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關於樂譜兩三事之簡譜「首調」與「固定調」
前文提到,在台灣普遍有兩種簡譜使用的方法,一種是「固定調」簡譜,另一種則是「首調」簡譜,但嚴格來說不應該有「固定調」簡譜,因為簡譜在使用時就是以「首調」概念來設計的,方便沒有樂理概念的一般人使用相對音高來唱歌,那種概念就像是你去好樂迪或錢櫃唱歌時直接按按鍵升降Key,整首歌曲便會自動將音高做平移一樣,好處就是不管什麼調怎麼唱都是1234567(Do、Re、Mi、Fa、Sol、La、Si)。
那用五線譜的人怎麼辦?如何吹奏不同調性的同一首歌曲?其實用五線譜只需要學會樂器本身單一種指法就可以了,不同調性,五線譜上會有升降記號組成的「調號」來判斷調性及需要按哪些音。一般我們在認定調性的時候,會先判斷它是「什麼調」,再觀察曲子的編排判斷它是大調或是小調。
在學習薩克斯風看首調簡譜時,必須先需要學習「調性指法」,在台灣學薩克斯風時一定常聽人家說:先學Eb或Bb指法(Eb或Bb哪個先,視你拿何種樂器而定,Alto和巴薩原調是Eb,Sop和Tenor原調則是Bb),接下來學C調、F調、Ab調和G調,接著學完12調指法,什麼意思呢?這意味著「首調簡譜」不管在哪一個調都一樣是寫成1234567的數字,換了一個調就要變換不同的指法。
至於首調記譜有甚麼好處呢?我家附近有個鄰居也吹薩克斯風,他是習慣看首調簡譜的,他從外地回來的時候,常邀我去他家吹卡拉OK,乖乖,他家裡設備還蠻齊全的,有兩套攜帶式具螢幕卡拉OK系統,其中一套還有簡譜顯示,就是設計用來演奏樂器使用的。他習慣將歌曲用Alto薩克斯風來吹奏Bb調,這樣的調性組合來吹奏流行歌曲或老歌還蠻適合的,不過,他老是叫我同一首歌用不同的調性來吹奏,Eb調吹好了,換成Bb調,接下來C調,甚至F調,只要歌曲的音域適合的話,試想,如果我帶著五線譜的話,同一首歌得準備好幾張不同調性的五線譜,每次都要帶一大疊了?用首調簡譜只要一首歌曲帶一份譜就可以通殺了。
還記得有次去參加野台演出,臨時換調,當下確認調性和音域之後,指法稍微練習一下,就上台演出了,如果當時我不會看首調簡譜,那不就慘了?
所以,看首調簡譜其實是很方便的事情,五線譜適合用來看固定調,希望「首調」與「固定調」的分享可以給想學習樂器的看倌在學習上一些想法和方向,記得,兩種譜都學會看是很厲害的喔!