc 然後突然回想到,幾年前我也有演奏此曲錄音在YT上面 落雨聲(聆聽時,喇叭切忌太大聲,因為我吹單簧管的聲音穿透力很強XD) https: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須川展也演奏薩克斯風的祕訣,包含了許多練習方法和示範,初學者或是已經具備基本吹奏能力和耐心的人都適合閱讀喔!
Thumbnail
我先說,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 因為我跟許多人聊過、大概就有幾種版本,各有各的方法。 「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是最重要的。」 一、初學一開始其實琴不用買太好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其實經濟條件許可要買多高都可以) 一般的經濟條件 大概四千、六千、一萬左
Thumbnail
這本教本由鄭瑞賢老師編著,針對流行歌曲或老歌的基本技巧與節奏型態進行了系統化的介紹,適合新手或是已在學習薩克斯風的人。建議找老師指導學習,內容包括五線譜及簡譜。這本教本對於想要提升技巧和掌握流行樂曲的人會很有幫助。
Thumbnail
初學者在網路上買來的薩克斯風貨比三家,價格低廉讓人心生買樂器的意念,然而,這位老兄所得到的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究竟這筆低價的購物真是划算的買樂器嗎?讓我們一旁學習一下他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古典吹嘴的評比心得,從不同吹嘴的音色、適用程度等方面進行探討。作者分享了自己的試吹經驗和選擇吹嘴的過程,同時提到了各種不同古典吹嘴的特點和優缺點,讓讀者更瞭解古典吹嘴的選擇。
Thumbnail
相信對於學習薩克斯風的人來說,拉長音不是一件陌生的事,但其實做到的人少的可憐,其實拉長音真正的意義不在於只是拉長音,而是感受如何去「控制」氣。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回想當初第一次接觸中國笛,只見學長隨手就能流暢的吹上一曲,感覺似乎不難,沒想到輪到自己吹奏時,不論怎麼用力,都無法吹出聲音,即使後來好不容易吹出音來,也有很多雜音,甚至常常岔音,身旁的家人或朋友常必須摀住耳朵忍受。有時還會因為用力錯誤導致唇爆音,肺活量不足導致頭暈……當時只覺得好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